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转 : 我一直信奉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外在只是内心的影射,你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躺平的心态就是悲观的人生,奋斗的心态就是积极的人生。稻盛和夫书里面专门讲了这个道理,原话我不记得了,大致的意思是,你喜欢什么想要得到什么,首先内心要敢想,行动能跟上,不知不觉你就会发现越来越接近目标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吸引力法则”吧。

实相由无数的【念】汇聚而成,一念等于一个正弦波,纯净的念就会成真。

你的念没有显化实相,是因为你的那一念不够「纯粹」,是你同时产生了跟这一念互相抵消的阻抗能量。

发愿真的不需要太用力。太用力就形成了【执】,太用力也意味着你本身对自己的「不信任」,不信任就意味着愿心不纯粹,所以显化不出来。你会发现,飘飘的一个念头,实现了。

三维世界我们的意识凝聚成的实相密度很大,所以很难醒过来。「松弛感」其实就是很好的一种能量状态,要学会放松、松弛,释放掉自己身体的僵硬。

你要的其实是【平安】和【自由】,想要持续平安,就不要太执着于对正面体验的追求了,越追求,越强化你对负面体验的排斥

可以在实相上显化美好,但在你的意识里不要区分【好】和【坏】。

这也就是无分别心,平常心。不制造对立面。

显化一个东西,就纯粹的去显化。不要排斥其他东西,适得其反。

越喜悦,实现的越快。你开心的时候新陈代谢都会变快。学会无条件尽可能的取悦自己的情绪。

不要为了逃避一个东西而去显化另一个东西。而是要因为自己的喜欢去显化。检查一下自己的发心。

你越是沉浸在当下,就越能心想事成。

吸引力法则存在,但是大部分人都用错了。

所有运用吸引力法则的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着成功和解决自己的财富问题,那么有这个动机去运用吸引力法则的,无一例外的都不会有效果,即使是有效果,仅仅是自己瞎猫碰到死耗子,赋予了那个死耗子是上天恩赐的。

吸引力法则最基础的一个原则是你是真的觉得自己是富足的,什么也不缺少的,感恩的,是真心这样的认为的,

但是大部分人从运用吸引力法则的时候的内心状态,只是希望运用法则解决自己的成功或者财富问题,或者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回来,也就是说,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欲望恰恰是不富足的,

即使她男朋友回来了,其实也是正常的,情侣之间吵架,彼此会想念对方,只是因为她男朋友和她吵架后反思自己愧疚了,想她了,所以才回来的,而且几乎所有的恋人分手之后,彼此都会想念对方和怀念彼此,反思自己,这是普遍的规律,而且大部分人也会查看对方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所以有一部分人最后会重新回来,也是正常的现象,而不是吸引力法则的作用,

但是因为有的人看了吸引力法则,脑袋里就会用这个信念解读“普遍的现象”,而出现认知偏差,幸存者偏差,过度解读和赋予信吸引力法则真的见效了。

正确的运用吸引力法则,就是你在内心深处真心的觉得你是富足的,你不需要追求财富,你不需要追逐任何东西,只有在这种发心的状态下,你才能无为,然后无所不为

因为你内心的状态是对于任何外在的影响,都不会攀缘受影响的,所以你更能踩到那个节奏点上,

比如你内心不会特别在意和异性交流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会不会妥当,你也不会因为发一个信息思考半天,那么你更能放松自然的交流,只是在认真的交流或者倾听,关心对方,因为交流和倾听关心而交流,而不是自己的私欲(渴求她所以讨好,尴尬的土味情话),你就踩到了对的节奏点上,因此两个人的氛围和感觉越来越好,自然而然,你能更好更融洽的和她相处,而且你心里也没有想讨好他,

同样对于创作者也是,当你创作内容的时候,你没有去讨好受众,你只是在思考一个你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恰好是所有人都困惑的问题,那么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答,而你这个解答正好是大家都困惑的,所以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但是如果你越渴望别人的关注,你就会被别人的关注而反作用于自己的创作,你就开始会像和异性在一起一样,你的意识就会把焦点放到一举一动一个细节上纠结,而没有踩到那个节奏感上,

