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持有*st股/债,我来给自己壮壮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在网上也没能找到令我安心的帖子,自己给自己壮个胆。文字是前天写的,当时考虑到文章所涉标的,有较大风险,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看法或有偏执,害怕因此使别人产生误会,所以,未发出来。在此先提醒:以下内容本人臆断成份较多,仅做交流,无任何建议。欢迎拍砖,提供不同看法,特别是喜欢反方向的看法。

=================================================

所有*st公司,在年报公告之前,都存在极大的退市风险。今年的政策是“应退尽退”。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主观上极不愿退市,在退市前,都会尽力补救,但没办法,退不退市,不是公司能做主的,也不是会所能做主的。

商城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前段时间发了提醒公告,说对部分零售业务存疑,有可能给公司非标,表面上看,是事务所太苛刻,实则不是。商城前段时间重组,有机构刚刚花了数亿元入股,现在可能打水漂了。而这些机构在投资之前,必然也是严格认真地看过公司的年度经营状况的,也必然在专业角度充分考虑了公司面临的退市风险,在与事务所出现重大分歧之时,也肯定进行了紧密的沟通,但这都难解除公司退市的危机。

还有更夸张的,新纺公司本来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年报,在年报前一个月,突然收到一个立案调查,而立案调查的原因,超大概率是一年前的事。为什么这个时间被立案,一种情况是,监管太忙了,刚发现这公司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把*st公司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近期被突然立案的*st公司,不止他一家。按当前政策,*st公司在年报前这几个月被立案,几乎就是宣布了退市。

今年已经有多家预约年报披露时间靠前的*st公司宣布推迟批露时间,年报预约早的,大部分都是审计没啥大问题的(公司和事务所应该都是这么认为的),但还是以各种理由被推迟。这也体现了背后监管的力量。

什么是应退尽退?这与我们要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理念是否一致?应退尽退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尽检尽检,应接尽接,应隔尽隔.....这些口号在实际执行起来的真实含义,想必很多人能理解。

红相是因造假被*st,然后去年立案,前个月调查出了结论:造假+不触及退市!今年如果年报非标,就退了!非标包括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由于调查结论已出,相关事项,红相在今年也进行了纠正,特别是问题公司的剥离,都极大地解决了年报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强调事项。但目前来看,这种概率也很低:只要相关的担保全部解除、应收的补偿款立即拿到,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都是用钱牺牲些利益可以直接解决的。说到这里,需要补充说一下:红相如果退市,公司和大股东都是极不愿意看到的!大股东尽管多次套现,但仍有巨量的股权在手上,且质押率很低,公司仍有5亿的转债,如果退市,转债必然要现金赎回,股权价值也将灭失。这与那些股权全部质押,净资产为负,主营不可持续的公司不可同日而语。

在应退尽退的指导政策下,红相完全有可能被出具强调事项的非标!即便上述的一些事项已经得到彻底解决。比如说:前期一些会计原始凭证丢失?前期会计处理的任何有疑问的、哪怕是影响不太大的,都有可能成为强调事项的原因;实控人已经被禁止在公司管理层,那么,换成谁?这些细节问题,咱也不太懂。总之,这种退市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忽视。

红相债,当前105元,2年后到期赎回118元。如果真退市了,那么,等到期的话,时间太长!只能选择回售!当前已经是回售期。公司在卖了子公司卧龙之后,帐上目前有较为充足的现金可以支付回售。退市,不影响回售,特别是在当前严监管下,不可能一退了之。

简单说就是:退市的话,亏7%,即便算上利息时间成本,也就是10%不到的亏损。而如果不退退市呢?就凭当前红相是否退市的市场分歧,估计年报会有2个大涨停。

这样的博弈,我觉得是值的!市场上那些白白净净的转债也好,股票也好,胜率就很高吗?

=============================================

从昨天到今天,有以下新增的公告信息:

1、年报进度:非标尚未解决,年报类型未知。

我觉得这进度符合预期,但不理想。

2、收到卧龙全款。担保也将大概率解决(通过反担保的方式)。

符合预期,比较理想。

红相费了一年的劲儿,终于把卧龙给甩掉了。看起来是在什么西南交易所挂牌公开成交的,实际上,嗯,。。。总之是费劲不小。当前全款已按约收到(提前了一天),解除担保也是早已约定的事,当前做个反担保,无任何困难。

还是那句话,上市公司在全力保上市地位,目前,只能说是胜率很大。

全部讨论

红相今天尾盘有拉升 感觉是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