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集结号!为什么互联网科技公司扎堆在港股上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正在掀起一场赴港IPO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已经有小米、猎聘、51信用卡、映客等众多行业的优秀互联网科技企业,而小米还将成为首家CDR+港股上市公司。

除了以上即将赴港IPO的企业之外,美团点评和蚂蚁金服两家独角兽公司也是近来业内热议的可能赴港上市的企业。


港股改革红利

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之所以对赴港上市如此热情高涨,是因为去年12月港交所终于痛下决心在上市机制上进行改革,即二十多年来港交所首次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该规则在今年4月30日已正式生效。

此前港交所因一直沿用“所有股票同股同权,一股一票”制度,令其在四年前与阿里巴巴失之交臂——当年阿里希望在港交所上市但因AB股权等问题未谈拢选择赴美上市,最终阿里创造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IPO。

“过去香港没有以正确的姿势拥抱新经济,在容许有特别投票权架构的公司、未有营业收入的公司上市,以及第二上市等重要领域还不够灵活和开放。在这方面,纽约已经比我们和很多其他市场更有竞争优势。”在港交所推出“同股不同权”政策改革当天,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

无疑,此次港交所上市制度的改革为互联网科技企业赴港IPO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赴港IPO对互联网科技企业有三方面利好,一是对于大部分客户群体集中在国 内的企业能产生更好的品牌影响效应,且港股能满足企业希望获得国际投资者关注,进而向全球化的需求;二是香港上市有一套明确规范的程序,加之监管机构独立透明、高效,公司一般在6-12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上市过程。

三是大家熟知的A股市场,股票买卖均采取T+1的交易方式,当天买进股票当天不能卖出,要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而香港采取T+0的交易方式,当天买入当天就可以卖出,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市场的交易量,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可以及时止损。

诸多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港交所自然吸引了众多优秀互联网科技公司蜂拥而至。尽管这些企业所属行业不尽相同,但对比最近即将赴港上市的三家代表企业猎聘、小米、51信用卡之后,可发现在港交所新制改革后赴港IPO的企业其实有一些相似的特质,这些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小米

尽管近来小米因米8太像Iphone X的孪生兄弟而被用户和竞争对手批评失去了创新能力,但不可否认小米为手机行业带来了很多方面的革新,比如其颠覆了传统的线下零售模式,开启了互联网手机的新纪元,高性价比产品降低了智能手机的价格门槛,改变了手机行业品牌机贵,山寨机遍地的窘境等。$小米科技(XIAOMI)$  

截止2017年6月小米生态链覆盖了手机、智能手环、智能音箱等大量智能硬件领域,小米基于智能硬件生态打造的「硬件+互联网+新零售」商业模式不仅难以被竞争对手逾越,且令小米在手机销量滑落之后还能奇迹般再次上升。

招股书中小米也将自己称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而互联网服务则是其重要的获利来源。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为32.31亿元,毛利21.19亿元,毛利率达到了65.58%,毛利占比达到40%,超过智能手机。

猎聘

相较于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作为人才招聘服务平台的猎聘似乎很难与高科技一词挂钩。

但事实上,猎聘自2014年就开始布局AI,大数据,在其上线的面试快、简历透镜等多款产品中都能看出科技驱动服务,最终提升匹配效率的元素。

此外,猎聘对传统招聘行业的颠覆还体现在引进了猎头这个「伯乐机制」,打破了传统招聘模式中招聘平台只对接企业和人才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将过去分散在线下的猎头聚集到了线上,为他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工作平台和更有效的工具及盈利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中高端人才。

不同于传统招聘企业主要依赖广告盈利的方式,猎聘选择通过专业人才服务实现盈利。

招股书显示,猎聘的盈利来源包括面向B端的人才套餐定制服务,面向H端猎头的增值人才服务以及面向C端人才的会员服务、简历咨询服务等,盈利模式更为清晰且多元化。此外,在中高端人才供给和需求持续高涨的背景下,猎聘的盈利模式更有利于快速规模化。

51信用卡

作为中国首个也是最大的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51信用卡同样不依赖基础服务盈利,其信用卡账单管理及还款服务向用户免费开放。

在众多直接从p2p切入互金领域的企业中,从信用卡账单管理工具着手再逐渐扩展至互联网金融业务的51信用卡显得十分不合群,但正是这一创新令51信用卡在金融行业走得更平稳,也更游刃有余。

然而,从信用卡账单管理外延,51信用卡已经覆盖了个人信用管理、信用卡科技服务和线上信贷撮合、投资服务等个人财务服务,以构建生态打破服务边界,51信用卡完成了从工具到交易的闭环,这正是其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的根基。

据招股书显示,51信用卡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入总额依次为0.90亿元、5.71亿元、22.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2.9%。而与之对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53亿元、7.44亿元,已经实现连续两年盈利,且盈利额增长迅猛。

信用卡业务如今已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科技金融企业最为关注的业务之一。

最能体现小米、猎聘、51信用卡三家科技企业以科技驱动创新推动行业改革的还是生态赋能。

他们都在各自领域不断创新不断延伸服务以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并且帮助更多合作伙伴打破传统的束缚。


未来更多企业赴港IPO

小米、猎聘、51信用卡等只是国内互联网企业赴港IPO的一个缩影,未来还有更多优秀企业可能赴港IPO,比如蚂蚁金服、美团两个近期被热议的巨头。

蚂蚁金服6月8日完成了新一轮140亿美元融资后,最新估值已达1550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业务涵盖了支付、理财、信贷等金融领域。

与蚂蚁金服相比,美团的上市欲求也极为迫切,此前美团就已多次传出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而在蚂蚁金服、美团两家互联网巨头身上,颠覆或变革传统、盈利模式创新、生态赋能三个特性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中,那些富有科技创新精神、敢于打破传统枷锁、并致力于生态布局的科技企业往往更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为行业带来创新和变革的力量。

不论蚂蚁金服、美团,又或是猎聘、小米、51信用卡都是其中的表率。同时,这些优秀科技企业的表率作用也将激发其他互联网企业选择赴港上市,进一步推动中国互联网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公众号ID:FFT飞鹊美股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