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无法被计划的科技创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主要的外资流入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而在国内,城镇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建设显著,国民的教育水平、卫生健康、社会保障以及大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我们取得的一系列显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也被世人称赞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然后随着全球化深入,经济发展步入深水区。随着人们的工资水平上升,劳动力市场不再“无限供给”,各项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人力成本显著提升,中国已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开始逐步跨入刘易斯拐点。近些年,随着新冠疫情深度重创国际供应链关系,中美两国贸易冲突升级及持续性的竞争关系,地区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再加上因为房地产行业下行及地方债务等问题牵制,人们因为收入预期没有信心而牵制消费水平,国内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挑战。

为了克服困难,迎面挑战,国家已经在鼓励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转型上大下功夫,不论是通过金融手段助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还是不断简政放权、为科研人员松绑,推高科研转化效率,抑或是设立产业基金,鼓励相关产业发展、引导行业向前,这些都体现了国家试图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历程。

有人可能会说,面对欧美的制裁,那我们就举全国之力专门攻克光刻机、芯片等问题,那样不就不会被卡脖子了吗,为什么要通过行业基金等形式间接引导,这样不是反而更低效了吗?首先,高科技技术能否通过砸钱来实现尚且不说其可行性,但就科技创新来说,如果想试图通过明确目标的努力来达成,这就一条走不远的道路。OpenAI 的成功,也不是简单一句“我们要实现高级人工智能”就达成的。创新之所以创新,在于其未被前人所想到,而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提升。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行,目标便会窄化我们的搜索半径。对于创新来说,明确目标是具有误导性的存在。

创新需要的是持续探索,不断尝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漫无目的、躺平式瞎摸索。“求新就是求好,出奇就是出色,有趣就是有戏”。我们当然要持续性科技创新,但或许只能在大方向上予以引导,而不是在具体行动上手把手拉着向前。因为科技创新,无法被计划。

#科技创新# #转型发展# #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