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完美主义”——谈价值投资者对行业与个股的选择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63回复:256喜欢:425

       我们在投资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投资者花了很大功夫来研究一家企业,按照教科书中标准的公司认知框架,从发展环境(PEST分析框架)、行业竞争格局(波特五要素分析模型)、公司竞争优势、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负债安全性、现金流量指标等)、企业管理层、政策风险等一层层抽丝剥茧地套路分析下去,99%的情况下,是难以找到一家完全能够符合上述所有分析条件的企业,很多企业就算其它方面都比较满意(比如百分之中达到85分),但往往都会出现一个无法令人满意的子项目——比行业天花板、ROE偏低、现金流指标不佳、对上下游地位较弱……,很难找到一家真正符合所有投资要求的“完美企业”。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引用巴菲特那句最经典的话——“我从不试图去翻越7英尺高的跨栏,我只是专注于寻找1英尺高的跨栏,然后很轻易地跨过去”,“要与伟大的公司为伍,只投资伟大的公司”,然后放弃一家又一家的“非完美”企业,最终在高位买入少数的那几家“完美的伟大企业”,下定决心做“时间的朋友”而长期持有。

      这个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一、真正完美企业不仅数量稀缺,而且最佳上车机会只有两个时点

       如果按照教科书式的标准,去寻找一家“真正伟大的企业”,可能我们翻遍整个A股市场,可以最终能够找到的不到10家企业,最典型的当如茅台,白酒行业优秀的竞争格局、又深又厚的护城河、好得让人难以相信的财务指标、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定现金流……,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符合“完美企业”定义的最佳投资标的。唯一“不够完美”的,只是茅台每年的增长速度会有上下波动,未来成长空间有隐约的天花板,但如果连这一点缺点都没有了,那茅台股票就直接成为高收益企业债券了。但是大家回顾过去,茅台上述优点一直都在,但是成功地长期持有茅台,享受到长期年化接近30%ROE的投资者真正又有多少呢?我觉得,大多数人当年没有上车或则没有一直呆在车上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茅台的确是A股市场千里挑一的伟大企业”。

      因此,对于几乎满足一切选股条件的“真正伟大的企业”来说,一旦其真正成为市场公认的伟大企业,其实要实现超额收益率而上车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最常见只有两种情况:

        一是全面熊市的末期。这个时候市场泥沙俱下,即使是优秀企业也会出现恐慌性的杀跌(但是这时市场定价体系不会乱,优秀企业仍然会保持与其它普通企业的估值差,也就是你按照熊市末期的标准看,相对其它跌得不成人形的差公司,好公司股价“仍然贵”,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也就是说,如果在牛市中,因为看茅台相对其它股票觉得贵,而不是看茅台自己“价值VS价格”的投资者,你在熊市中一样会觉得茅台贵,一样不会买)

       二是白马股落难时。就类似于2013年茅台“塑化剂”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牛奶事件,这种“白马落难”的暂时性陷入低谷,一定要与“凤凰变乌鸦”的成长股长期失速相区分,前者是抓住白马股短期困境反转上车的绝佳机会,后者是落入“价值陷井”的巨大风险。因此,这里抓住“白马股落难”机会对投资者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导致优秀企业股价大幅下跌的危机,一定要限于不会重复的偶发事件(最好是行业危机而不是企业危机),或者是可均值回归的影响因素(比如原材料上涨、产能释放低于预期等造成的短期业绩增速未达标)。而且,投资者一定要相信,就像“高考作文命题绝不会重复”一样,真正这样的机会来临时,一定不会是你已经学习过、已经熟悉的“三聚氰胺”、“瘦肉精”、“非典疫情”等,而一定是一个整个市场都没有见过、都难理解的新危机,在这个新危机下,你肯定会怀疑、彷徨、恐惧、担忧……,最终结果还是少数人赚到“认知差”的超额利润。如果大家不好理解,梳理一下这次互联网反垄断对腾讯的冲击,想想最近3个月网络上各种鬼哭狼嚎,各种“互联网变基建股估值”等言论,再等两年后回顾,大概率又是一个经典的“白马落难”案例。

二、如果要买入完美企业,耐心/非耐心投资者会面临两种结果

      综上所述,当一家“真正伟大的企业”成为市场共识以后,市场关注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很难出现213年茅台那样的低价买入机会,而且过度的资金追捧,往往会长期将这些“伟大企业”放在一个“正常估值—高估值—甚至于极高估值”的区间内,在这种如果我们仅仅是抱着“买入伟大企业并长期持有”的信念,那么不仅是放弃了通过市场低估值而“占市场先生便宜”的机会,而且持有的年化收益率也会低于预期的企业ROE。相关分析可以看我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茅台当前价格买入并持有三年的预期收益率?——来自个人的一点看法”网页链接

