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在研治疗痛风的生物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中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 9.7%的 增长率迅速增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最常见首发症状,亦是痛风的最基本类型。

目前已上市的痛风治疗药物存在严重的副作用, 其中

皮质激素容易破坏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秋水仙碱毒性很大,常引起腹泻、呕吐、腹痛性痉挛等常见的不良反应。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会导致血液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浓度大幅度提高,长此使用对肾脏和心脏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苯溴马隆除有严重的肝毒,还对肝脏CYP2C9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雷西纳德有严重的肾脏毒性,说明书中黑框警示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

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说明书最后有多条黑框警告,在20% - 40%的患者中有严重的免疫过敏性副反应。

目前国内在研治疗痛风的生物药,详见下表。

这几款在研痛风生物药多为酶类。尿酸酶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尿酸,促进其代谢,同时作用于已形成的尿酸石,促使其溶解,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的效果。其中君实的JS103属于聚乙二醇化尿酸酶衍生物,可通过催化尿酸氧化成溶解度显著高于尿酸的尿囊素,从而达到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培尿酸酶采用聚乙二醇单一位点定点修饰,具有高活性、长效化、低免疫原性以及药物成分均一性好和质量稳定可控等优势。三生制药的Pegadricase是聚乙二醇化重组假丝酵母尿酸酶,由三生制药于2010年外部引进,2014年授权美国Selecta公司合作开发。

IL-1β属于IL-1家族成员,而IL-1家族成员作为具有多种局部和全身效应的多效细胞因子,是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中枢介质,在多发性炎症疾病的生物学中起关键作用。从发病机制来说,IL-1β是急性痛风发作的关键介质,靶向抗IL-1β治疗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个有价值的选择、

诺华的卡那奴单抗(ACZ885)是一款用于中和白介素-1β(IL-1β)的完全人源化单抗,目前其急性痛风的适应症在国内已完成III期临床。若顺利,该药有望成为国内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疼痛和炎症的新型疗法

长春金赛药业的金纳单抗也是一种抗IL-1β单抗,拟用于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长春高新(SZ000661)$ 

全部讨论

2023-06-14 16:16

抓紧推进吧,单品独大风险还是很高,没有新的增长点,股票就看不到方向

2023-10-07 02:44

您好,文章末尾提到诺华的卡那单抗已经完成三期临床,想问一下上市时间您了解或者可以预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