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股票的低位买点与高位卖点(五) ---------对股票低位买点的判断(下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接上篇)买点小结: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所说的买点实际上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跨度上,都是有一定厚度和长度的股价已便宜的区域。所以,所谓买点只是一个划分股价贵贱的临界线而已,并不是指买入之后立马就会上涨的时间点。我之所以用点来描述,只是为了表达简洁和形像而已。因为尽管我们拥有的投资系统对买点的判断大概率上是正确的,但它只能保证这时买入最终可取得较好的回报,并不能保证买入后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取得好的回报。例如,假设某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是30元,而现在依据我们的投资系统所确认的买点价格为20元,我们确知股价最终会升致30元以上,现在买入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我们的买点系统却无法预测它的价格在升至30元之前会不会下跌到15元甚至是10元,也无法预测多长时间内会升至30元或冲破30元达40元甚至50元。再比如,2012年8月份贵州茅台开始调整,到2013年6月MACD绿柱已连续两个月缩短,5月线已开始横平,依据我们的系统标准认为买点已形成,但股价却又下跌了30%,到2014年6月才形成了扎实的底部。所以,我们是不能把这里讲的买点理解为买入之后接着就会上涨赚钱的时间点,而是应理解为进入慢长的底部赚钱区域的开始点。买入后能够等待和熬得住是每个成功投资人必备的功力。

回报巨大的投资都是在熊市低位时买入的。我们要记住,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好公司股票的下跌,最终股价都创了新高,无一例外。在股市里赚钱的有效方法就是,在市场悲观,好行业龙头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形成买点后,坚定买入,然后保持耐心,待市场再次疯狂时卖出,最终稳赢。

对于一只运行轨迹处于上述低位买点区域的好行业龙头股,只要它的长期基本面没有根本性变差,那么该股就具备了估值和基本面的双重支撑,具有了绝对的安全边际。这时股票就会充分体现出企业属性,无论股价在这个低位上再怎么上下的剧烈折腾,但最终必然走向价值回归之路,股价必定会向企业的内在价值靠拢。这时低位买入后如果再出现下跌,造成的也只是暂时的账面浮亏而已。

我们在月线买点买入后,无论底部会持续多长时间,横竖都要持有到下一个上涨周期结束时卖出。耐心和定力很重要,沉得住气,在低位能熬得住是价值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多年的投资实践告诉我们,收益比较好的阶段其实就是在无人问津的时候买入并熬住了,只要选择的持仓不是太差,最后结果都不会错,且由于大部分人经过对前边公司内在价值知识的学习,选的公司会太差的概率也很低,外加适当分散,就会进一步降低万一选错的风险。例如,2020-2023年面对国际上军事冲突,导弹横飞炮声隆隆,国内疫情防控阻断供应链,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下滑等各种负面消息,致使股价跌跌不休。这时是需要我们有极大的定力和勇气的,只有少数人能顶得住这种恐惧,熬得住,所以股市中能赚大钱的也只有少数人。

在低位买入后如果出现浮亏就卖掉止损,就会将浮亏变成了实亏,如此循环下去就会越止越损,用不了几年你就会被市场彻底打败。对于这种在低位的波动我们不仅不应拒绝,而且还应拥抱,在此阶段即可逢低从容建仓。因为我们买的股票此时估值已够便宜,且是好行业里的龙头公司,这时再长期大幅下跌的概率已极小,概率的天平已倾向于我们这一边。假设万一低位买入后遇到了像前面说的各类意外事件使股价又大幅下跌了,你也不用害怕,只需耐心等待这一招就能解决问题,事件过去后它一定还会涨回来的,且上涨的空间很大。对于这种情况你不仅不应卖出,而且如果你有闲置资金的话就应加仓。股价已在低位你还怕再下跌,那就证明你对这家公司研究的还不够,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价值。

