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股票的低位买点与高位卖点(四)----- 对股票低位买点的判断(上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3

股票投资中的买点如同农民“春分”时节播种,买入的时点是否正确决定了投资的胜负。买入是播种,卖出是收割,没有春天的播种就不可能有秋天的收割。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播种,大概率收割就基本上已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既显示了买点的重要性又充分体现了买与卖的关系。

在股票投资中,买第一重要,卖第二重要。最重要的是低买,其次才是高卖,低买是高卖的前提,高卖是低买的孵化物,没有低买就不会有高卖。社会上很多事情成功与否,就在于是否在完全正确的时机开始,好的开始时机是成功的必须条件,股票投资更是如此。很多人总是在某公司股价涨了再涨屡创新高时才开始关注,他们认为还会再涨,于是他们追高买入,但往往被打脸,这就是开始时机不正确的结果。没有之前的正确买入就不可能有后面精彩的卖出。只有做到正确的判断买点并买入,然后再研究好卖点才有实际意义。很多人只所以赔钱,不懂买点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买点是走出来的,而不是可以靠指标、证据提前证明、推演出来的。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的生意模式及前景和公司先前的管理、业绩表现等等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流进行预估,但对于买点我们是无法根据观察先前的数据指标提前推演预估出来的。因为股价每次调整的幅度和时间长度会受国内、国际的宏观政策、经济、政治、军事冲突甚至疫情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往往它有可能跌破所有人的预期程度,根本无法预先判断出来。例如,2007年大盘从6124点跌到1664点,但在4000点、3000点、2000点时都有人预期到底了,结果抄底被套。但与此相反,如果我们认为天塌了,一切都完蛋了,股价会永远跌跌不休的跌无止境,当然这也是错误的。我们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来解决这一对矛盾,做到既不买的过早也不买的过晚,恰如其分呢?我下面将要讲的买点就是一个比较客观可行的方法。

买点是不能提前猜的,任何提前猜测买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买点何时出现只有等它走出来,我们看到买点以后才可以确认买点,而是无法预先知道的。例如当年(2018.8)的老板电器,它的基本面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差,还是比较好的,这次调整的幅度已够大,调整的时间也已够长,但到8月份为止买点仍没有走出来,也不知道何时能见到买点。

判断买点,首先要对目标公司的基本面进行研判,只要公司所处的行业符合我们前面讲的好行业,公司是该好行业内的龙头公司,且其基本面没有明显的变差,我们就可按以下程序判断确认买点:

一:首先从月线上判断。当月线上明显跌出了上涨空间,MACD绿柱开始缩短直致5月线横平后开始向上拐头,股价渐渐靠近或站上5月线,这时就是较好的买点。比如,前边举例的老板电器到了2019年1月份才可确认买点已形成。月线买点包括3个条件:1、明显跌出了较大的上涨空间;2、MACD绿柱已出现,且已开始缩短; 3、5月线横平后开始向上拐头。这里条件1是极为重要的必须条件,因为没有上涨空间的买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另外,有时候会出现没有怎么下跌,但在此横盘的时间较长也会出现第2个、第3个条件,但这种不具备第一个条件的所谓买点,不仅上涨空间小而且还有演化成下跌中继的风险。所以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买点,才是最可取的买点。

MACD绿柱开始缩短、5月线横平后开始向上拐头是下跌趋势将要结束,股价已进入底部区域的最好证明。虽然这时我们无法确定它何时能走出底部,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已经走进了底部区间,在这个点位已经有了较大的安全边际,实际上这时“市场先生”在以0.5元的价格售卖价值1元的股权。常识告诉我们买入如此高性价比的东西肯定是划算的。虽然这时我们不能排除下一步有可能由于极端市场的出现股价会跌至0.4元甚至0.3元,但这并不能否定以0.5元的价格买入价值1元股权的行为是正确的。因为出现极端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我们不能因怕小概率出现而弃大概率。另外,假如万一小概率事件真的出现了,比如现在的市场(2023-2024.2),那么这时你如果还有闲余资金就可继续加仓,没有闲资金就不用管他,顶多我们也只是少赚点而已。

