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牛鼻子、房市牛屁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市场温度

本周上证指数下跌0.02%,成交额1.90万亿;深证指数下跌0.22%,成交额2.33万亿。市场整体日均成交额8460亿元,依然低于万亿

本周市场保持震荡,没怎么涨、没怎么跌,虽然量能没上来,但是大盘等在这个点位保持住就已经很好了,后面重点关注下市场量能。

这周有两大政策,下面分开聊一聊。

& 周五地产板块继续“嗨”,引爆点当然就是最新的地产救市政策,周五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公布四项措施:

一是首套房首付比例下降到15%,二套房首付下降到25%,创历史新低。

二是首套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到2.85%,二套房至3.325%。

三是取消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

四是央行宣布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库存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房。

肯定算是利好政策,房地产板块肯定有行情,但是对于这样的政策只能评价为“牛屁股政策”:想让一头牛前进,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推牛屁股,效果会是什么样子?

这波政策的核心是降低“入市”门槛,继续让老百姓加杠杆,继续“苦一苦老百姓”。老百姓缺的是那点利息和首付吗?不是。老百姓缺的是信心:缺的是房子能否交付的信心,缺的是未来收入是否稳定的信心。

地方政府卖完地,拍拍屁股走了,至于房子能否交付根本不关心(要不是为了卖地发工资的话)。看看郑州:住建局和监管银行公开扯皮,好像都没有责任,房地产项目上几个亿的监管资金哪去了?

怎么办?要么就实行现房销售,要么政府土地出让金分期付款。开发商摘牌后先交一半土地款,另外一半土地款等老百姓收房后再从监管账户上划给地方政府。

你看开发商的监管资金账户能被挪用吗?市长不把住建局局长的皮扒了,多少民生项目的建设款、多少职能部门的工资、年终奖都眼巴巴的望着“监管账户”呢,住建局谁敢违规?

老百姓收入预期的稳定,靠的是经济的恢复和符合民意政策的实施。比如假期调休政策的修改,明明假期人山人海,可以消费,为什么就不能多放几天呢?

疫情的影响实在太长、太久,恢复起来肯定是缓慢的,靠的就是点点滴滴的小政策把老百姓的信心建立起来。只有经济好起来,收入预期强起来,大家才有信心去“加杠杆买房”。

牛屁股推不好,容易碰到牛屎。

& 另外一个重磅政策就是,证监会、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文件的内容主要有四条:

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证券欺诈等行为将全部被认定为刑事犯罪,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上述的这些行为一旦认定,就不能免于起诉,一定会被公诉,而且不允许缓刑。

积极配合向证监会及相关部门供述犯罪事实和退赃退赔的,可以考虑从宽处罚。

自由刑和财产刑将并用,并加大力度。意思就是抓人和罚款要一起上,参与了的都要抓,抓了还要从重判,以前罚款有顶格,现在不一样了,罚款也要往重了罚。

这个政策要拍手,这才是典型的“牵牛鼻子”政策,牵住牛鼻子,牛才能快速走起来。我是一直支持IPO注册制度,前提是“惩罚政策”要跟上。

就算把大A当成一个赌场,散户参与愿赌服输没有问题,但是你不能“出老千”。说白了就是,谁爱上市谁上市,但是被发现“造假行为”就按照“诈骗罪”定罪。把造假的帮凶承销券商、会计事务所、公司老板直接判个五年、十年的,还有几个还敢帮着造假?

违规成本这么低,根本对抗不住人性?虽然很多散户大骂造假者,但是更多的是“羡慕”:上市了,挣一把几千万、几个亿,成本却是谴责、警告、禁入、罚款几百万,搁谁不想着搞一把?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真不能怪造假者。政策是公布了,关键在于后期的执行:看看谁会撞在枪口上?

市场监测

市盈率中位数:沪深市场有效市盈率(TTM)中位数为28.02。

沪深300破净数:58,比上周减少1只,当前占比19.33%。

十年市盈百分位:上证PE(TTM)13.8,54.41%;创业板PE(TTM)28.7,6.25%。

本周五股债比值:1.25(沪深300股息率与十年国债收益率之比),0.95(中证全指股息率与十年国债收益率之比)。

注:上述指标均为长期性指标,只能评估市场周期相对位置,预测不了市场,对市场短期走势无任何指导意义。“单一指标决定论”是典型的“锤子”思维,违背市场规律,必然导致失败。

具体财富股参看文末福利!

有福利:点击右下角“在看”,对话框发送“财富股”三字,获取月线价值个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