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决定公司内在价值的基本要素(下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4

      

--—-社会对公司产品需求的刚性、永久性、广泛性和通过良好的公司管理实现长期高企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决定公司价值的内在要素

       一、具备巨大内在价值的公司的产品,一定是直接面对大众的生活消费品,而不可能是原材料等普通型商品或者渠道商。因为:1、原材料一类的普通型商品无法与其他竟争者的商品区分开来,且这类东西往往存在满足需求的时间较短,周期性强,没有经济商誉附加值,业绩没有持续性等弊病。例如钢铁、水泥,有色、煤炭等就是如此;2、对于普通生产型消费品企业,它们的客户不是消费者,而是对成本斤斤计较的下游企业,这些生产型消费品的公司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客户抛弃,没有任何粘贴性。例如各类配件生产企业,他们的客户就是各类机械制造商、汽车制造商等,而不是消费者。再比如中国中车的产品只是铁路部门的生产消费品,其市场面狭窄,且如果铁路部门赚不到钱就会直接传导致中国中车,而使销量受影响,这与生活消费品是有重大区别的。从原理上搞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否则,你就很可能被市场一时的前景炒作所迷惑而掉到坑里去。例如2015年中国中车股价曾被炒到38元,而2023年股价仅剩5元左右,当时参与炒作在38元的价位买入者,7年过去了仍亏损86%。3、生活消费品的消费主体不存在追求利润这一说,只要消费者认为产品好,贵也会买,甚至越贵越买,这是原材料型产品和生产性消费品不可比拟的优势。

       只有生活消费型商品才是面对社会大众的,也只有生活消费品才容易积累起商誉,因被人们渴望消费而不计成本,且具有一定的粘贴性。也只有生活消费品才具有消费群体的大众性、广泛性(有旺盛的市场消费需求)、长期持续扩张性及重复消费性。最终优秀的生活消费型商品会形成品牌效应累积起很高的商誉,而使其他企业难以复制。且随着消费者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的群体会越来越大,甚至企业有能力通过产品升级创造新的消费空间,使消费群体更广、更宽,市场持续扩张。例如,伊利股份为适应人们富裕后追求高品质消费的需要,通过产品升级向市场提供高质高价的牛奶,打开了新的消费空间,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使其公司盈利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相反,比如像港口、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一类的企业则不可能持续扩张。上述未来中长期的供需格局,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内在价值。

       二、公司的产品符合社会未来生产、生活方式需求升级的大方向。首先,经过市场激烈竞争后其品牌在行业内口碑好,信誉和质量在全行业数一数二,公司业绩长期稳健增长,公司对产品有定价权;其次,公司主要管理者诚信、理性,经营战略明确,主营业务相对单一。如果企业为了扩大规模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则有可能造成多元恶化。

      公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是公司价值增长的内生动力。任何能长期胜出的公司,必定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其产品本身上的,产品才是一个公司的灵魂。把营销等其他方面放在第一位,而不注重产品质量的公司,长期下来都是不行的。再次,公司具备良好科学的管理营销能力,有把行业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业绩优势的能力,从财务数据上看就是ROE长期保持在20%以上。

      亲身体会并深刻透彻的思考人性的需求,从更高更长期更宽阔的商业视野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判断,从中捋出有前景的行业和公司,并只投资于这些行业内具有确定性竟争优势的五星级白马公司的股票,是提高投资胜算概率的保障,也是确保投资成功的关键。所谓五星级白马公司是指行业长期发展前景良好,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成长起来的公司。五星级白马公司是长期逻辑高度清晰的企业,往往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1、公司所在行业的属性好,其生产的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大甚至以世界为市场,做好了是14亿人口的市场,做大做强了就是80亿人口的市场,在可预期的时间内看不到天花板;2、有稳定的盈利史,是本行业中身经百战而胜出的龙头老大,至少也应是老二,老二之后的均应被排除在五星级白马公司之外;3、财务稳健;4、有成长的业绩;5、有卓越的管理,有能力自己照顾好自己,如同根深巨树,既使干旱也不会枯死,雨季来时就会繁花似锦,果实累累;6、五星级白马公司往往会亨受“马态效应”赢家通吃的好处,挤压其他同行的市场份额。总之,五星级白马公司是好行业里的龙头公司,它们总会自己照顾好自己,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无论是公司业绩的下滑还是股价的下跌,注定都是有兜底支撑的,大概率上业绩和股价的下跌都只是暂时的。

