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11
$盐湖股份(SZ000792)$ $藏格矿业 (SZ000408)$
2019年有一只因为一个迷你债券人而重整的股票,叫做「*ST盐湖」。
*ST 盐湖曾经是青海省最优秀的国企,被誉为中国的钾肥之王,这里在科普一下(因为我觉得有这个必要),普通农作物的生长肥料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氮、磷、钾肥,而这三种里最稀缺的应该是钾肥,因为我国钾矿稀少,其它两种肥料普遍都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
继续说,为何青海省最优秀的国企会被重整?这里面没有故事我是不信的,经过搜索,我找到了一些能够以史为鉴的文章资料和大家分享,过程我简略描述:
2019年8月,迷你债券人「泰山实业」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向西宁市中级法院诉讼,申请对盐湖进行重整,因为欠劳务款439万。
截止申请日期,盐湖尚未资不抵债,并且公司账户趴着17亿。
三年前青海国资委就与债券人沟通「债转股」适宜,债券人与股权人有来有回,互不退让。
青海国资委想保下这个壳,将不良资产卖掉,优质的塞进壳子,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可问题是谁牺牲的比较多?重整方案给出的答案是债券人的牺牲。
重整计划进行债转股,债券置换股权,股权又会稀释大股东,青海国投的持股从27降低至15,如果债券人不同意重组,那么债券人与股权人都会玉石俱焚,最终盐湖股份完成重组。
2021年8月,盐湖股份重新上市,当天成交300,股价35.9,让参与重组的投资者获利不菲。
再来说说为何青海最优质的国企资源公司会面临重组
盐湖股份之前叫做「*ST 盐湖」的时候,是中国钾肥的主要供应商,相比国内其他钾肥生产企业,具有资源储量极其丰富、规模大、品质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几近垄断;公司氯化钾毛利率始终保持在 68% 以上的较高水平。
但盐湖不甘于此,选择上马「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因为常年提取钾导致尾矿堆积严重,面临处理压力,因此希望变废为宝,最初计划投资200亿,但次次累加投资后,投资金额已超400亿,爆发黑洞,拖垮了盈利的业务。
现在如火如荼的有色金属行情切换后,会不会来到农业板块?结合地缘政治与过去的盐湖投资,这是一个好问题。
全球钾资源的分布十分不均匀,集中度较高,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为全球储量最高的 3 个国家,其占比分别达到 31.3%、21.3%、11.4%,合计约占全球钾盐资源总储量 64%,我国储量占比为 10%,排名第四。全球海外前七大钾肥生产企业产能占比高达 83%。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年均钾肥消费量为 1600-1700 万吨,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 20%,是全球最大的钾肥需求国。然而由于我国钾矿资源储量相对较低且可持续供应能力不足,还尤其缺少可溶性钾资源,因此我国需大量进口钾肥以保障国内供应,且由于进口依赖度维持较高水平,国内氯化钾的价格也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从 2018 年 - 2022 年,我国氯化钾进口量占消费总比重分别为 54%、60%、56%、58% 和 51%,进口依存度始终维持在 50%-60% 之间,处于高位;其中 2019 年进口量更是突破 900 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粘贴点盐湖的公司中报:
当前我国钾肥需求量占全球第一,年钾肥需求量约 1700 万吨(折合 KCL),钾肥施用占比虽已接近发达国家,但由于中国耕地需要补钾土地面积高达 70%,中国耕地中有 56% 处于缺钾状态。且国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不足导致农田土壤日益贫瘠化,仍存在结构性需求。大力发展钾肥新品种,对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用肥结构不断优化,钾肥需求预计也将继续稳步上涨。
目前我国氯化钾进口国主要是俄罗斯、加拿大和白俄罗斯。
国内最主要钾肥生产企业为盐湖股份、藏格控股,年产能分别为 500 万吨和 200 万吨,合计占国内产能的 87%。为解决国内钾肥供给困境,政府大力支持企业 “走出去” 找钾、采钾,着力建立海外钾肥基地,部分国内企业前往老挝开发钾矿,当前老挝中资企业现有钾肥产能 250 万吨 / 年,扩产较快,有望进一步反哺国内。伴随国内企业加快海外钾肥基地建设步伐,以及国家对于 “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战略规划的推进,有望缓解国内钾肥依存度较高的局面。
由此看来,钾肥我国生产的不多,也与美元强关联,站在2024年,涅槃重生的盐湖股份面对新冠疫情结束后的大通胀,17块的盐湖你心动了吗?
因此我看多,立贴为证,如有不对,尽管留言打脸。

全部讨论

03-17 21:48

你不知道的信息太多了

管理层如果没问题,是个好价格

盐湖股份最好的就是之前乱来巨亏,谁也不敢乱贪,这是根本,要是不守规矩,咋说没用

03-17 21:02

有理有据,谢谢楼主分享!

03-17 22:20

请客可以不喝茅台,种地能不放钾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