MACD绿柱开始缩短、5月线横平后开始向上拐头是最终确认买点的标准,其他指标如成交量、日K线图形、时间周期、跌幅、PE等,都要服从于这一标准。这时买入虽然已经不是最低点,但0.5元买入大概率不再大幅下跌的标的,远要比在5月线方向还处于下行状态,是否到底部仍不具备确定性的0.4元时买入要好的多。因为在MACD绿柱还没有开始缩短、5月线方向还在下行的情况下,就无法确认股价还会跌至0.3元甚至0.2元是小概率事件。

很多人在5月线还在下行的情况下就急着买入了,他们买入的心理动机就是猜测这里就是最低点,认为这时不买一旦反转涨上去就买不在最低点了,但最终他们的行为90%以上是错误的。试图买在最低点的人实际上是高估了自己的判断能力,这种追求买在最低点的行为本身也是人性贪婪的表现,是不可取的。再有价值的好股票,月线上MACD绿柱尚未开始缩短,5月线未走完由下行转横平的运动过程,就说明还有负面因素没有出尽,调整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够充分,就不是买点。

实践中人们由于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合理而恰当的买点标准,往往会受公司基本面好、下跌的时间已够长,市盈率已很低等因素的影响,而犯不等绿柱缩短和5月线横平上拐就提前猜底介入的错误。例如,长春高新的股价(前复权)从2021年5月份的最高价520元下跌至2022年5月份时的127元,跌幅达75.5%,这12个月成交额约5000亿元。这5000亿元买入者中的绝大部分人,大概就是不懂买点的猜底者。因为从2021.5-2022.5月,5月线的方向明显是向下的,逻辑上如果懂得我们讲的买点的人,他一定不会在此期间买入,而是会等待5月线出现横平上拐后再买入。另外从时间周期上来看,先前从2016年-2021年上涨时间达5年形成了巨大的泡沫。巨大的泡沫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是不可能被挤压干净的。

没有自己的科学合理的买点标准,靠猜底往往会你以为的底都不是底,如下图:

不难看出,如果你怕买不到最低点、怕踏空,不等K线图符合上述的标准就强行买入,肯定是不明智的行为。因为市场的下跌受到众多我们无法认知的因素影响,根本无法预判它会跌到哪里。 实际上有时虽然跌幅已很大,但只要绿柱还在拉长,5月线方向还是向下的,就说明空方仍占优势,它就有可能还会继续向下运行很长一段时间和幅度,直到空方不占优势时绿柱才会缩短,5月线也才会慢慢的横平上拐。所以一定要等到5月线走出来横平上拐之势时再介入才是最保险的。

这时虽然5月线开始横平上拐时股价已反弹了一定的幅度,已是次低价而不是最低价,但这也正是可以大概率回避掉再大幅下跌风险的标准信号。怕买不到最低价而猜底介入的行为,在逻辑上就是不合理不划算的。因为这时是否还会大幅下跌处于不确定之中,你还不知道是再继续大幅下跌的概率大,还是不再继续大幅下跌的概率大,猜是猜不准的。只有等到绿柱缩短,5月线横平上拐时,你才能确定性的知道这时不再大幅下跌的概率已远大于再继续大幅下跌的概率(注:这里只是说已进入底部区域,而不是说已走出底部,不排除股价在该区域还会上下震荡甚至大幅震荡很长时间的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虽然这时买入价格已不是最低价,但用多花这一点钱的代价换取大概率不再大幅下跌是非常划算的一桩生意。(至于为什么5月线横平上拐时不再继续下跌的概率大,请参见后面《月线买点的市场含义》的文章)。

