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阿里大腿 美年健康依然有“病" 俞熔如何高枕无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导语

“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阿里巴巴马云如是说时,或许指的是自己。

聚焦民营体检,阿里的坚定入局显然势在重塑行业格局。

只是,恢宏大棋之下,关键队友美年健康的表现却破不给力:商誉风险、负债高企、违规营业、资质隐患。种种问题缠身,考量着阿里的投资逻辑,是破局者还是接盘侠?怀抱金主大腿的美年健康,价值底色究竟几何?

作者:墨染

来源:首条财经——首条研究院

图片来自网络

2019年的深秋,民营体检行业风云再起。

10月27日晚间,美年健康公告称,公司分别向阿里网络、杭州信投和上海麒钧转让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2.09亿股、1.96亿股、2.00亿股,合计6.0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6.16%)。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网络是杭州信投的控股股东,双方构成一直行动人关系。也就是说,合计出资48.64亿元后,阿里网络间接持有美年健康10.82%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阿里的"好"队友

美年健康控股股东俞熔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37.61%降为22.88%,实控人仍为俞熔。

美年健康表示,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预防医学龙头企业,致力于成为品质驱动的专业医疗服务和生命科技公司,而阿里巴巴、杭州信投和上海海麒钧作为公司重要战略股东和合作伙伴,能助美年健康高质量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构建协作创新的技术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转让价为12.01元/股,较美年健康10月25日收盘价13.61元/股折价约11.76%。以此计算,俞熔及其一致行动人成功套现72.65亿元。

10月28日,美年健康收至涨停,报14.97元/股,市值560.29亿元。

对于美年健康而言,入局有更关键的意义:个人体检转型战略有望借助阿里系的流量入口得以突破。

而对阿里来说,意味着民营体检市场两巨头已全部纳入麾下,民营体检市场“一哥”的称号基本坐实。

巨头浮沉记

2019年1月,另一健康巨头爱康国宾宣布私有化完成,阿里巴巴所控制的淘宝中国控股和Treasure Cottage Limited间接控制爱康国宾不超23.8%的股权。

此前,爱康国宾的私有化之路已走4年。2015年,美年健康参与爱康国宾的私有化竞价。爱康国宾随后启动“毒丸计划”抵制,这段往事成为行业洗牌标志。

彼时,业内一度出现“阿里巴巴或站队爱康国宾”等猜测。

目前看来,巨头阿里显然“雨露均沾”,有更宏大的行业整合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入局民营体检市场前,民营体检市场原本是“三足鼎立”之局。

2001年,政府提出开放医疗市场、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后,民营体检机构开始出现。

2004年,原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韩小红创立慈铭体检,张黎刚创立爱康网,俞熔创立上海天亿(后更名为美年健康产业)。

2007年,爱康网与上海国宾健检合并为爱康国宾

2011 年,美年健康产业与沈阳大健康合并,成为美年大健康。与爱康国宾慈铭体检形成民营体检“三巨头”,与众多区域中小型机构一起打造出新民检局面。

真正的斗争也由此开始,洗牌惨烈且高效。

2014年1月,慈铭体检在中小板IPO被叫停。美年与慈铭签订收购协议,分两批收购慈铭股份。

2014年4月,爱康国宾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体检业第一股。

2015年8月,美年健康借壳江苏三友完成A股上市。

2017年7月,美年健康慈铭体检持续三年的并购大戏落幕。

“两雄争霸”格局正式形成。

2018年3月,爱康国宾宣布接受阿里系私有化要约,2019年1月完成私有化,买方团的外部股东包括云锋基金、阿里系和博裕资本、苏宁易购

曾经如火如荼的“三霸赛”,最终赢家却是局外人,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说意外。

但又是意料之中。

实际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有很深的健康情节。其曾提出“双H战略”,称互联网10年后的机会是健康快乐。2014年,马云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中国10年以后最大的麻烦就是健康和快乐问题,这些方面已经无法支撑未来三、四亿中等收入人群的各种需求和服务,所以他投资了电影、体育、医疗等领域。而围绕健康、快乐两大核心的“双H战略”多次被马云提及。

显然,收购爱康国宾,还是美年健康,都是为了深化对“H”端的布局。

此外,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以“健康中国战略”为顶层设计、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健康中国行动”为推进抓手的大国国民健康保护体系全面形成。这被业内认为是我国由“治病”中心向“健康”中心转变的标志。