在明显低估时买入好行业龙头公司的股票,足可以对冲掉各种风险,从谷底涨起来已只是时间问题,这时耐心等待不会有错。投资就是要在低位进场“搬个凳子坐着闲聊”等着,等到疯狂的牛市闹钟招唤你,卖出就可以了,这就是复杂的最高境界——简单化。为什么需要“搬个橙子坐着闲聊”?这是因为当股价从高位跌下来以后往往会“树倒猢狲散”,大家避之不及,人们的情绪从悲观转向乐观,忘记过去的负面消息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且这个过程有时短有时长,具体什么时候人们的情绪能再聚集起来,我们是无法提前预知的,只有“搬个橙子坐着等”才能悠闲不心急,也才可确定性的不会错过上涨的机会,这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这就如同捕鱼,要张网以待,等鱼来了再下网就晚了。有时在低位买入后就下跌,很快就会看到损失,或者虽未再下跌,但在低位横盘很长时间,例如横盘几个月甚至一年二年,这看起来就像傻瓜一样。其实,这时的傻正是“大智若愚”的体现。

股市说到底就是个耐心游戏,在80%的时间里都很可能是在亏损中等待,这期间,你关心不关心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但估值修复只会迟到不会缺席,估值修复往往只占20%的时间。对于修复之前的市场波动根本不需要我们去管它(且我们也管不了),只需要等待就够了,直到上涨的到来,涨到高估时卖出就行了。通俗的说,我们这是在干“把里攥的事情”。这就如同在“春分”时节,你在肥沃而湿润的土壤里播下优良的种子,必然会发芽成长最终结出果实一样确定无疑。记住春种秋收,播种和收获不在一个季节,这是常识,不用等到秋天,春天播种时我们就已知晓了胜负。

有人可能会说,等上涨趋势明显确定的时候我再买也不迟。但哪天开始上涨我们是无法提前预知的,这与我们家门口的超市哪天打折是不一样的事情,不会有海报公布,不会有人给你讲一个具体的日子,也没有特定的指标。通常我们在几年以后回过头来看,才能说上一次上涨势从某年某月某日开始。而在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次上涨到底是一个牛市呢,还是只是一个反弹?例如,当2014年市场开始上涨的时候,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到2300点算上涨势确定了吗?300点好像不能算,而且这300点上涨得很慢,那再等等。又涨了300点算上涨势确定了吗?似乎也不能算,600点也不算太多、市场热情也仍然很一般。到底什么时候上涨势可以确定呢?如果在2014年一定要等到上涨势“确认”才动手买股票,那得等到2015年1月才行。这样我们就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因为等到你认为上涨势可确定的时候,很多股票已经差不多到顶部了。例如当时的银行股,2015年1月份银行股的到顶还造成大盘2月份就来了个回调。你这时买入弄不好就会成为高位站岗者。所以,那些“一定要等到上涨势确认后才买股票”的人,就是在“等信号枪响了再起跑”。其实在股票市场根本没有那么简单,要么根本就没有信号枪,要么等信号枪真响了你才发现,比赛已经快结束了。那些“等信号枪响了再跑”的人看似很聪明,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在股票市场里根本就没有合格的“信号枪”。所以,虽然“提前进场搬个凳子坐着等”看似很笨很傻,但却是一个必定能等到牛市给你抬轿子的很管用的“笨”办法。

很多人总是抱怨市场不给机会,实际上当好行业里龙头公司的股票已下跌很多,进入低估区域时(从盘面上看就是月线买点出现时)就是最大的利好和最好的机会,这种机会几年才有一次。在低位了你还前怕狼后怕狐,怕这怕那不去抓,这是没机会吗?此时最悲剧的是,如果投资者放弃了本系统买入原理,三心二意,把价值投资当作短线投机来操作,在低位见短期下跌守不住,而止损出局,后来见又上涨了就又买入,但又买入后却又下跌了,于是再次卖出。这样恶性循环最终在低位也照样做成高买低卖,“偷鸡不成蚀把米”。 若干时间以后,一定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很愚蠢的,尽管在卖出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多么的聪明!