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其上涨或下跌的幅度经常会大大超过我们认为的合理幅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往往出现涨者更涨,跌者更跌,高者更高,低者更低的不合理现象。这时如果谁说某股不可能再涨了或不可能再跌了,往往被打脸。例如贵州茅台2012年8月至2013年底,调整时间一年有余,调整幅度达55%,PE降到了10倍以下,这样的跌幅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提前猜到的。同样的道理,上涨的幅度也往往会出乎我们的预料。比如还是茅台,到了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的这波上涨行情,时间长达2年有余,涨幅达367%,PE升至66倍,这样的涨幅同样也几乎没有人提前预料到。同样的情况还有更甚的片仔癀,从2018.10月至2021.2月上涨时间近3年,涨幅达432%,PE升至129倍,是否还会再涨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以上举例的下跌幅度或上涨幅度、时间长度等,任何人都是无法提前预测得到的。所以,无论是买点还是卖点都是不能猜的,只能依照买卖点图形的标准来判断。特别是买点更不能猜,因为卖点你还可以根据盈利预期卖出,那怕卖早了也就是少赚了一点的事。而买早了一是会严重抬高买入成本,二是由于买早了,买入后又大幅下跌就会出现严重浮亏,这会对你的心理情绪造成严重打击,甚至会出现在低位你忍无可忍而割肉离场的严重亏损局面。

上述月线买点理论在时间周期和波动幅度上与市场股价实际的运动形态恰巧也是不谋而合的。出现月线绿柱缩短,5月线横平上拐后买入,其在时间周期和波动幅度上最大程度的与市场实际运动情况都是高度稳合的,是最安全有效的办法。而日线或季线年线图形显示的波动周期和幅度与股市实际运行情况相比,往往不是过长了就是过短了,对于我们选择买卖时机基本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无论什么股票,不管股价已跌多深了,也不管绿柱已有多大面积、多大长度,只要你不等月线买点出现就买入的话,那你就是在猜底。也许有时你猜对了,但绝大部分时候你是猜不对的,你因猜底失败的概率会在95%以上。也许有人会说茅台2020年2月调整时未出现绿柱就涨上去了且涨了很大幅度,执行月线买点标准就会踏空。没错,确实有时会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但这种情况比竟是小概率事件,放弃小概率在逻辑上是合理和划算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因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而放弃抓大概率弃小概率的原则。例如,如果你受茅台2020.2月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影响,在茅台2021年2月、长春高新2020年8月、恒瑞医药2021年1月开始调整时,你在红柱刚结束绿柱未出现时买入,你就大错特错了,你将遭遇巨大损失。然而,我们回看价值股K线图的历史会发现,如果坚持符合月线MACD绿柱开始缩短,5月线由下行转横平上拐的两个标准同时具备时买入,成功的概率就比较高。

虽然我们无法提前知道公司的业绩何时会出现波动和因此而发生的股价大幅下跌会何时发生,但因为我们的这个买点标准本身就对准了大幅下跌之后的低位,逻辑上只要你用这个标准进行死磕,且在公司业绩靓丽股价明显高估(注:高位月大阳线是标志)时及时卖出了,你就可确定性既买到便宜货,又躲开了因公司业绩波动或因涨幅过大严重透支了公司的盈利而发生的股价大幅下跌,这个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

只要我们不被公司业绩靓丽遮望眼和用月线买点标准进行死磕,就会不仅能自动躲开了由于业绩波动而引起的股价大幅下跌,而且还能在低位重新接回优质股权。在这里我们是用躲开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直面撞击问题。躲开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功能及结果是一样的,但很显然,躲开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容易的多。

当然,股市中任何问题都有概率的属性,月线买点也只能是大概率上正确,而不可能是100%正确,难免有时会因极端市场的影响而出现月线买点失败的小概率事件。例如,2023年因受国际地缘冲突和国内防疫后遗症、房地产泡沫破裂、台海危机加剧等极端坏情况的综合影响,像片仔癀、五粮液等众多已形成月线买点的股票又破位下跌致使月线买点失败,使很多人吓破了胆,悲观失望,情绪极其低落,纷纷割肉离场。

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首先要看我们买入的理由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我们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持股等待,如果有闲置资金的话还可以再加仓,然后再继续等,一直等到下次上涨周期到来再次出现泡沫时卖出,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实,这些极端的坏情况像自然灾害一样只是暂时的,总是会过去的。“枸人忧天”是愚蠢的表现,我们应该相信天不会塌下来才对。假设万一天真的塌下来了,那你现在割肉卖出股票与继续持有的结果会不一样吗?前者并占不到任何便宜。但如果天没塌下来(且天不塌的概率几乎100%)持有股票的结果却会确定性的远远好于卖出股票的结果。其实这个账算明白并不难,这也是逻辑的必然。