你就开始不停的想,自己的这个素材对不对,别人怎么评价,会不会有人在乎,

这个攀缘的心只会越来越反作用于自己,而陷入一个怪圈,

庄子在一个射箭中做过一个比喻,一个人本来射箭的时候箭术是很好的,但是后来为了得到奖牌,而为了的得到奖牌的心恰恰反作用自己,搞得紧张了,而当他如果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喜欢和为了射击而射击的时候,他才是踩到了万物正确的节奏点上,才能不被奖牌和外界的评价所干扰,达到最自然专注的状态,

同样如果你内心是渴求财富的,其实潜意识里肯定是觉得自己匮乏的,你为什么使用吸引力法则?就是因为你觉得你某一方面是不富足的,

而吸引力法则最核心的就是你真心的认为你是富足的,而不是自己张开嘴,不停的给自己说,你是富足的,你是富足的,自我催眠和暗示,实际是你的内心还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你说的越厉害,其实越是因为你内心深处,你觉得你并不富足的深层次的意识动机所驱使的,

这听上去就像一个悖论,但它确实受困于思维的二元法则,你的思维一旦有意识的把焦点放到二元中的一端,你其实也是在强化另一端,你越渴求成功,你其实越就越恐惧失败,

而你的内心恐惧失败,所以就做不到无为的心而为,

也就是,你的意识焦点只会关注失败,变得敏感而焦虑,很容易被一次失败打击的一蹶不振,

但是从某个层面讲,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你不惧怕失败,不在乎失败,所以失败了还能再重新开始,

它的原理就是不被所缘所束缚,不被所缘而反作用于自己,而只是专注于自己做自己,不进入二元,不强化二元的任何一端,

这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善胜的原理。

因为你的内心是没有被二元所束缚的。

所以使用吸引力法则的人,从开始拿起这本书运用的时候就已经走错了方向,因为他已经陷入了二元中的一元,已经在强化对立面了,而所有追求显化财富的人,也同样是这样的,

他之所以使用各种法则,就是因为他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匮乏的,而这个潜意识里的深层次的欲望和动机,是骗不了自己的,当你渴望的没有达到的时候,你还是会很脆弱,还是会被恐惧的那一面反作用于自己。

你脑子里有什么想法,你就会经历什么。

因为你的意识焦点因为你的想法就会特别关注那个你想的事情,然后那个事情就会反作用于自己,

而如果你脑子里没有那个想法,或者不被那个想法所影响,那么你就不会注意到那个现象,他也就不会反作用于你自己,

比如某天你专注的在工作,你的朋友到你家里来一进门就说,哎呀你不热啊,这么热的天也不开空调。这时候你才猛然发现你没觉得热,甚至于身体内没出汗。就是因为你的心的状态没有创造意识焦点,视觉管道

那些越是强调阶层的人,也必然无法逾越阶层,因为脑子里的阶层的观念就会看到各种各样阶层的现象,

甭管客观上会不会逾越阶层,但主观上第一个限制他的就是自己无法逾越阶层的信念会制约自己,

朱元璋如果有阶层观,历史上那些逆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

全都是第一个意识里没有限制自己阶层的人。

当然,如果你内心深处的信念相信自己的阶层无法跨越,而骗自己自己能够跨越阶层,其实依旧和使用吸引力法则一个样,还是自我暗示催眠,在强化二元中的对立面,你还是会脆弱和恐惧。