当月线买点形成时,虽然股票跌的很便宜了,但股价的表现有可能是反弹后又出现了较大的下跌,甚至又创了新低,变的更便宜。但这时你买的已够便宜了,当涨回来时你只不过比更便宜的少赚了一点点而已,且你能抓住更便宜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往往由于你想抓更便宜,反而适得其反,连够便宜也丢掉了,最后不得不追高买入,反而成了高位接盘侠。所以,如果这时又恐慌性下跌使股价变的更便宜了,那这正是一个更好的买入机会,这时你应越跌越买,继续加仓,这样大概率上你就赢定了,不赢则是个极小概率的事件。这时我们没必要在乎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如果你怕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不敢买入,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你骨子里还无法控制住下跌时的恐慌情绪。事情的结果就是你放弃了抓大概率事件,而去赌了小概率事件。作为投资人,任何时候赌小概率都是在干不科学不理智的傻事。

尽管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低位便宜时买入是最正确的,它降低了买入的成本,而且股价便宜本身就消化和对冲了这时企业可能存在的众多负面因素,这也大大降低了我们犯错误的可能性,长期下来是一定会胜出的。但市场里80%的人却是不会这样干的,究其原因就是人性中有高度重视眼前境遇,把眼前视为最重要的本能。他们看到已涨很多的股票还在上涨,觉得买入很快就能赚到钱,于是买入。同时他们看到已跌很多的股票一直还在低位趴着不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涨,并且有可能还会再下跌,不能接受眼前一时的损失,于是卖出。

其实,这是不懂从概率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表现。因为在低位区域虽不知道它何时会上涨,并且也不能完全排除再下跌的可能性,但我们可确知的是再大幅下跌的概率已很小,且涨上来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相反,我们知道了在低位再大幅下跌是小概率,那么在逻辑上必然意味着上涨的概率必远大于下跌的概率,只不过是我们无法准确知道何时开始上涨而已。很明显这时买入,概率的天平已倾向于我们,我们的胜算概率会很大。胜算的概率和赔率都很大的事,不干不是傻子吗!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下跌趋势从形成到结束再到转上涨不会一蹴而就,深受打击的投资者心态恢复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就如同人“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同理,每一次从底部复苏再到形成泡沫也都会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且只有大众的贪婪得到充分发泄后这个泡沫才会破裂,这就会进一步拉长了这个过程的时间长度。

股票只有通过市场的充分博弈,经过相当长的曲折复杂的交易过程才能从底部走出来,且这个过程的长度和曲折复杂程度是不可预知的。在低位区域需要徘徊相当一段时间,当恐惧情绪出清后,形成了价格沉淀,股价才能爬上底部的岸边。这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担心股票在下跌途中突然上涨V型反转,而不等月线买点形成就买入是没有道理的,也是违反逻辑的。特殊情况下受特殊事件的刺激5月线也可能出现暂时的V型反转,但这种反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就会下跌,再补上价格盘整沉淀的过程。且这种月线V型反转出现的概率也是极低的。

几乎不存在月K线Ⅴ型反转的底部。因为,市场今天还在恐慌明天就转换成了贪婪这是不可能的,市场牛熊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我们只能利用这个规律而无法改变这个规律。假如个别股真的出现了V型反转怎么办?这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放弃该股的这次买入机会就是了。毕竟这种情形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放弃小概率事件永远都是合理和划算的理性行为。例如2021年2月至5月的丽珠集团(000513)没有盘整直接涨上去了,但6月份就又跌下来了,还是要补上在低位盘整沉淀这个过程的,如果你相信会V形反转追高买入,吃亏就大了。所以,底部的盘整也是一个我们不可勿视的买入条件。

我们回看全部优质价值股的历史K线图会发现,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底部形成都需要在低位经历3-8个月,有时遇到极端情况甚至会需要一至二年的时间盘整沉淀、震荡磨底、反复确认的过程。

买点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无论什么时候,什么股,都不可退而求其次降低买点的标准。例如,恒瑞医药是优质白马股,这一点无需质疑,但截止到2020年6月除①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 ②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 ③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 ④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4个月线买点外,就没有再出现其他合格的买点,而这期间股价却上涨了10倍。如果你对上述四个买点机会没有抓住,你也不能因受10倍涨幅的影响而认为该股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入。我们不能一叶障目,拿特例来否定普遍现象。我们不折不扣的坚持买点标准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如果你羡慕像恒瑞医药在2000年至2019年期间这样的特殊时间段形成的特例,而降低买点标准,照猫画虎不等买点形成就买入,很大概率上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比如,如果你在2021年初买入恒瑞医药,那么到现在(2024.2月)你持有了三年仍然浮亏56%。