这种情况下要耐心等待,能熬得住。耐心和等待正是价值投资者必备的功力之一。

什么样的网逮什么样的鱼,我们不应奢妄抓住所有个股的全部机会,不能试图一网打尽大海里所有的鱼,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上述买点方法虽然有可能漏掉个别的机会,但同时它也为我们更多的排除掉了买入过早的风险,因为在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会调整到出现绿柱的,这是其一;其二,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我们的这张网已把90%的负面风险都给捞出去了,如果真的买点失败又出现了二次探底,那这也是我们应当坦然面对的小概率的短期浮亏风险;其三,这里更凸显了前面我在讲价值投资时将公司内在价值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性,因为真正好行业里的龙头公司出现月线买点失败的概率会更低,且万一买点失败了也确定性的会在不远的将来再涨回来。在股票投资过程中对这一标准我们要作为一个铁的纪律进行死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犹豫。做到死磕标准我们就会很少犯错,从而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大胜算的概率。

二:从周线上判断。在符合月线标准的前提下再看周线,这时20周线横平后开始向上勾头,且股价已站上20周线,MACD绿柱将要结束,金叉即将形成时就是买入信号。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可抛开月线看周线,因为在相对高位或下跌途中都可能会出现周MACD金叉形成的情形,但这时十有八九会失败,根本不可能是买点。例如五粮液(000858)、长春高新(000661)在2021年11月至12月,它们周线绿柱都已结束,红柱已出现,MACD金叉形成,但从月线上看,5月线的方向还在往下走,绿柱刚出现不久且正在拉长,可确定性的判断这时不是买点。

三:从日线上判断。 在符合上述月线、周线标准的前提下再从日线上选择买入的具体时间点。这时从日线上看,股价已有一段较长时间不再创新低,底部逐渐抬高,60日线出现横平后向上勾头之势,日K线与各短期均线已有一定长度的粘合过程,股价已突破60日线。这时股价再调整下来到60日线附近时就是最佳买入的时间点。

当然,买点出现后是不是马上反转并不一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在此点位大概率向下空间已不大,而向上的空间巨大。这时选择及时买入,耐心持有等待显然是最理智的。

再具体一点,一般情况下在月线符合标准以后的一至二个月内,每次日KDJ红线下探至20以下后,转上攻形成金叉时都应该是最佳买入时间点。比如伊利股份(600887)2019年2月份月线绿柱开始缩短,周线金叉形成,日线上K线大幅突破60日线。这时可以说在此之后的两个月内,日线上KDJ红线每次下探至20以下后,转上攻形成金叉时都是最佳买点。这时也有可能买入后没有上涨而是继续下跌出现浮亏,但你绝不用害怕,这种浮亏是良性的,是假亏而不是真亏,你得能熬得住。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个股这时都会下调至60日线附近,有的股在这个位置不怎么回调就涨上去了。例如2019.1月21日至25日的五粮液(000858),日K线基本没下调而是横平到5日线就继续上涨。如果你非等回调到60日线附近就会坐失良机。所以,日线买点的总体原则是,只要已附合月线和周线标准,日线下调至60日附近最好,如果没有下调而是横盘几天,当K线与5日线碰头时也要及时买入。因为在日线方面,不同的股和在不同的时间段K线波动会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月线买点和周线金叉则是比较固定的东西,很少会有错。为了省事和保险其见,你也可以不在乎日线的一点小利益,采取月线买点及周线金叉出现时就大胆买入,不再管日线回调不回调的事,也不失为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好方法。

总体上来说,月线MACD绿柱开始缩短、5月线由下行转横平上拐是最重要的买点信号,从这时起到明显走出底部之前都属于买点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逢低买入都是正确的。我只所以还强调周线和日线的买点,而不是月线买点出现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买入就可以了,就是要告诉大家,在这个区域内也要尽量避开短期的高点,而要逢低买入。至于这里的逢低要低到什么程度?日MACD或KDJ出现什么形态才是最佳买点?这个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如果谁把这个问题说绝对了,往往就是错误的。

