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常年3000点,这样做就对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从上证指数第一次突破3000点以来,很多散户调侃上证指数在3000点左右波动已经十几年了,他们的言下之意是上证指数长期不上涨,所以大部分投资者收益不佳。

虽然近十几年上证指数依然在3000点左右徘徊,但是它的总市值已经翻了十几倍,其长期涨幅有限是因为综合指数的特点以及之前上证指数股票纳入标准的缺陷所导致的。

首先,上证指数综合指数,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符合条件的股票与存托凭证组成样本,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综合指数将一个市场上所有符合条件的股票都要囊括进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退市都会造成综合指数的回落。

另外,之前上证指数股票纳入标准存在缺陷也加剧了其长期在3000点,这个缺陷是把上市第11日的新股纳入上证指数,使得上证指数完全错失了新股上市涨幅最大的阶段,造成了新股大幅上涨,上证指数却没赶上;而当新股由于大幅上涨透支了业绩造成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倒是赶上了。

除了综合指数,另一类股票指数则是成份指数,它通过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考察,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出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公司,如深证成指。深证成指代表中国新兴成长性企业,选取深交所市场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0家公司为样本,历史悠久,代表性充分,刻画深交所多层次市场特色,反映深市整体运行情况。

成份指数一般按照市值进行加权,这样就形成了优胜劣汰:如一只股票由于业绩好,其股价不断上涨,符合某成份指数的入选标准,于是成份指数中不符合标准的股票被剔除,符合的入选,久而久之越来越多高市值的企业进入,那么成份指数中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指数就越来越高了。

美国主要指数标准普尔500和纳斯达克100都是成份指数,指数不断地优胜劣汰,使得美国股市长期处于稳步上涨的趋势。

然而,绝大部分散户却不了解综合指数和成份指数有什么区别,使得他们选错了指数,造成长期投资收益不佳。

很多散户一直说上证指数至今没有冲破2007年牛市顶点6124点,但是如果投资者选择不同的指数,可能它2015年就突破2007年的最高点,如中证800指数。

其实,真正代表中国股市表现的综合指数中证全指或万得全A,它们将这个市场上所有A股股票都纳入了,真正代表了中国股市的表现。

但是,这两个指数现在都没有相应的指数基金,投资者无法分享这两个指数所带来的收益,所以现在最能代表中国绝大部分股票表现的指数是中证800指数。

中证800指数是成份指数,由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800只股票组成。中证800=沪深300+中证500,沪深300指数由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组成,中证500指数由A股市场上市值仅次于沪深300的500只股票组成。

再加上之前发行的中证1000指数就覆盖了A股1800只股票的表现,基本涵盖了A股数量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中证1000指数由A股市场上市值仅次于中证800的1000只股票组成。

如果投资者把这些指数进行定投,那么就覆盖了A股绝大部分股票,不会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情况,而是股市东方不亮西方亮,享受股市上涨的绝大部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