大白马股在发展的路上也会出现波折,2021年恒瑞医药受国家集采政策和上半年计提股权激励费用3.65亿元的影响,2021年业绩增速明显下滑,股价从2021.1月的97元跌至2022.4月的26.84元,跌幅达72%。但恒瑞的各项盈利指标均在健康范围内,作为新药研制龙头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仅2022.3月就有数个新药获批上市或获批实验。恒瑞仍然是靶点覆盖全面,创新药上市数量最多的国内创新研发龙头,且公司以不超过1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

无论之前恒瑞有多少负面因素,最终都是会通过股价的下跌反映在盘面上的,且是过分的进行了反映。到时候一旦出现月线绿柱缩短和5月线由下行转横平上拐的情形,就证明这些负面因素已被市场通过股价下跌的方式基本上给消化掉了。从现在的时点上来看(2022.4月),在不远的将来极佳的恒瑞医药买点就要出现了,让我们视目以待。

人们的情绪到底能恐惧多长时间,股价到底下跌到什么程度,我们是无法提前预测得到的,市场的底部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猜出来的。例如,股价已跌了50%,但只要这时5月线还没有形成横平上拐之势,就不能排除在此基础上再跌50%的可能性。所以,只要5月线还在往下走,只此一条就足以证明底部还未到来。等待市场自己把底部走出来,别无二选,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

底部走出来的过程就是月线上明显调整以后,月线MACD绿柱经过从无到有,从短到长,再到逐渐缩短的过程,且5月线已开始由下行转横平上拐,股价放量重新站稳5月线时才能确认底部已形成。股价是不是已进入底部区域,由5月线是否呈现上述情形说了算。一切不等月线MACD绿柱缩短和5月线由下行转横平上拐的买入行为都是在猜底,都是错的。 关于这一问题最标准的案例就是2015年6月份开始的股灾,从沪深300指数(000300)的K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到了10月份时在政府救市的刺激下直接连续反弹了3个月,在指数突破5月线时,5月线的方向仍然是向下的,从时间周期和5月线方向上来看,都不符合底部的标准。所以到了2016年1月份出现大幅补跌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市场的内部基理就是:因时间长度不够,换手还不充分,这时还有相当多的筹码没有从持股信心不足的人手中转换到价值投资者手中,遇到一定幅度的反弹那些被套且持股信心不足的人,见有解套的机会就会抛售筹码,使股价再次被打压而下跌。只有大部分筹码被转换到持股信心较强的价值投资人手中之后,在上涨的途中抛压才会减轻,才能使上涨的趋势得以形成。这是需要一定时间长度的。

其实这样上上下下,来来回回的折腾,也正是底部形成的必经过程。时间不够、沉淀盘整不够,被套住且持股信心不足的浮动筹码不出清,底部是无法走出来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股票底部形成过程中的这一规律。例如,我们高度相信恒瑞医药是白马股,但对它的买入我们也一定要坚守月线买点的标准。该股从2021年1月份开始下跌到2021年12月份5月线还在往下走,可以肯定的说2021.12月份时还没有形成买点。决不可套用它前边几次买点形成时的跌幅和时间周期,而提前介入。这是因为市场上很多事情都是复杂多变的,但无论多么复杂多变,这些变化造成的结果最终还是会以5月线的走势呈现在盘面上的。当5月线还在下行时实际上它是在告诉我们,市场的悲观预期等众多负面因素还没有被全部释放,底部暂时还无法形成。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当买点符合标准后我们决定买入时,就应勇敢的行动,不要在乎多付几分钱的差价。同样,决定在高位卖出时也不要计较少卖几分钱的损失。5月线从下行转横平再到上拐不是一个水平如镜的底面,而是一个凸凹不平的底部区间,我们不能钻牛角尖非找准最凹点买入。我们想要的是在底部区域便宜的交易就够了。在本来你很容易就可以做出决策的时候,没必要再去花大量时间在73还是74之间徘徊犹豫,在这个区间内逢低建仓都是正确的。从估值的角度讲,当出现标准的月线买点时实际上就是股票已极具估值性价比(无论这时个股的市盈率是10倍还是30倍),在这个区间内的任何价位买入都是正确的。以相对低估作为锚定的基准,只要物有所值就可慢慢买入,不要怕它再下跌。唯一要控制的是买入节奏的问题。因为底部本身就有一定的厚度,谁也没有能力100%预测股市的最低点,买入后又下跌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我们要控制买入节奏,不能一次性满仓。这样又下跌了我们就可以继续加仓。但这个不一次性满仓也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便捡点便宜的小技巧而已,月线买点出现时已极具估值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底层逻辑。

