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环科成功登陆创业板 为全球罐式集装箱行业龙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0月11日,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中集环科(SZ301559)$ )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开启资本市场新篇章。

招股书显示,中集环科是全球制造规模最大、品种系列最全、技术领先的集罐式集装箱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全球化工物流装备制造商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持续加码研发创新 增强核心竞争力

罐式集装箱行业具有全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涉及多种学科和多项国际标准,对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要求较高,对于企业的资质、规模、资金以及人才储备等也有一定的要求。

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企业,中集环科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公司自主开发出多项核心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智能传感技术、虚拟仿真设计与研发技术、冷热链储运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特殊介质储运技术、结构轻量化设计与优化技术、机械设备自动化制造技术、高端医疗配套设备精密制造技术、复杂结构精确成型控制技术、力学测试与表征技术。

而自主开发出的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充分满足了不同客户对罐式集装箱的储运介质、远程监控等应用场景的需求,提高了罐式集装箱设计效率,缩短了产品研发设计周期,降低了同等容积下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的广泛程度、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优于同行业竞品,形成了公司的竞争壁垒。

自成立以来,中集环科技术研发模式主要为“以自主创新为主导,并与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相结合”。公司不仅在国内设立了技术平台,而且在英国建立了欧洲工程中集环科注重产学和客户支持中心,形成了良好的中欧互动的合作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中集环科早在 2008 年就建立了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在部分项目研发过程中,采取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第三方展开合作研发的方式,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综合研发实力。

公开资料显示,2020至2022年,中集环科研发投入分别为12,156.20万元和12,385.86万元和17,277.32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集环科技术和研发人员共有373位,拥有专利授权273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专利197项,外观专利8项。

多元化业务发展 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以及领先的技术也为水平为中集环科带来良好的客户及市场竞争力。

中集环科坚持“制造+服务+智能”的业务发展方向,为多品类化工液体、液化气体及粉末类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提供安全、经济、环保的优质解决方案,为罐式集装箱提供维修、清洗、翻新、改造等后市场服务,并基于物联网技术提供定制化的罐箱信息服务。同时,基于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衍生出医疗设备部件的制造能力并广泛运用于核磁共振影像设备领域。

2019年至2021年,中集环科向欧洲、北美、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等较发达国家所在区域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70%,公司的长期客户主要包括EXSIF、Ermewa集团、CSLeasing、PeacockContainer、Trifleet、Seaco等国际知名租箱公司及DenHartogh、EagleLiner、Bertschi、SuttonsInternational等运营商,运输的化学品涉及全球几乎所有的精细化工和基础化工巨擘及活跃参与者,包括巴斯夫、拜耳、杜邦、中化等。报告期内三年持续与公司合作交易的客户对应产生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3.24%、89.96%和87.96%,占比较高,客户稳定性较好。

基于多元化业务及稳定客户资源,2020年至2022年,中集环科营业收入分别为283,670.71万元、415,111.27万元和553,921.4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0,836.66万元、26,626.11万元和79,789.26万元,呈现持续增长状态。

中集环科表示,未来公司将紧紧围绕“做强长板、积聚能量、延伸发展、打通新业务”的发展思路,充分运用公司在行业内多年经营积累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公司主要产品的规模与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持续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