刚来看书刚刚有的理解,分享下

全部讨论

05-19 17:24

看到这个问题,我专门注册了个知乎账号,想要分享我的个人经验。
吸引力法则是真的吗?我的回答:是真的,但是要看你认知中所谓的吸引力法则是什么。
第一次接触吸引力法则,是在高中二年级。(现在我已经研究生二年级)算一算,已经过去七八年了。但是,我也是在这两年深刻的感受到吸引力法则是什么
当时,偶然间同班的女同学借给我一本《秘密》,当时读的很开心,脑洞大开,觉得很神奇,回想起来,当年沉迷这个法则的我吸引了很多关于吸引力法则的东西。甚至无意间吸引到一首关于吸引力法则的歌曲(范晓萱的《主人》)(我没有专门去搜索“吸引力法则的歌曲”,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唱得其实是吸引力法则。它就出现在我耳朵里,仔细听歌词才恍然大悟。)
但是当时还是年龄太小,对于吸引力法则也看得太肤浅太片面。用了几次之后并没有所谓的“效果”,索性也就抛掷脑后。
直到近几年我对吸引力法则深有体会:
一直到大三上学期,我在过去一年体重直线上升,胖到亲妈不认,几乎每个人见我第一句就是“你胖了”,一开始不以为然,到后来刺激累计最终爆发,我突发奇想“我要让每个人见我第一句话是你瘦了”。我不是为了所谓的健康和好看,我只是为了让别人惊讶,看到他们的表情我会很开心。在那之后我拼命减肥,并在脑海想着人们看到我瘦了之后惊讶的反映,搜寻各种方法减肥,运动+节食。结果是:体重从180+到不到140,4个月瘦了40斤+。而我日思夜想的画面,真的出现了,大家都特别惊奇我的改变。
之后就是考研究生,我在本科挂科N多,基本上也是思想放任自流状态。但是我考上了研究生...我爸妈都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其实我不是多么想上研究生,而是不想过早去社会工作,因为我没想好我要干什么,我意识到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就行动了是可怕的事情。索性不如上学,如果我现在出去工作,或许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所以我一定要去上学,给我时间思考我要做什么。确定好目标之后就努力,上课,复习,学习。当时我深刻的感觉到,我每读一个字,学会一个单词,都在把研究生生活拉近我一步。身上散发出超级强大的磁场和吸引力。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吸引力法则,我意识到我置身其中了。时刻告诉自己我已经上了研究生,甚至都没想过如果失败了该怎么办,我潜意识里认为我已经考上了。结果就是:我真的考上了,因为我相信。
本科毕业后,我和2个挚友骑行,从北京一直骑到台州,将近1600公里多,花了14天。我没有告诉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肯定认为危险不会同意,也不想让他们担心。但是我想到的画面是当我回到家告诉他们真相的时候,他们的表情和反应。事实上,最后的结果的确如此。而这一路有多么的辛苦,我之所以能够坚持,只是因为,从这场骑行计划开始一年之久,我看得到结局是什么,我知道故事的结尾是什么,所以我有耐心和毅力去书写它完成它。
15年末,我突发奇想想要建立一个自媒体,于是开始发展自己的账号。我想着在社交媒体拥有影响力后的画面是什么。而现在一年多过去,我的粉丝已经近40万。
去年我已经感情空窗了4年多,因为过去四年我从来没想过感情生活,于是我觉得我应该去想一下谈恋爱是什么画面。而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我前前后后经历了3段恋情。(不是说谈的越多与好...)
去年我觉得我不想再依赖家里经济,想要独立,于是想着自己经济独立的生活是怎样的,于是到现在,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和家里要过一分钱了。
去年暑期,由于不想听从父母的安排实习,于是我自己吸引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实习工作,结果它真的就出现了,我甚至在那里结实了很好的朋友。那一段实习经历非常愉快。
今年初,我计划在6月份搬离学校,打算脱离集体生活,去校外居住。这当然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于是我在3月份定了个计划“在搬家前,我要10万元”,我就和宇宙下单了。然而到今天4月5号,我的存款已经从1W多涨到了现在的5W(当然不是凭空得来,而是吸引了一些赚钱的途径,并且我去实施了。)在搬家前,10W它就会入账。我没有任何怀疑。