我们不能奢望撮到最低价,因为你不可能提前知道哪里是最低价。在股市中如果谁觉得自己很聪明可以买在最低价,卖在是高价,那他从源头上就错了。股市中只存在概率不存在绝对,无论是不一次性清仓还是不一次性满仓,实际上都是为应对不知哪里是最低价或最高价而采取的措施,都是在追求大概率的高价或大概率的低价。

投资者必须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控制好买入的时机,绝对只在相对低位低估时的月线买点买入好企业的股票(杜绝追高买入)。只要做到这一点你的胜算率就达到了80%以上,剩下的交给时间,持股等待,直到股价运行致高位明显高估时卖出,好的结果就会慢慢出现。能否践行这一道理直接决定了你投资的成败。有时低位月线买点买入后市场上又出现了使市场整体下跌的意外情况(例如2022年中国疫情反弹、房地产泡沫破裂、俄乌发生军事冲突),遇到这种情况别无他法,只有一个字,等。这些坏情况总有过去的一天,如果这时你还有闲钱就要再加仓买入更多便宜的股票。千万不要被这种坏事情吓倒,而在更低的位置卖掉股票。

上述低估时买入等待高估时卖出,看上去周期较长赚钱较慢。不要怕慢,当你安心赚慢钱时,在悄然间你的收益已经不知不觉中超过市场中的大多数人了,实际的结果并不慢。在市场实践中,能明白这一道理的人并不多,明白并践行这一道理的人更少,一般只有在市场中经过数年摸爬滚打没有被消灭的老手才可能做到。

股市中的经验大都是被教训出来的,新手没有被教训过是很难明白且践行这一道理的,就是表面上明白了但内心深处也是很难相信的。新手总是觉得自己最聪明,在快速赚大钱的心理驱动下,总想着试一试,是否还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快速致富方法。所以绝大部分新手总是要把所有的方法试一遍,碰到南墙后才会回过头来想信这一方法。这也是人性使然。

没有人能够精准的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在2007年的牛市中,即使指数后来涨到了6124点,能在4000点以上出货也是幸运的。到了2008年的熊市时,即使指数后来跌到了1664点,能够在2000点建仓也是幸运的。

另外,对一些像茅台一类的好行业里龙头企业的股票,由于它们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高,所以应当成为我们的首选目标。此类股中有的月线买点会提前于大盘出现,例如2008年7月份时大盘还在猛烈下跌,而云南白药这时5月线就开始横平了,这时我们千万不要受大盘还在猛烈下跌的影响,而应毫不犹豫的依据云南白药已出现买点的事实及时买入该股。理由是,因为大盘是平均值,不可能全部个股都和大盘统一步调,优秀的股票提前于大盘形成买点在情理之中。在大盘还在猛烈下跌的时候,云南白药7月份5月线就开始横平,自有它这时就开始横平的道理,一定是市场中一些真实的价值投资者看到了这时该股已物有所值而买入,造成了提前于大盘出现5月线横平现象。在这个时候市场又显示出了其特别聪明的一面。

如何把我们讲的买点变成像吃饭睡觉一样的自觉行动?只有把前面讲的公司内在价值及“市场先生”理论和后面将要讲的概率理论溶入骨子里,变成生理条件反射式的本能反应,自觉行动才能成为必然。

风险提示:本文是笔者对股票低位买点的理解,分享给大家以期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文中所涉标的不作任何推荐,据此买卖结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