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洋河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0喜欢:0

最近资本市场最靓的仔,非洋河莫属了,财报披露后,一度冲到雪球热榜第一。

曾经的白酒前三,2023年4季度亏损,业绩糟糕程度堪称爆雷。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平均毛利率80%,净利率37%的行业啊。

这种业绩当然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惧。

与此同时,洋河大V唐老师,也因为“管理层表述不准确”的原因,清仓了洋河,更进一步的放大了市场的恐惧。

笔者也曾持有洋河两年多,并最终在阅读洋河2023年半年报后,认为其竞争力下降,判断其未来三年增速难超10%而清仓,并全部换成了汾酒。

[交易记录]清仓洋河,买入汾酒(无声)

最终,谜底揭晓。汾酒2024年一季度增长30%,洋河增长5%。

但在当时,我遭受了很多洋河粉丝的攻击。

理性探讨都很正常,市场本来就是有买有卖,有人看空有人看涨。

但让我受不了的是,拿着别人的观点攻击我。

既然已经放弃了独立思考,就专心抄作业呗,我自己做作业还做出错了?

还有一个事也一直压在我心里,不吐不快。

老唐是我的入门恩师,我一直很喜欢他的企业分析文章,但,我想说,老唐的企业分析方法好,不代表只有那种方法好。

甚至换个主语,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好,不代表只有他的投资方法好。

回看我当初卖洋河买汾酒的三篇文章,只有极少数的数据,并且几乎没有任何的财务细节。

全是基于对消费品趋势,白酒行业未来的趋势,白酒行业的历史沿袭等进行的分析。

但在我看来,这已经足够我得出未来洋河和汾酒的增速答案。

再回看我前两年持有洋河的文章,对财务细节的分析不胜枚举。

却并不影响我亏钱。

而转变了投资思路以后,今年却给我带来了30%多的投资回报,这也许是运气吧,得时间给我们答案。

确实,读者很喜欢那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分享,会让抄作业者有一种踏实感。

看,我关注的博主研究的多深,这么细节的东西都发现了。

但,对很多公司来说,找准关注什么,远比关注本身更重要。

比如白酒行业。

改革开放的初期,人民对物资的迫切需求,导致商品只有产不出来,没有卖不出去。

此时,白酒是产能为王,那时候龙头会是谁?

当然是汾酒。

因为清香型酒产能周期短,产量大,当然利润最多。

再之后就是渠道为王,五粮液洋河凭借其优秀的经销商体系,迅速完成全国化。

现在则是品牌为王,具体就不展开说了,感兴趣的可以阅读文章《我为什么清仓洋河》

再比如家电行业,现在我正在研究的海信,子公司多,加上复杂的股权关系,导致财报几乎无法给我提供太多有用的信息,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去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把家电放在中国整个发展阶段中,还有未来的出海前景、被制裁的影响等。

因此我最近就在学习关税、反倾销税的一些知识。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个点:不是只有看细节,才叫了解公司。

能够抓到主要矛盾,并通过分析,先于市场获得信息差,也是投资成功的一种方式。

再来说第二点——认错出局。

我上面的分析方法有优点,就要有劣势。

优点在于抓大放小,追求一种模糊的正确。

但劣势在于,对未来的判断基于多种假设,一个假设出现较大偏差,就可能投资失败。

比如我买的汤臣倍健,原本我判断,基于保健品行业未来的增长态势,龙头公司汤臣倍健市占率仅不足10%,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

加上最近两年公司销售费用相较同行明显较高,未来有着下降的可能,有望带来净利率的提升。

因此,只要公司可以完成个位数营收增长,就有很大概率带来超额收益。

结果公司一季报预告,净利润同比下降20%-40%(最终30%)。

在思考了半个月,没有想到任何业绩下跌的合理理由后,我就认错离场了。

从买入到清仓历时一个多月,亏损3.5%。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小学就教了的道理,怎么很多人成年反而忘了呢?

也有人质疑我:

我的答案是,买错了死扛着不是更不对吗?

难道真诚一些还有错吗?

或者给这笔认错找一个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但,这除了让我看起来更狼狈些,还有其他意义吗?

任何错误的最小代价,就是立刻改正。

如果一群粉丝,不允许一个博主犯错,那只能逼迫这个博主死扛。

这个结果,最终也是由全体粉丝买单的。

而我一向认为自己很蠢,未来肯定还会犯更多的错误,但犯错怕什么,改了就得呗。

重要的是,抓住一生中那几次大机会,就足够致富了。

中国人讲究谦虚,但我认为过度的谦虚不是美德。(我要开始装逼了)

在卖出洋河这件事上,我认为最优秀的甚至不是判断出了洋河未来的低增速,而是清仓。

要知道,那时候我洋河的仓位很重,达到了34%,一天全给卖了。

这背后就是基于对自己判断的笃定并知行合一。

有很多人也卖了洋河,但多数都卖一半留一半,为什么?

接下来的话可能有点得罪人。

不还是不自信吗?

想两头讨好,万一洋河涨起来了也好解释——分散投资、确定性低等等。

投资里面说什么都可能有假,只有仓位是真的。

我华晨最初买了37%,后来涨到40%多接近50%。

抛开运气因素(详见文章),还是对华晨未来分红结果的笃定。

当然,市场最终为我正确的判断,而奖励了我。

既然得出了结论,就勇敢的执行,知行合一。

不要怕犯错,比犯错更可怕的是,失去了犯错的勇气。

当分散是怕犯错的结果,收益率也只能走向平庸。

所以当我们讨论洋河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是业绩爆雷吗?

我们讨论的是

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勇气

$洋河股份(SZ002304)$ $山西汾酒(SH600809)$ $贵州茅台(SH600519)$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全部讨论

04-28 20:13

洋河也不算暴雷吧,利润是个位数增长,但首次突破 100 亿, 又不是企业亏损,如果这也算暴雷,那么整个 A 股暴雷的企业有多少呢

04-28 21:10

赞行者兄独立思考。投资就是成为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品性的路。汤臣倍健就是产品差异化太小。

04-28 21:03

也算知行合一吧,华晨和洋河都是有言在先。逻辑兄不在小红圈了?还是后来退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