我还计划在今年夏天吸引一段美好的恋情,为了迎接它,我开始健身,保养,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它,我不想让自己配不上另一半。因为我知道它就会如约而至,就像买好的快递一样。(尽管现在我已经有很多桃花,但是都并不是我想要的那个人,我还在等。)
期间还有各种亲身经历的例子......比如我想体验一下职业撰稿人是什么样子,于是腾讯和搜狐都来找我约稿。比如上个星期我看完金刚后,觉得2005年的金刚更好看,于是脑海里想着什么时候再看一遍,前两天刷外网看到一个女明星在地铁上和粉丝对拍发ins,看不清脸,我也不认识名字。于是我查了一下这个女明星是谁,结果居然就是2005金刚的女主演:娜奥米·沃茨 。(在这之前我不知道她叫什么)。
还有很多很多细节上的东西,你可以说是巧合,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就是吸引力。(罗列了这么一堆,心中非常感恩)
说了这么多自己的经验,其实想告诉大家:吸引力法则不是空想。(就连秘密四部曲电影,在后面几部也开始摒弃了第一步那偏纯空想的方法,而是告诉你行动+信念才是最强大的吸引力)
吸引力的前提:是行动。
1.你要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吸引力法则最大的功能性在于,他能让你清晰的管理自己的思绪,而不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样散发出来的就是混乱的磁场,你也吸引不了任何东西。越清晰越好,你要钱,你就去想一个数额,去实现它。
2.把结果提前化:当你知道答案是什么,你就不会焦躁。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你就一定会吸引到很多相关的东西,承接你的行动和判断,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目标。你要钱,你就会去找赚钱的方法,然后你周围渐渐会出现很多赚钱的机会。
实际上不相信吸引力的人也是在辩论它“什么都不做就能成功”,实际上,我做成每一件事情,我都运用了吸引力法则,但是我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了很多东西。这个法则最实际的功效就是,让你在行动的同时,吸引力会越来越强,不断吸引成功。人确实是有磁场的,有些人就是倒霉,有些人就是幸运。那是因为:倒霉的人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幸运,幸运的人从没想过自己会倒霉。
吸引力法则就是积极的去思考,去判断,去行动。它确实很奇妙,念念不忘,真的会有回响。每个人就像是调频收音机,每个频道不一样。有的人积极,有的人消极,结果很简单,一个消极的人,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和机遇吗?
如果你觉得还是无法理解,那我用我一个朋友做反例来说说好了:
我的一个朋友,总觉得自己缺钱,时刻关注哪里有优惠券,买什么东西要货比三家,这边贵了5毛就觉得自己好亏,买什么东西还总想着拼单或者有优惠,满嘴离不开“优惠”“便宜”“实惠”这些东西。事实上,他真的就不富裕。他散发的不是对富有的渴望,而是对穷的渴望。至少我可以确定,有朝一日他富可敌国的时候,在这之前他肯定想的是自己有钱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再去想着扣那五毛一块优惠的日子。
总结一下我认为的吸引力法则:莫过于,用积极的思想去思考积极的结果,再用积极的行动去实现它,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吸引很多积极的人和事。你希望它好他就好,你希望不好它就不好。你的愿望就是吸引力的命令。
我之所以注册一个账号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把积极的东西分享出去,我得到的也会是积极。真心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用。
不管觉得这是不是真的,至少,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这永远不会错。
作者:鲁啦啦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5-19 17:22

