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盛视科技(SZ002990)$  6月23日,深圳举行皇岗口岸重建项目“三开”仪式。记者从仪式现场了解到,皇岗口岸的重建各项工程进展迅速,临时旅检场地全面具备开通条件、现口岸旅检区开始拆除、新口岸综合大厦开工。

图为深圳皇岗口岸重建项目“三开”仪式现场。文阳洋摄

据悉,皇岗口岸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心两翼”规划布局的核心,是联系合作区深港双方园区的重要节点,是串联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枢纽。根据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空间规划,新口岸将在旅检区原址重建。项目于2019年6月正式启动,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首先在货检区建设临时旅检场地,其次拆除皇岗口岸片区老旧建筑,最后再建设新口岸。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第二、三阶段工作同步推进,实现“三开”意味着“三步走”战略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

图为深圳皇岗口岸新口岸综合大厦效果图。

临时旅检场地建设工程是皇岗口岸重建“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建设方案于2019年6月25日确定,3天后即动工;2020年5月13日,临时旅检楼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并正式建成移交。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设置旅客查验通道出入境各20条,其中自助通道15条,人工通道5条,设置车辆查验通道出入境各4条,设计通关流量每天3万人次。作为重建第二步的现口岸旅检区拆除工作则将于8月底完成。

未来,新口岸将按照“功能复合、适度超前;面向未来、空间重构”的原则开展重建。新口岸旅检大楼将于2022年底建成。口岸出入境大厅和客车查验场地实行分层立体布置,地上四层、地下三层,建筑高度达45米。用地面积8.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40万平方米。旅客设计通关流量日常20万人次/日,高峰日30万人次/日;车辆日常2万车次/日,高峰日3万车次/日。

新口岸定位为“一地两检”纯旅检口岸,未来取消货检功能,释放土地约50万平方米,用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区域开发。交通规划引入深广中轴城际轨道、穗莞深城际轨道、地铁20号线及预留港铁北环线支线接入条件,未来皇岗口岸将成为辐射大湾区、面向世界的超级口岸和综合交通枢纽。

据介绍,新口岸设计吸引了国内外35个投标联合体,81家国内外顶尖设计公司参与投标,最终以“湾区基石、国之重器”为概念灵感的新口岸设计方案从中脱颖而出。“国之重器”整体形态对称、稳固,辅以新型石材主导的幕墙系统,采用外立面虚实相间的材料运用,充满未来感;抬高的景观基座抬升主体,气势庄重;建筑整体以充满力量感的纯净体量,寄喻口岸为大湾区发展的基石重器。地面公园、主入口广场以及绿化屋顶以开放、友好的姿态展现生态环保表达建筑的公共属性。引入“垂直叠放”设计策略,高效组织口岸出入境及公共交通换乘,整合联系城市绿轴与福田口岸无缝连接,致力在区域核心打造一个开放、绿色与城市紧密联系的公共空间。

深圳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守睿表示,“三开”启动仪式,标志着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主动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深圳市口岸办将抓紧协调推进老口岸拆迁,尽快为新口岸建设腾出空间;抓紧对接港方需求,推进新口岸方案设计深化;抓紧研究确定新口岸查验模式,力争实现最大限度的通关便利;抓紧协调跨境货运转移,尽快释放土地空间。

据了解,皇岗口岸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深港之间目前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大型陆路口岸。该口岸于1985年5月开始建设,1989年12月29日货运部分启用通车,1991年8月8日客运部分开通使用。1994年11月3日起,开辟两条货检通道试行24小时通关。2003年1月27日零时起,皇岗口岸实行旅检通道24小时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