        (1)耐心的投资者会用长时期的等待换来“一击入洞”的超额收益。对于上述“真正伟大企业”,投资者如果是抱着获取超额收益率的信念,那你会发现市场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不适合你投资,因为没有可以上车的时点出现,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甚至于3、5年的等待。当然这种等待最终也肯定能够等到理想买入点,而且折算到长期年化收益率也不会低,只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可能都缺乏这样的“长期潜伏、一击成功”的耐心与定力。

       (2)非耐心的投资者会用高估值上车的代价换来较低的期望收益率。对于上述“真正伟大企业”,投资者如果不想等待,而是选择在“正常估值—高估值”区间上车,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会低于预期、低于企业ROE的心理准备,因为你本来应该享受的一部分优秀企业成长收益,已经在高价买入时,就交给“市场先生”另外分配了。分给谁?就是分给前期低价上车的投资者,变成他们的超额收益。当然,由于不同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收益率目标,因此就算是2500元买入茅台的投资者,有可能也是符合他们都投资情况的(8-10年的超长久期;超低收益率要求;超高确定性配置)。但是每一个投资者在进行这一类“高估值上车完美企业”决策前,一定要想清楚,你究竟想赚的是什么钱?现价买入你的最低持有期和预期收益是多少?估值模型的结果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三、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非完美的行业”,买入“非完美的企业”

      有了上述一和二的认知后,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非完美行业”,为什么要买入“非完美企业”,就很容易解释了。原因有三:

1、资本市场投资永远是投资机会的相对比较,投资最重要的不是“买好的”,而是“买得好”

       投资者必须明确一点,无论是“完美企业”,还是“非完美企业”,都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的投资”,好的投资必须要看你买入这个资产的价格,看买入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差异。没有任何资产类别或投资具有与生俱来的高收益,只有在定价合适的时候它才是最有吸引力的。股市投资最大的风险并不是来自于低质量或高波动性,而是来自买价过高。大多数投资者认为风险与否的决定因素是质量而不是价格,但是高质量资产也可能是有风险的,低质量资产也可能是安全的。所谓的质量,不过是为资产付出的价格问题。.因此,狂热的公众意见不仅是潜在收益的源泉,还是高风险的源泉。

        因此,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高风险和低预期收益不过是同一硬币的两面,二者都主要源自高价格。好的买进就是成功卖出的一半,如果你买的足够便宜,你是不需要考虑卖出技巧(不花太多时间考虑股票的卖出价格、卖出时机、卖出对象或卖出途径)的。

       所以,当前文所述的少数“完美企业”仍然处于相对高估甚至绝对高估的区间,而那些“非完美企业”却出现了相对低估,甚至历史估值百分位10%以内的绝对低估,相对机会的天平倒向哪一方,我想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2、"非完美行业"和"非完美企业"的不足其实已经Price in到市场估值中,超额收益来自于这个相对低估值基础上的额外机会

       资本市场长期是相对有效且定价合理的,对于各种"非完美行业"和"非完美企业",其实市场已经给予了他们应有的(相对于"完美企业"、"完美行业")长期较低估值。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再拿"行业有缺陷”、“企业不完美”来说事,就不客观了。这就好像白酒行业与建材行业,贵州茅台中国巨石,本来白酒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就显著高于建材行业,白酒龙狗的茅台的估值也是显著高于玻纤龙头的中国巨石,这个时候再谈“玻纤的应收账款比不上茅台”就是没有意义的了。我们对于中国巨石是否关注,尤其是是否买入的决策,就不能用茅台来比较,只能说中国巨石当前的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偏离了多少?中国巨石在自己历史估值百分位区间是什么相对位置?

       而且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对于相对冷门的“非完美行业”、“非完美企业”,还有两个超额收益的来源(1)是市场定价:由于市场关注度低、价值发掘过程相对不够高效,所以出现市场定价错误的机会,是远大于白酒(茅台)这样的“完美行业”、“完美企业”的,今年的中证500中证1000的行情就有这个因素。(2)是竞争格局:以建材行业为例,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高资本投入、低毛利率、高应收、现金流差的行业,所以反而容易形成“寡头竞争”甚至“一家独大”的理想行业格局(比如玻纤的中国巨石、石膏板的北新建材、水泥的中国建材海螺水泥),这也正是 @谦和屋  所提到的,就是“因为不是一个好生意,所以才会生意好”的道理,大家可以细品。

3、不断增加自己的研究行业与研究企业,扩大能力圈范围,是“主动进取型”价值投资者的必然选择

       从研究领域与投资范围看,价值投资者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限定于少数“完美企业”,守株待兔式的“被动等待型价值投资者”,他们遵循“只投资最伟大的企业”、“专注于寻找1英尺高的跨栏”,长期深研少数企业,用“低估买入长期持有”长,结合“大波段操作赚市场估值”,实现了比较高的收益率。这类型投资者要求最高的,一方面是深度研究能力(因为持仓往往比较集中),一方面更是超然于市场波动的定力,以及长期守候“一击而中”的耐心。

