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中年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教员那句“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铿锵有力,脍炙人口。楼主人到中年,近期参加了两场同学聚会,有所感,暂名之曰“恰同学中年”吧。

第一场是上周五,远在上海的高中同学来东莞出差,他一直浸润在物流行业,在珠三角的同学小聚。其实如果没有远道而来的同学,当地的也很难聚起来。一共5个人,四男一女。女生A嫁在东莞本地,衣食无忧,在平安信托上班就是为了挣个油费。在万科工作的B在地产行业多年,多地都有房产,已然财务自由,那天他坐东。在华为工作的C定居在东莞,年收入80W上下,育有3个女儿,妻子全职妈妈。在腾讯的D收入不详,定居深圳,刚刚经过置换从龙岗搬到了福田。相比之下,我混的最惨,在央企工作,刚刚在深圳安定下来,1套70平的小房子,他们都还不知道,以为我还在租房。

一顿饭喝了3斤白酒,话题基本离不开房子,车子,票子。我是那个最没有存在感的,好在我心态好,既然来都来了,也必须顾全大局,恍惚中,我觉得很陌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变了,再也没有当年的那种亲切感了。

有时候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可靠的关系还是利益关系!互惠互利才能长久,所谓感情其实很脆弱。

第二场是单约,大学的好友老K来深圳谈生意,见了一面。老K早年在oppo做销售发现了地暖的商机,然后自己搞地暖装修,蹭上了房地产的顺风车,在上海浦东安家,开了公司,目前财务自由,现在又开始搞中央空调安装,经营棋牌室的生意,可谓风风火火。

老K当年上学的时候和我形影不离,经常海阔天空的聊天,聊书,聊历史,音乐,相当投机。时光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长时间不见,难免有些生分,可能是经济地位的巨大差距决定的,他谈的都是几百万的单子,可能和我也没发聊。有一点我很意外,老K一直很正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美女了,这个大家都懂,我就不细说了,有钱了都这样吗?

人到中年,很多东西已然成型,同学聚会以后我可能不太想参加了。接纳自己的有限,不强求,不自怨,有多大的能力端多大的碗,简简单单也不错。

$招商银行(SH600036)$ $特斯拉(TSLA)$ $贵州茅台(SH6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