另外,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只有看到上涨才能确认上涨吗,是很容易错过底部的。其实并不是,因为这时并不是看到了明显上涨,而只是看到了止跌而已。这时股价还处在底部区域,还算不上真正的上涨。这与看到上涨趋势形成,才确认上涨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个买点的好处就在于既最大程度的防止了犯猜底的错误,又能不错过大的底部。

总体概括起来说,就是当月线买点形成后,日线上逢低买入都是对的,至于到底低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说只要月线上做对了,我们就有了90%以上的胜算,周线和日线的影响不会超过10%,甚至完全忽落掉这个10%都是可以的。所以,当月线买点形成后,日线上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买入就可以了,没必要钻牛角尖,非要抓住买入后第二天就上涨的那个点,世上没有人能100%抓住这样的精准点。

比如伊利股份2018年1-12月形成买点的案例:该股从2018年1月形成头部开始下跌,到5月份时来了一个强劲反弹,股价迅速窜上60日线,60日线也出现了横平上拐。这时从日线上看好像底部已形成了,但从月线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时月线MACD红柱还未完全消失,绿柱尚未出现,5月线才刚形成向下的势头,完全可以判定这时不是底部。果然,股价反弹后继续下跌,月线MACD绿柱开始出现并逐渐拉长,直到7个月之后的2019年1月绿柱开始缩短,5月线开始横平上拐,底部信号才出现。这时从周线上会看到MACD红柱刚要出现,金叉将要形成,股价刚站上20周线。打开日线,2019年1月31日股价下探到60日线附近时就是最好的买点。

为什么要按月线到周线再到日线这样的先后顺序进行判断呢?这是因为月MACD绿柱给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视角方便。如果直接从周线或日线上看,我们就会发现下跌途中的MACD红、绿柱与底部的MACD红、绿柱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不断的红绿变换。但是我们看月线MACD在下跌途中大部分都是绿柱,绿油油的一片,一目了然,即使月K线出现一个阳线,MACD也仍然是绿柱。而且一般情况下绿柱都呈现出从短到长,然后再从长到短的排列特征。所以,不管市场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们只要看到月MACD绿柱还在逐步拉长就可直接判断尚不是底部,简单明了。这说明月MACD在时间周期和上下波动幅度方面,与股价大波段运动的周期特征正好是相吻合的,这一特征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买点的良好视角。

另外,我们观察日K线图就会不难发现,在高位的头部也会不断的出现比较大的阳线,而在低位的底部也会不断的出现比较大的阴线。人们往往被这种现象迷惑而犯错,造成在高位的头部不愿卖出甚至还会买入,而在低位的底部仍然恐惧而不敢买入,甚至还会卖出。我们再继续认真观察还会发现,在月线底部形成前的下跌途中,周线、日线经常会出现MACD绿柱缩短的类似形态,但它这时代表的只是短线反弹而已,而不是反转。只有在月线买点形成后这种短线反弹形态才会演变成反转,对我们判断买入的时点才会有一点帮助。

四:从时间周期上进行辅助判断。历史虽不会绝对重演,但常常会前呼后应。时间周期永远是很重要的,通常本次调整时间与之前的上涨时间和前次调整的时间基本上是对称的,悬殊不会很大。例如之前的上涨时间为二年,那么就不可能在二三个月之内完成调整,调整的时间最短也会在一年左右。在时间周期未到的情况下,因政策等特殊消息的刺激股价也会急速拐头向上,但这种未经过时间沉淀的急拐头往往是下跌中的大反弹而已,它会通过再次下跌把时间补上。例如2015.10月至12月的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就是如此。

当上述的几个条件都符合标准时,实际也是市场向我们的自我表白:下跌趋势已趋于结束,底部将要形成,上涨趋势在不太远的未来即将出现,这是市场向我们发出的入场信号。相反,如果在上述几个条件大部分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下,你操之过急,猜底而介入,往往会套在下行的半山腰上。(本篇就先讲到这里,关于买点的更多内容请见下篇文章)。

见险提示:本文是笔者对股票低位买点的理解,分享给大家以期相互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文中所涉标的不作任何推荐,据此买卖结果自负。

全部讨论

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