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感觉,厌恶理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6喜欢:11

wangdizhe(北仪小孩)

一季度公募权益基金仓位挺高(股票+混合基金),基本在77%的样子。

主要加仓的是高股息行业(比如煤炭、石油、电力)和有色(比如铜和黄金)。。。明显减持能源和医药,尤其是医药减的最多。。。所以我持有的医药etf持续下探寻底。。。之前说了,公募越减仓的,其实我越看好。。。

张坤这样的,仓位基本在94%以上,就是赌A股未来能冲上去。。。反正也是管理别人的钱,所以心大啊。。。我也不是什么基金经理,都是自己的钱,所以比较小心。。。

美国4月制造业PMI数据49.9,本来华尔街以为通胀走高,制造业PMI会冲高到52左右的。。。所以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现在美国数据,也可能存在造假嫌疑。。。短期兼职的也算就业,所以非农数据看的意义不大了。。。4月份PMI数据的走弱之后,美股出现反弹,理由就是“经济差,所以美联储要早点降息”。。但细想一下,难道就没点担心么?美国现在利率5%左右,等于整体经济运行在“货币紧缩”区间,这其实挺悬的。。。即便可以发国债维系“一定的经济繁荣”,但这种繁荣总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

当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挺大,所以大家都等着财政发力,但从现在情况下看,财政发力很有限,所以短期内,A股根本涨不上去。。。

走熊三年了,很多财富灰飞烟灭,贪欲没那么好点燃。。。现在就是慢慢收集筹码,但不是随便买,而只是在回调时候买,小涨也没意思,依然是“只买不出”。。。

投资市场,只能靠自己,基本上也是“各玩各的”。。。理智的主动承担风险,是门学问。。。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一种“护城河”,会喝退很多不深入思考的人。。。大部分人把人生理解为“一种债券”,似乎可以收获“稳稳的幸福”。。。其实人生更像“一只股票”。。。作到业绩好,已经不易了,但即便业绩不错,股价也未必给面,业绩和股价的对应关系“若隐若离”。。。人生也是这样,卷而苟活,已经不易了,但即便如此,也未必收获幸福和尊重,努力和期许之间,总显得“忽远忽近”。。。

要学会“玩味风险”,并主动利用风险,不要用躲这个字,更准确的是“审视”风险。。。比如万科现在有风险,一季报肯定亏损,所以股价跌到6.54元了,市值不足800亿元。。。随着业绩走弱,估值也快速下杀,等于是分子分母都下降,这个时候其实估值性价评定起来有些难。。。但至少不要那么轻易怕“坏消息”,要具有“动态审视估值性价比这种思维习惯”。。。我一般会在企业“有难”时候下手,和书里说的“逆势投资”没半毛关系,而是只有那个时候,人们容易忘记他“所有的好”,而放大它“所有的坏”而且一旦有这种趋势,趋势往往还会自我加强。。。

人生但凡想有点出息,必须学会“理性的冒险”。。。不要轻易和任何人一样,保持自己独特。。。不只是股票,所有交易的要点,都是交易“一种感觉”,说的可能是量价,可能是估值分析啥的,但细品之后都可以规划为“一种感觉”。。大部人会爱上这种“感觉”,不仅是因为它更有逻辑,而是也只有那样才能证明自己活得像一个人。。。所以理性很招烦的,人们天生厌恶“讲理”,这是一种本性。。。大部人都明白“胜率思维”,但越关键的时候,越不会执行,因为越要紧的时候,比如暴跌了或者遇到紧急情况,人们越会相信那种油然而生的感觉。。。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腾讯控股(00700)$ $贵州茅台(SH600519)$ $特斯拉(TSLA)$

全部讨论

05-01 22:22

相信感觉

04-25 09:04

"也只有那样才能证明自己活得像一个人" 这话有趣点燃一天的热情!

04-25 08:21

坤坤产品太大了,个股思路还是很牛的。如果在2月份加仓也是无可厚非。

04-25 08:20

04-25 06:50

公募的仓位,尤其是张坤的仓位之高叫我咋舌,这是铁定看好不会下跌了

04-25 00:00

手动点赞!

04-24 23:34

又是一篇精品

04-25 08:09

就是那种“恰到好处”的收放自如。考验的不仅是纯粹的理性,原教旨金融理论中的理性均衡只存在理想环境,不败的关键还是要有悟道。把理性和感觉通过“悟”揉在一起,然后慢慢的一点点的磨。

把自己当成AI来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