      一种是愿意去寻找“非完美行业”和“非完美企业”中的低估机会,“主动进取型”的价值投资者。他们以“一切投资机会都是风险/收益权衡后的相对比较”为原则,不限于“伟大的企业”,在估值足够低、买价足够好的情况下,也不介意持有那些天生有些瑕疵、但是在行业仍属于龙一、龙二的“非完美企业”。这类型投资者要求最高的,就是不断研究、不断学习、不断扩展自己能力圈的决心与信念,决定他们成败的实际上是研究的复利效应,即随着深研的股票池越滚越大,在市场风格轮动背景下,抓住自己了解、且低估的个股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贵州茅台(SH600519)$   $中国巨石(SH600176)$   $汤臣倍健(SZ300146)$  

 #雪球星计划#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星计划私募达人# 

精彩讨论

谦和屋2021-10-19 16:17

好文~
嘿嘿嘿,因为不是一门好生意,所以才生意好~

诸葛今亮2021-10-20 06:31

好文,连读了3遍,一直也这么想的,但没想的这么系统。内容整体理念和水晶苍蝇拍的思想也是高度一致的。投资说到底是“对象、时机、力度”的综合把握,是概率和赔率的综合权衡,所谓“完美的企业”应该是“对象”完美,赢面的“概率极高”,但把“完美的企业”变成好的投资需要考虑“时机”和“赔率”,说白了主要就是价格以及合适的仓位。“非完美的企业”首先不是一般的企业,更不是便宜的企业,应该非常是优秀的企业,优秀程度超过市场90%甚至95%,但限于商业模式本身也好、发展阶段也好相比与“完美企业”有瑕疵,此类企业在时机合适,出现高的赔率时同样可以投资,但这需要不断学习,需要把其纳入能力圈,在时机出现时,要敏锐的抓住。

最后遇到你2021-10-20 10:39

我倾向于选择完美企业,做一个非耐心投资者。简单说,就是李剑老师以前倡导的做“好股集邮者”。
严格选,随时买,谨慎卖。

托福点邓2021-10-20 10:14

高胜率的公司买在赔率拐点,比如前段时间的腾讯。

高赔率公司,买在胜率拐点,也就是老师说的胜率翻转新号出现时。

只是感慨,平安居然已经沦落到高赔率低胜率了。

坐看云起无尽时2021-10-20 09:32

同意作者的观点,补充一下,真正伟大的企业数量稀缺,但是最佳的上车机会不止两个时点,有三个时点,第一个是大熊市危机;第二个是行业危机;第三个是企业危机。由于真正伟大的企业被市场广泛认同,因此他们的价格往往偏高,好货不便宜。除了等待这三个时点,没有别的办法获取超额收益。对于不完美的企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他们的内在价值,以内在价值为准绳,指导我们的买入和卖出。就像巴菲特所说的,价格特别高和特别低的时候,我知道!其他的时候我不知道。尽管有人说这是价值搬砖,或者是价值投机,也叫价值套利。由他们去说吧,反正格雷尔姆说注重本金安全,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获取合理收益,就是价值投资,脱离了这个的投资行为就是投机。当不完美的公司,拥有非常大的安全边际的时候,就具备了投资风险低,超额收益高的优势,为什么不能投资呢?投资说到底是认知的变现。

全部讨论

守望者wu01-04 10:22

好文

股海浮沉小飞侠2023-10-24 08:17

好文章,可惜没有早点看到。

浪漫的致富小水晶2023-03-30 15:34

收藏

luffer112222022-10-09 07:28

写得真好,和我很多理念相符!
看高手的文时看时新!

不可思议qd2022-10-04 08:14

好公司好价格,从方法论角度而言,是或的关系,不可能也不应该去追求好公司好价格,因为好公司一定是未来有大发展的,那时看现在都是好价格;单独看好价格,陷入了价格表象,价格是市场情绪的表达,与公司无关,而且也不是安全边际问题,安全边际取决于你对公司的理解深度,理解的越深对价格反而越不敏感,但同时对价格的好坏高低判断也越透彻,即你认为的高其实很便宜很低。

xuyk_2022-04-05 11:04

说的很对。

宝藏丶2022-03-09 22:25

思考

奇xpu2021-11-14 17:12

还要看企业,08年6000点买入茅台照样赚大钱,跟着企业发展

海阔天空657152021-11-07 15:16

投资最重要的不是“买好的”,而是“买得好”

净夜思2021-11-05 20:31

等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