两者被马云盯上是早晚的事。相继拿下国内两大体检机构股权,阿里将健康大棋,重点放在了第三方体检市场。

激进扩张VS商誉之雷

无限风光、无限畅想之下,市场上的一些利空质疑之声持续出现。

看看美年健康的表现,也许能有更生动体会

首先是惨淡业绩。

美年健康2019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6.41亿元,同比增长2.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3.77万元,同比下降89.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亏损1.36亿元,同比下降251.24%。

要知道,自2015年上市以来,美年健康的营收增速一直保持30%以上,2017、2016年营收增速更是超过40%。对于业绩大增的主原,美年健康的答案是,健康体检行业市场需求旺盛,呈现井喷趋势。

只是,这样的井喷之势,在美年健康的财报中似已熄火。

从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来看,前三季度美年健康实现营收62.78亿元,同比增长7.89%;其中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下降5.46%,虽然业绩稍有回升,但依然与其行业地位及市场预期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据前瞻研究院预计,2019年,我国专业体检机构市场规模达到185亿元,到2024年,规模达到558亿元。

显然,行业需要依然火热。那么,倒是大佬美年健康拖了后腿了。如此反差,原因是什么呢?

事实上,美年健康上市以来一直在加速扩张。

成立于2004年的美年健康,起初美年健康自建门店只有13家,自2015年借壳上市以来,凭借资本加持,扩张态势更是一马平川。

数据显示,2015年公司上市之际,美年健康仅有100家体检中心;2016年快速扩张近300家体检中心,2017年步伐稍缓,但新增家体检中心也在百家以上。

2018年公司体检中心633家,超额完成上市初定下的500家目标。

截止2019年中报,美年健康已布局684家体检分院,报告期内新增50家门店。

不过,与这种激进开店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商誉。在所并购近300家子公司中,有108家属于溢价收购,产生的商誉高达51.29亿元,这一数据2015为4.17亿。

相比之下,2018年美年健康全年营收84 .58亿元,以2019年上半年业绩表现预测,其商誉减值的暴雷风险值得注意。

“不健康”的财务 美年健康“病""的不轻

高溢价的收购前提是有钱,美年健康有钱吗?

资料显示,2015年至2018年末,发行人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62亿元、10.47亿元、14.06亿元及19.69亿元。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分别为8.85%、11.61%、11.27%及12.04%,

如此高的应收账款,自然需要计提大量坏账准备。而美年健康的调节手段就是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如果按照1%或者5%的坏账率,美年健康2018年需计提坏账准备1969万元或者9845万元。

此外,美年健康的高举债也是一个大问题。

截止2019年9月底,美年健康的货币资金为13.84亿元,短期借款24.3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4.52亿元,长期借款15.230亿元,应付债券18.81亿元,累计有息负债高达72.93亿元。

要知道,美年健康2015年上市时,有息负债只有6.3亿元。去年9月底,其债务为51.87亿元,同比增加21.06亿元。

从资产负债率看,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28%增长至2019年9月底的58.89%,较年初55.39%上升3.5个百分点

同时控制人质押股份,截止2019年7月,公司实际控制人俞熔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6.7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69.36%。而三季报显示,天亿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均进行了较高比例股权质押,其中,上海维途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质押率高达99.99%。

此外,美年健康还在非公开发行股票,打算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4596万元,其中3.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现金流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借壳上市时,俞熔等股东曾承诺,2015年至2018年,美年健康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3亿元、3.31亿元、4.24亿元、4.88亿元。在这四年间,美年健康经营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均成功兑现了业绩承诺。

只是,2019年业绩承诺期满的第一年,美年健康的经营业绩却开始大幅变脸。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3季度业绩也是美年健康近4年来同期业绩的首次下降。

不仅如此,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为净流出6.59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0.86亿元,同比下降865.47%。

债务剧增,还带来财务费用的增加。2019年前9个月,公司财务费用为3.25亿元,较去年同期1.80亿元增长80.56%。

整体来看,美年健康已经生病,且病的还不轻。此时,阿里入局,可谓及时雨、救急膏?