      上述从大局宏观层面作出的合乎逻辑的前瞻性判断结论,可为我们省掉前往一线深度调研的环节,例如销量是否回升等一些细节问题。因为从上述合理的逻辑推定就可预知,不远的将来五星级白马公司的业绩确定性会回升,股价确定性会由下跌转上涨,这就使我们的判断具有了前瞻性,为我们投资的安全性和盈利的确定性打好了基础。具体到市场实战,就是当5星级白马公司“天气干旱”遇到短期经营困难业绩下滑的时候,股价短时间内也会大幅过度下跌击穿内在价值。当再也跌不动,月MACD绿柱开始缩短,5月线由下行转横平上拐时,就是难得的买入机会(注:请参见后面有关买点的文章)。这比挑选那些现在不赚钱但未来可能赚大钱的黑马股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简单的讲,对于五星级白马公司的股票,买入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跌多了当再也跌不动,月线买点出现时就是买入的良机。例如(2014.2)的茅台、片仔癀和当下(2022.11月)的五粮液贵州茅台、片仔癀、长春高新恒瑞医药等大概率上就是如此。

       所谓寻找白马股简单的说就是,在前景特好的行业内找到已分出胜负的大赢家,在赢家的股票大幅下跌后被低估时买入,我们赢的概率将是99%。这些貌似很简单的事,其实也是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长期来看我们就必然能成功。

     三、对价值型白马股与周期型、纯成长型股投资机会的分析比较

      价值型白马股是指众所周知的之前业绩很好,且未来业绩大概率上仍会持续的公司股票,这类股票的投资机会是最容易把握的。对价值型白马股的判断主要依赖历史和现实数据就够了,这可以让我们省掉对个股前景进行准确预测这一难度极高的环节。因为对个股未来前景的预测已被包含在了之前我们对行业前景的判决中,前景好的行业中的白马股逻辑上必然也是前景不错的好公司。因此,此类投资机会一旦出现是最容易把握住的。具体原因就是,由于目标股票历史上及当下良好的业绩以及未来良好的市场需求前景,决定了目标公司未来的业绩仍能持续是大概率事件,当股价月线上得以充分调整后,随后股价向上行走也必然是大概率事件。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我们投资的难度和增加了投资获利的确定性。

      所谓周期型股票,顾名思意这类公司的景气度会周期性的变化。而对于景气变化的转折点我们是难以准确把握的,目标公司能否挨过行业低迷期同样难以判断。有时候投资者需要等待很久才能等到这个转折点,并且往往我们是后知后觉者,当发现转折点时已经晚了。例如钢铁、煤炭、石油等行业的公司,在行业低迷期往往是亏损的,缺乏净利润和现金分红的支撑,股价往往会跌的很惨。相比而言,价值型白马股的景气度则不存在这种大的周期性波动问题,其业绩增速短暂下滑时也不会出现亏损,公司仍在盈利,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盘从6124点猛烈下跌至1664点,但片仔癀(600436)、云南白药(000538)他们的净利润增长仍分别为46%和37%。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股价受到分红以及净资产增加的双重支撑,股价跌幅以及下跌的时间跨度基本是可以预测得到的,只要跌出月线买点我们就可直接大胆放心的买入即可。

        所谓纯成长型股是指先前并没有好的业绩,只是预期未来业绩可能会不错的公司,例如科创板中刚上市的公司就是这种情形。科创板中的公司就像一群刚出生的婴儿,将来他们当中可能会出博士、院士甚至总统等栋梁之才,但更多的婴儿未来可能是成绩平平,甚至还有一部分长不成人而夭折。对于纯成长型股,本人并不看好,它不是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篮子里的菜。如果说价值型白马股更多是看重历史和现实数据的话(历史及现实业绩优异、估值低,未来成长性可能一般),那么纯成长型股则是在缺乏前期业绩支撑的情况下,着重强调未来可能的成长性,这就需要投资者对企业生意模式和产品充分理解,其实这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我们知道,历史和现实是确定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用穿越未来的眼光研判企业未来的难度,显然要远远大于对历史数据进行筛选。尤其纯成长型股一般市盈率都很高,投资这类股需要找出持续高成长的股票,才可消化掉这种很高的市盈率,而持续高成长的股票在任何市场永远都是极少数,往往会使我们发生严重的误判。因此,从概率上讲,对纯成长型股的投资,其成功的概率也同样远远低于价值型白马股。

      除极少数对行业有极深研究以及预测能力极强的资深风险投资者外,笔者认为99%的投资者不适宜投资纯成长型股票。 例如2015年热炒的全通教育(300359)、安硕信息(300380),到2022年股价跌去了90%还多。凭着想像进行预测而跟随起哄的那些人被市场整的遍地找牙。笔者大胆预测,刚上市的科创板将来真正能成为伟大公司的比率不会超过1%。我们能抓住这个1%的概率也不会超过1%,这样算下来我们能抓住科创板中未来伟大公司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赌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肯定是不划算的,这是常识。而市场中的现实是,有很多人像买彩票一样在赌这种小概率事件。没有办法,人性使然,市场中永远会有大批这种赌小概率的人,这也是常识。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

2023-06-08 08:18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