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安水务债务违约“后患无穷”:海水淡化业务接单受阻,31家参股公司亏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11月2日,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安水务”)披露了针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除“17 巴安债”逾期外,还有总计1.11亿元的短期借款逾期情形,因其现金流承压较大,引发海水淡化业务收入大幅下降、31家参股公司亏损等诸多“后患”。

“17巴安债”暴雷,巴安水务负债累累

2021年10月25日,深交所向巴安水务下发半年报问询函,对于公司海水淡化业务收入下降、参股公司亏损、可支配货币资金能否满足日常经营需要等问题进行问询。

财经网通过巴安水务的回复了解到,这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源,都逃不开“17巴安债”的债务违约。

2017年10月,巴安水务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以下简称“17巴安债”),根据《“17巴安债”募集说明书》的相关约定,公司债券持有人有权选择在投资者回售登记期内进行登记,将持有的本期债券按面值全部或部分回售给发行人,或选择继续持有本期债券。回售登记期间为2020年9月11日至2020年9月17日(仅限交易日),回售登记撤销期间为2020年9月14日至2020年10月13日(仅限交易日)。

然而在2020年10月,却传来“17巴安债”暴雷的消息,巴安水务称已支付“17巴安债”本息合计约1.33亿元,尚余约4亿元票面金额无法按期支付。尽管巴安水务表示将加快应收账款催收、资产出售等方式筹措资金,但是直至2021年9月28日,巴安水务尚存在2.7亿元本金未兑付。

于是在2021年9月24日,巴安水务与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资管”)达成关于“17巴安债”的《债务重组协议》;2021年10月11日,银河资管与“17巴安债”各持有人完成交易,成为“17巴安债”唯一持有人;2021年10月15日,银河与巴安水务达成场外自行交易;同月18日,“17 巴安债”在深交所摘牌。

然而多番资产“腾挪”之下,巴安水务已是负债累累。截至2021年6月30日,巴安水务货币资金余额为 1.75 亿元,其中因抵押、质押或冻结等使用受限资金1.3 亿元;短期借款2.3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48亿元,长期借款为9.07亿元。

问询函回复显示,截止2021年9月30日巴安水务除“17 巴安债”逾期外,还存在多笔短期借款逾期的情形,逾期总额约为1.11亿元。

现金流吃紧,业务拓展受阻

巴安水务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56%,其中海水淡化业务收入为0.97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54.95%。该项收入变动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

面对问询,巴安水务表示,海水淡化业务收入大幅下降是因为公司2021 年上半年专注于承接2020年的项目执行,并完成2020年所签订的项目。公司从2020年10月债务发生实质性违约后,现金流比较紧张。为保证完成在手订单的执行及上市公司的信誉,公司2021 年并未进一步对市场接单能力进行扩张。

财经网注意到,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巴安水务的现金流严重“失血”。根据现金流量表,2020年末,巴安水务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4亿元;截至2021年三季末,巴安水务的现金流已“失血”5466.3万元。

而除了海水淡化业务之外,巴安水务逾7成参股公司也受到了现金流吃紧的影响,于2021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半年报显示,巴安水务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有41家,其中31家公司半年度净利润亏损。巴安水务对此表示,主要原因是延续去年公司实质性违约,现金流情况受到影响,导致资金成本过高;又因为疫情影响,较多业主已将项目延期或者停止状态中。

在负债前行、业绩下滑的背景下,巴安水务现有可支配的货币资金,能否满足日常经营需要,也成为深交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在本次的问询回复中,巴安水务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公司表示本问题尚需进一步核实,拟于11月3日前补充回复并公告。

2021年11月2日收盘,巴安水务报收3.38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43%。截至发稿时,巴安水务尚未披露补充回复相关公告。

全部讨论

2021-11-06 20:47

巴安有海水淡化业务吗?看看沧州的项目,十年了有没有一毛钱的海水淡化收入。营口的项目还在不在? 整天吹哈萨克斯坦的项目,看看我之前的评论。这个不是一个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