图片来自网络

违规不断 “假医生”之殇

财大气粗的阿里,自然是金主。

问题在于,美年健康的问题不止在业绩表面,背后一些深层次问题,显然不是阿里这个外行能解决的。

有熟悉体检行业人士称,近来体检中心的口碑不怎么样,尤其是连锁的,拥有很多的院区、很多套餐可选品牌。 主要集中在所谓医师技师,做各种检查的资质经验都很成问题。

美年健康也不例外。

据媒体报道,10月12日,深圳一女士因受伤,试图理赔,但遭退保,原因是该女士在美年健康做过体检,有相关症状记录。体检信息如何泄露,成为多方关注焦点。虽然美年健康回应称,所有客户就诊信息都是保密的。但信息泄露风波无疑加重了用户疑惑。

除涉嫌泄露用户隐私外,美年健康还频繁卷入违规营业风波。

2018年1月中旬,有美年健康员工爆料,听到业务员说一个客人体检后报告没事,但人已经在医院里确诊癌症晚期并全身抗散,转到中山医的肿瘤医院,化疗放疗都不能做了,体检4天后已经入院治疗。

在2018年2月,上海静安区卫计委曾对美年健康上海美智门诊部做出行政处罚,原因是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人员上岗。

此外,美年健康上海美宜门诊部,2015年到2018年六次遭遇上海卫计委处罚,处罚原因包括未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度等;

而上海美年门诊部,2014年到2017年五次被上海卫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等处罚,处罚原因包括生产销售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等;

上海美横门诊部,2015年到2018年八次被上海卫计委处罚,处罚原因包括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人员上岗等。

可见,美年健康收到行政处罚的这些门店中,无证上岗问题最为普遍,最核心的医师资格令人怀疑。对此,知名财经新媒体铑财,对此有详细撰写,感兴趣的朋友搜索阅览。

俞熔的风险困惑

梳理至此,美年健康的问题人设已跃然纸上。内外压力之下,或许能更理解俞熔转让股权之举。问题在于,大佬做后盾,也不一定就能高枕无忧。

风险在于,如果俞熔不能妥善解决好资金问题,存在失去对美年健康控制的风险。

从体检行业角度看,随着人民消费的不断升级,中国目前正在进入体检人次快增大潮。纵观全球,日本健康体检覆盖率为73%,美国为74%,德国最高为97%,相比之下,中国仅32.75%。这意味着我国健康体检业仍有极大空间。

从阿里角度看,据不完全统计,来自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为7笔,交易金额约44亿元;来自旗下投资机构云锋基金的投资为19笔,合计约245亿元;来自阿里健康的投资为12笔,金额合计约121亿元。

可见,在阿里健康大板块,美年健康只是“沧海一粟”,若自己不争气,恐随时会被弃之甚至直接易主。

从投资者看,尽管资本狂欢、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圈,但囿于医生资源短缺,高速扩张发展,民营体检实际上一直以来仍问题重重,依赖价格战、过度营销、激进扩充体量、产品品质低、人才匮乏、经管粗放、缺乏标准、核心竞争力差等痛点困扰行业发展。

爱康董事长张黎刚曾直接爆出体检行业众多黑幕,检验从业人员没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抽血后不检测直接倒掉出结果报告等,将民营体检业内乱象推向风口浪尖。

俞熔也曾直言对于民营体检机构来说,未来是跟公立医院竞争,但民营体检业现在的竞争是低水平内耗和价格战,对未来行业发展没有帮助。

广州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的一位主任透露。“广州一个公立医院护士的收入达到万元,但是有民营体检机构为压缩成本,实现迅速扩张,实际工资水平可能只有2000-3000元,医生工资可能只有4000-5000元。民营体检机构普遍存在的现状就是人员流动性大,医护人员以次充好。”

目前,中国体检市场虽公立医院占主导,但呈现出民营体检机构和公立医院并存的发展模式。民营体检机构“卖服务”,公立医院胜在质量保证。

然而,看似门槛低的体检科同样对医生资质和经验有很高要求,例如彩超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经验。

归根结底,体检行业仍是知识密集型的专业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综合管理、规范经营要求很高。尽管互联网巨头入局,民营体检战事格局仍存疑。

也基于此,多维问题缠身,美年健康头顶斯摩达克利剑仍然高悬。俞熔如何打破迷雾,让美年健康消除“病痛"强身健体,发挥行龙头作用,将是一大看点。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