成立仅两年,你们看不上的拼多多正筹备赴美上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6月28日上午消息,相关媒体透露社交电商拼多多将于下周向SEC提交赴美上市文件,高盛和中金将担任本次拼多多上市的承销商。

拼多多CEO黄峥回应称:“不予置评”。早些时候,部分机构中曾有传闻,本次拼多多上市估值在300亿美元,但该消息暂未得到证实。$拼多多(PINDD)$  


成立仅3年便超越京东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现任CEO黄峥创办的游戏公司的内部孵化项目,2016年9月拼多多与黄峥本人创办的拼好货合并,组建成为目前的拼多多公司。

成立三年来,拼多多共获得四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中国、IDG和高榕资本等机构。在今年4月最新一轮融资中,拼多多被认为拿到30亿美元融资金额和150亿美元估值,腾讯领投,红杉跟投。

拼多多依托微信流量,以低价拼团模式切入,成为垂直电商领域的“独角兽”公司。

根据拼多多的官方数据,它目前拥有3亿用户和超过100万商家。拼多多用两年时间获得全年GMV超过1000亿的成绩。同样的数据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而根据最新报告显示,拼多多应用端在渗透率上已经超越京东,成第二大综合电商平台。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低价爆款+社交打法,瞄准低线城市

依托微信流量,爆发式增长

背靠微信庞大且强粘性的用户基础,拼多多得以触达主流互联网用户人群,并借助微信支付、小程序等简化购物流程。同时,腾讯借助拼多多,也实现了自身社交流量的变现。

同时社交电商模式能在低成本下实现用户增长。基于微信好友、微信群、朋友圈的拼团模式是移动电商与社交媒体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模式,因此拼多多在前期在几乎没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利用了社交媒体的渠道,裂变式发展新用户。

相较淘宝,京东居高不下的新用户成本,拼多多能以极低的成本下实现用户快速增长。

短短两年,拼多多的用户超两亿,DAU超越天猫,仅次于手淘、京东和唯品会。

精准定位消费分级

消费正在分级——一方面,消费升级如火如荼地进行呈现出“时间更重要、体验更重要,品牌更重要”的特点;另一方面,消费升级结构分化,逆消费升级现象频频出现,尤其体现在生活消费品领域。

与消费升级相对应,逆消费升级指的是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不追求高价格、高效率、品牌和优质服务,而是更多地追求物美价廉。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从追求产品的附加值回归高性价比,绝不是消费降级。消费者回归对产品本身价值的判断,形式上的降级实则是消费者需求的提高——既要价格合理,又要优质产品。

除了拼多多以外,主打“优质+低价+高效”产品策略的名创优品同样迅速崛起,自始至终践行高性价比核心策略的小米同样备受欢迎……这些逆消费升级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意为商品高昂的价格和多出来的溢价买单。$腾讯控股(00700)$  

瞄准小镇青年

其实现在市场上无论天猫还是京东,满足的都是还算追求品质的那批人,但从没有人关注 “ 能用就行 ” 这批用户,拼多多做到了。

拼多多的成功,同样也是因为它精准的目标人群画像。低线城市人口基数大,叠加劳动力回流,小镇青年崛起,成为新的流量红利。

但受地域环境、收入水平、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三线以下城市居民的娱乐需求又与一二线城市有很大不同,再者这里的城市居民又由于收入水平比较低,空余时间比较多,所以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是比较高的,往往会追求低价格。

而拼多多正是瞄准了这部分群体,有数据显示,拼多多57%的用户都是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未来将严管商户,保护消费者

6月以来拼多多接连遭遇舆论质疑。

6月初,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拼多多进行调查发现,该平台上存在涉黄、涉暴力且涉违法的商品。

6月13日,多名平台商户围攻拼多多总部大楼,统一穿着“讨伐”拼多多的服装进行抗议,现场一度非常混乱。

拼多多目前的商家涉诉比例不超过月活商家的万分之三,依次估算,涉诉商家在200-300家左右。

对此拼多多明确表示:如果我们和商家的价值观有差异,一定是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来制定规则。

未来拼多多将更加透明化,加强与外界的沟通。甚至包括公司的财报和组织架构等信息,在必要的时候都可以对外公开,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拼多多。公司在经营层面将更加坚定,清理不法商品并推动平台治理。

CNNIC最新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7.7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7.5%,也就是说有超过7.53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网民线下消费移动支付比例上升到65.5%,农村地区网民线下消费移动支付比例提升至47.1%。

这是一个长尾互联网用户主宰新商业模式命运的时代。

拼多多和快手等互联网公司将渠道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和渠道不对称。长尾用户的崛起,恰好让抓住这部分群体的公司迎来爆发性的增长。

而电商平台上,很大一部分矛盾来自于消费者维权。从淘宝和京东等各家平台的经验看,商户制假售假的成本很低,而消费者举证维权成本很高,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经常因此而放弃维权。

拼多多在成立初期。就制定了针对性的商家售假处罚标准。按照官方协议,消费者赔付金制度包括假一赔十、劣一赔三、延迟发货3元/单、虚假发货5元-40元/单。其中“假一赔十、劣一赔三”针对整个批次进行赔付,可谓非常严格,这也是拼多多被质疑利用商家赔偿金做资金池来盈利的原因。

目前拼多多的罚金都存放在第三方担保平台,是用来赔付给消费者的,拼多多本身没办法拿到;同时“算一下就知道”,如果要利用罚金沉淀获得1亿元利润,资金池至少需要100亿元,这很难做到。

而对于此前被曝光的涉黄涉暴商品问题,黄峥表示舆论的反应当初让他意外,但拼多多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平台上已经搜不到此类商品,未来也会配合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打击。

涉黄涉暴商品在平台上的经营占比很小,没有什么商业利益,拼多多完全没必要进行宽容,未来会加派人手搜索违法违规商品。

公众号ID:FFT飞鹊美股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