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5回复:159喜欢:29
看完这个,你还敢打板吗?量化的不公平,在于融券T0的模式。
比如,我手上有几十亿资金。我是个量化团队,我早上进入一支股票。然后突然利用资金优势,打到涨停。
很多散户一定会疯狂追进。然后各路水军配合解读概念,各种龙头打法人全部来了,通过这种方式,很多不知情的散户就会蜂拥而入。成为接盘大军。散户要等到第二天卖。
但是量化机构,拉到涨停板之后,他可以找券商融券,直接抛掉。他已经兑现收益了。比如我手上有10万股,这个时候。我找券商融10万股抛掉。
第二天早上,我不管亏赚。将手上的10万股票还给券商。加一天的利息。那么就顺利实现了割韭菜。$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全部讨论

规则在于散户想融券融不到。我们的监管睁着眼睛看不到漏洞

不和国际接轨就是耍流氓,特别是打着保护的旗号,例如T0。无知的人不要跟我说亏的更厉害,最起码公平,市场缺的就是公平,或者说某些部门缺德造成现状。有选票权是公平,用不用是自己的事!

2023-09-03 20:53

散户在规则初心中就被设计为“众利益方的食材"!!!
先看新股高价发行尔后一路下跌背后的真相!!!
1、新股高价发行融资的规模扩大,保荐机构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承销费用,这只是最浅层的表象。
2、听说可以作为战略配售或者包销的方式,在新股成功上市后获得一定份额的新股。一旦上市之后股价冲高回落,对于券商来说显然是有一定的损失,到这里只是第二层。
3、如果券商通过转融通把手上获得的新股,本身三个月之后才能卖出的股份,通过融券的方式融出去,能否把风险转移出去?
4、如果他把手里面的股票通过融券的方式融给别人,高价发行的股票必然价值回归那么损失的是自己融券的投资方获得股价下跌的收益。如果能理解到这一层已经很了不起了。
5、赚钱的买卖一定不能让给别人,所以融券不是融给别人而是融给自己的自营盘,手里面持有的股票看似股价下跌有所损失,但同样可以通过融券做空获得等额的收益。所以股价的下跌并没有给自己造成损失,目前这是大的制度漏洞。
6、限售股可以通过融券卖出,新股高价发行,做空新股这一系列的表现就很容易看明白了。
重点:
①融券是垄断资源,利用做空可赚钱
②高股价时,散户是一定融不到券时,高股价时券是黄金,此时券给谁中间是有利益的
③股价到底时,散户可能可融到券,低股价时券是深渊
总结:规则!规则!还是规则!散户在规则初心中就被设计为“众利益方的食材"!!!
当这些政策制定者高喊:父老乡亲,你们好!!!时,你起鸡皮疙瘩吗???

2023-09-04 06:59

量化交易不是原罪,高频交易也不是原罪。
监管不到位才是问题所在。
借用量化交易高频交易进行不公平交易应当制约或市场化限制,比如:
1.对大额或频繁撤单征收全额印花税或加重印花税(比如同一账户同一品种,比如单笔万股撤单或第四次开始的撤单征收印花税千分之五(第四次起征收印花税,超过1万股的撤单,每1万股计算一次撤单,一次性撤单10万股,按10次算,也就是:如果当日该品种没有其他撤单,按7万股需征收。千分之五。这里用的是"或")。
2.融券还券实行T+5,不可以T+0,并征收印花税千分之五。或者T+0征收千分之十,T+1千分之五,T+2千分之四,T+3千分之三,T+5千分之一,最低千分之一。这里说的是借券还券环节。
3.锁定期禁售期,绝对不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任何途径都不可以(目前实际上曲线是可以的,简直是监管笑话)。如发生,没收交易额的50%。设立举报奖励,奖10%。举报奖励非常重要这样几乎能消灭违法不究现象,不能指望监管主动作为。
以上几个都是目前监管的大bug

2023-09-03 22:30

我们足球不是搞不好吗?我们可以派机器人跟他们踢啊,我们这叫量化足球。

2023-09-04 06:58

也不能说完全不公平。量化也是高价真金白银把股价买上去的,如果散户不跟风买,原持股散户借机卖股票,量化就会被散户割韭菜了。说白了还是贪念和错误的认知(或者说被洗脑的认知)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在古代这叫做局。
坚持自己对股票价值的判断,不要有占便宜的想法就不会被骗。不过依然感谢作者文章,至少揭破了一个局也拯救了很多贪婪的人。

2023-09-03 23:47

抵制量化

2023-09-04 07:19

券商不光赚手续费,还勾结量化收割散户,广发自己还有量化部门,神奇不?散户怎么赚钱?每年还有那么多大股东减持的,那么多新股,玩到最后这个市场迟早会黄

2023-09-04 10:47

新股高价发行的真相!与融券和量化基金也有大大关系。第一天总有一只看不的资金维护股价,直到这次量化基金的融券规则曝光,细思极恐。
量化基金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我们以前只是觉得新股高价发行,多融到钱,券商能拿到更多的承销费用,至于战略配售股12个月以后的损失在这笔费用钱也是可以承担的损失。但实际上,还有更深的套路,就是券源,谁垄断了券源,就是掌握了游戏中无上bug,大家可以看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股,都是开盘第一天或者一周内是历史新高,然后就是一路a杀,有不少还跌破了发行价。
一,战略配售股其实可以变现流通的制度腐败。保荐人战略配售股规定是需要锁仓6-12个月,但是有一个大bug,上市第一天就可以转融通,融券卖出,科创板更有一个大bug,科创板的转融通第一天就可以交易。某量化基金大佬说他们很多仓位都在科创板,实际科创板的换手率不低,而且科创板更方便做空,因为科创板的战略配售股应该是最多的,不缺券源。这是一个巨大的规则腐败于情于理都无法说通,既然是锁定期就不可以流通,如果转融通融券等于是变相卖出,券商完全可以左手倒右手,自己的券源借给自己的自营盘做空,等于第一天就可以流通,亏的是不知道这个后门的普通投资者。
二,引申出的券商腐败。以上看到,新股的券变成了稳赚不赔的金矿,谁掌握了新股的券就等于是股神的外挂器。理论上,新股的券商不一定会借给自己券商的自营盘,或者全部借给自己的自营盘,更有可能是券商老总和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暴富工具,只需要将券借给自己的利益相关人,就能无风险获取暴利。将新股几十倍,几百倍市盈率的发行后,又翻倍的利益根源找到了,背后总有这样巨大的利益驱动,拉得越高,最后跌得越狠,借券越赚钱。纪检委完全可以从券借给了谁,去查其中有没有利益输送的腐败。
三,外挂和小金库。量化基金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他们也许就是负责爆炒新股的主力部队,也许只是跟风部队,但是能拿到券的,肯定才是最大的王。这里边有没有利益输送,比如回扣,返点,需要有关部门查实。另外这样高的利润一般是不会留给公开量化基金,可能是另外的自营小账户才能拿到新股次新股的券源。最大的利润总是留给自己,而不是私募基金投资者。
四,新股炒作是最大的骗局,从高价发行新股到新股爆炒,背后的资金能量惊人,炒作的目的肯定是为了短期获取暴利,但长期看新股走势,大部分长期做空市场,让投资者巨亏,加深了社会矛盾,和中央共同富裕的精神背道而驰。新股发行上市炒作,是一个系统性的腐败

2023-09-03 20:56

你可以去可转债试,那里一直都T0,看你能赚么?韭菜永远都是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