吸引力法则存在,但是大部分人都用错了。
所有运用吸引力法则的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着成功和解决自己的财富问题,那么有这个动机去运用吸引力法则的,无一例外的都不会有效果,即使是有效果,仅仅是自己瞎猫碰到死耗子,赋予了那个死耗子是上天恩赐的。
吸引力法则最基础的一个原则是你是真的觉得自己是富足的,什么也不缺少的,感恩的,是真心这样的认为的,
但是大部分人从运用吸引力法则的时候的内心状态,只是希望运用法则解决自己的成功或者财富问题,或者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回来,也就是说,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欲望恰恰是不富足的,
即使她男朋友回来了,其实也是正常的,情侣之间吵架,彼此会想念对方,只是因为她男朋友和她吵架后反思自己愧疚了,想她了,所以才回来的,而且几乎所有的恋人分手之后,彼此都会想念对方和怀念彼此,反思自己,这是普遍的规律,而且大部分人也会查看对方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所以有一部分人最后会重新回来,也是正常的现象,而不是吸引力法则的作用,
但是因为有的人看了吸引力法则,脑袋里就会用这个信念解读“普遍的现象”,而出现认知偏差,幸存者偏差,过度解读和赋予信吸引力法则真的见效了。
正确的运用吸引力法则,就是你在内心深处真心的觉得你是富足的,你不需要追求财富,你不需要追逐任何东西,只有在这种发心的状态下,你才能无为,然后无所不为,
因为你内心的状态是对于任何外在的影响,都不会攀缘受影响的,所以你更能踩到那个节奏点上,
比如你内心不会特别在意和异性交流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会不会妥当,你也不会因为发一个信息思考半天,那么你更能放松自然的交流,只是在认真的交流或者倾听,关心对方,因为交流和倾听关心而交流,而不是自己的私欲(渴求她所以讨好,尴尬的土味情话),你就踩到了对的节奏点上,因此两个人的氛围和感觉越来越好,自然而然,你能更好更融洽的和她相处,而且你心里也没有想讨好他,
同样对于创作者也是,当你创作内容的时候,你没有去讨好受众,你只是在思考一个你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恰好是所有人都困惑的问题,那么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答,而你这个解答正好是大家都困惑的,所以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但是如果你越渴望别人的关注,你就会被别人的关注而反作用于自己的创作,你就开始会像和异性在一起一样,你的意识就会把焦点放到一举一动一个细节上纠结,而没有踩到那个节奏感上,
你就开始不停的想,自己的这个素材对不对,别人怎么评价,会不会有人在乎,
这个攀缘的心只会越来越反作用于自己,而陷入一个怪圈,
庄子在一个射箭中做过一个比喻,一个人本来射箭的时候箭术是很好的,但是后来为了得到奖牌,而为了的得到奖牌的心恰恰反作用自己,搞得紧张了,而当他如果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喜欢和为了射击而射击的时候,他才是踩到了万物正确的节奏点上,才能不被奖牌和外界的评价所干扰,达到最自然专注的状态,
同样如果你内心是渴求财富的,其实潜意识里肯定是觉得自己匮乏的,你为什么使用吸引力法则?就是因为你觉得你某一方面是不富足的,
而吸引力法则最核心的就是你真心的认为你是富足的,而不是自己张开嘴,不停的给自己说,你是富足的,你是富足的,自我催眠和暗示,实际是你的内心还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你说的越厉害,其实越是因为你内心深处,你觉得你并不富足的深层次的意识动机所驱使的,
这听上去就像一个悖论,但它确实受困于思维的二元法则,你的思维一旦有意识的把焦点放到二元中的一端,你其实也是在强化另一端,你越渴求成功,你其实越就越恐惧失败,
而你的内心恐惧失败,所以就做不到无为的心而为,
也就是,你的意识焦点只会关注失败,变得敏感而焦虑,很容易被一次失败打击的一蹶不振,
但是从某个层面讲,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你不惧怕失败,不在乎失败,所以失败了还能再重新开始,
它的原理就是不被所缘所束缚,不被所缘而反作用于自己,而只是专注于自己做自己,不进入二元,不强化二元的任何一端,
这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善胜的原理。
因为你的内心是没有被二元所束缚的。
所以使用吸引力法则的人,从开始拿起这本书运用的时候就已经走错了方向,因为他已经陷入了二元中的一元,已经在强化对立面了,而所有追求显化财富的人,也同样是这样的,
他之所以使用各种法则,就是因为他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匮乏的,而这个潜意识里的深层次的欲望和动机,是骗不了自己的,当你渴望的没有达到的时候,你还是会很脆弱,还是会被恐惧的那一面反作用于自己。
你脑子里有什么想法,你就会经历什么。
因为你的意识焦点因为你的想法就会特别关注那个你想的事情,然后那个事情就会反作用于自己,
而如果你脑子里没有那个想法,或者不被那个想法所影响,那么你就不会注意到那个现象,他也就不会反作用于你自己,
比如某天你专注的在工作,你的朋友到你家里来一进门就说,哎呀你不热啊,这么热的天也不开空调。这时候你才猛然发现你没觉得热,甚至于身体内没出汗。就是因为你的心的状态没有创造意识焦点,视觉管道。
那些越是强调阶层的人,也必然无法逾越阶层,因为脑子里的阶层的观念就会看到各种各样阶层的现象,
甭管客观上会不会逾越阶层,但主观上第一个限制他的就是自己无法逾越阶层的信念会制约自己,
朱元璋如果有阶层观,历史上那些逆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
全都是第一个意识里没有限制自己阶层的人。
当然,如果你内心深处的信念相信自己的阶层无法跨越,而骗自己自己能够跨越阶层,其实依旧和使用吸引力法则一个样,还是自我暗示催眠,在强化二元中的对立面,你还是会脆弱和恐惧。
刚来看书刚刚有的理解,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