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买基金的理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你了解你自己吗?说真的,我是说你真的了解自己吗?多数人活了几十年也未必了解自己,

那么,你凭什么了解一个陌生人?

对了,你了解和你睡了几十年的枕边人吗?如果睡了,就能了解,那这个世界精彩故事就得少一半!

我不会去买基金,

我说的不仅是公募,更包括私募,有人说私募会好一点,因为公募的利益分配不够,私募都是靠业绩吃饭的,所以成绩会更好。

狗屁!

利益过头了从来都起不了激励效果,适当的利益加基金经理的个人荣誉,也许才能支撑起长期稳定的表现。这也只是也许,

因为业绩好坏本质上还是在于看懂公司的能力

公私募都有非常优秀的经理。我不买基金的唯一原因是:看懂一个人比看懂一家公司要复杂的多;

越是由个体来引导结果的,越难把握,任何一个公众人物表现出来的一面,和他实际的一面都会有出入,在投资这行,个人隐藏的性格/认知缺陷,可能会放大到致命的地步;

打个比方,我会去蹦极但不会去跳伞,蹦极的死亡率是依赖设备的故障率,跳伞是有个人和你捆绑在一起,

如果,如果这个人昨天失恋想不开,在空中不想活了...,那么,你更相信蹦极的绳索还是陪跳员?

我自己投资,相当于检查清楚蹦极装备上一次检修时间,历史有没有出过事故,当天的风向,天气,跳下去是地面还是水;

而我买基金就要承担,对最难把握的生物 - 人 的判断力。回到基金行业,每年因失恋“自杀”的基金经理比例,没有50%也有30%吧。

本质上来说,真的有能力识别好基金经理的人,其实本身就具备掌握投资能力的基础,不过我更愿意投在少变的事物上,而不愿意投在文章写的好的基金经理身上。

对了,那些把简单的东西弄的极其复杂,和为了追求极致收益率的经理,长远看大概率是没好结果的,但是他们中会有几个成功,如果你要投他们,就先确定自己做的是风投。

好朋友叮当的基金规模已经突破10亿,成立至今五年业绩接近300%,有意思的是最初购买的他基金的人,在这过程中60%都赎回了,守基比守寡还难!

选基比选股要难,叮当刚发基金的时候,我对他说:你的基金最少要15年以后,我才会考虑买,即便我是认可叮当的投资能力,但是我对他更深一面的理解都是浅薄的。我现在依然不会买他的基金。

投资,就是投自己懂的东西,我不想花时间去研究一个人,即便你研究透他今天的状态,他未来看过的书,接触过的人,思想,都可以让你要重新研究一次;

这本质上就不是一个长期正收益的事情;我也不会看你过去业绩,这只能说明你过去做的不错,但这不代表你未来依然不错,

最主要的还是:我看不懂你呀!

如果你因为一个基金过去业绩好而买入,那么他在一两年阶段性不好的时候,你会产生怀疑,对基金经理能力的怀疑,当初你不是因为他能力买入的吗?

可笑不?

当然如果你对自己认识清晰,知道自己即看不懂公司;也看不懂人;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投资,如果硬要去投资,

只有两条路

1)指数基金

2)买一只过去15年年复合超过15%的基金

其他所有基金一律不予考虑

上述两选择你承担的风险和回报也许是值得一次bet。我不反对基金,我只是觉得研究透一个人要花的时间是不值得的。

以上转自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