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董明珠生平有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董姐姐最大的悲剧在于经过多年增持,股份才增加到4449万股,市值24.5亿,和她掌控的格力千亿帝国相比,仅仅占比0.7%。

如果一开始有一笔资金,收购或控制格力,绝不是今天这个局面。

一般的企业,大股东或者掌权者占比太低,会丧失奋斗的动力,譬如浙江龙盛,大股东因为初期两个儿子中,大儿子卖掉了手中股权,二儿子(复旦大学毕业)掌权后公司发展很好,但是仅持有16%股份。我估计掌权人天天都在想啥时候公司出点不伤害本质的烂事、这样好顺带回收股份。

要投资一定要投股权集中的企业,大股份才有充分做大做强的意愿。

格力目前的状态,全靠拼命董大姐大无畏的精神干着,换别人老早就不干了。

年代、行业和初期的一无所有,造成了董小姐现在的近乎一无所有。

董小姐这种魄力,在我妈身上略有闪现。

我从五岁有记忆开始,陪她去八一床垫厂进货。那时候供不应求,经销商都拼命抢货。我妈让我爬到一个堆床垫的顶上,工人们看着这里有个小娃娃,就不好来搬货,她再去开票,办手续。

10多岁的时候,有一次我陪她带了一两百个客户去全友总部工厂签单。然后十几个个开车的师傅觉得比预想中麻烦,就联合起来把车开到中途一个地方休息,不回来。(我也经常遇到这种半路要挟或者趁火打劫的事,当然也可能我妈一开始确实给人把事情说得太容易了)

我妈一发飙,十几个大汉都愣住了不说话。又都开始往回走。

当然我妈的悲剧也在于看起来是个老板,但实际上也是一辈子在给工厂打工。初期拿下八一床垫代理权,中后期做全友,一年几十万几十万的广告投入,都是给人做嫁衣的。自己丝毫不占有股份。

如果只能賺当前的钱,那么本质上也就只是个打工者。

人无股权不富、不强、不争。

所以近期我和老唐以五倍的价格回购了宏图教育的股权。未来才有机会,把股权释放给同时具备给教育者情怀,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合伙人。

会教书的人,多。会做企业的人,也多。两者兼备的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或者说浪漫的实干主义者,太少。

啥时候有作家可以出一部中国八十年代启航的中小企业家的书,看他们整整一代人的发展奋斗史。类似于董小姐他们这一代人,整个80-90年代的中国面貌。以及到了2010之后中国转型给他们带来的阵痛,个人凭胆魄闯荡,在一个社会步入技术壁垒抬高、精细化管理、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之后,他们逐渐开始格格不入,开始成为old money,成为前浪,责任开始落实在下一辈的身上。到最后发现不仅要拼个人能力,还要拼家风传承。

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真的是一部好看的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