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未来十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结构性趋势…》读书笔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1-2023年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大量的企业暴雷,行业的出清是痛苦的。学习下黄奇帆的书籍让我们更好的看清未来的行业发展方向,笃定前行。

摘要:

(1)中国今后十几年新房的销售交易量因城市化率增长放慢、旧城改造总量减少、人均住房面积基本平衡三大原因,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

(2)总量降低后,中国房地产建设的重点会聚集在省会城市及同等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圈中的中小城市和城市群中的大中型城市这三个热点地区。

房价总体趋于稳定,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房价的平均增长率将低于或等于GDP的增长率。

(3)房地产开发企业会有一个大幅度减量萎缩的过程,很可能会减少三分之二以上。房产商的高债务经营模式必然会有较大的改变,房产商租赁、长期持有的比例会逐渐增加,负债率会从80%降到50%以下,在40%—50%之间。

(4)政府注重六个方面的调控——推动住房双轨制体系建设、控制住“三个”总量、管控好买房家庭的按揭杠杆、管住政府卖地的地价、管控好房产商买地不能负债、管好房地产投资占城市固定投资的比例。

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房地产行业交易量】(2019年)中国房地产的市场规模,今后十几年每年新房的销售交易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是趋势性的总量缩减。在过去的20年,中国房地产每年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差不多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17亿平方米,翻了四番多。十几年以后,每年房地产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可能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内,大体上减少40%的总量。

二、【未来行业发展特点】总量萎缩后,中国房地产建设的热点、重点地区将集中在三大热点地区:

1)一个是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所谓中心城市,除了省会城市之外也包括一些同等级别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2)第二个就是大都市圈。超级大城市辐射会形成城市圈,城市圈里的那些中小城市会成为房地产发展热点。大都市圈不是一个行政范围,而是它的经济辐射范围,大都市圈的辐射范围一般会有1.5万—2万平方千米。大体上50—70千米的半径绕一个圈就构成大都市圈。

3)第三个热点地区是城市群。城市群里的大中型城市往往也会是今后十几年房地产开发的热点。以超级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一般是四五百千米的半径范围内的城市构成城市群。

(我们国家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叫小城市,50万—100万的叫中型城市,100万—500万的是大型城市,500万—1000万的叫特大型城市,1000万以上的叫超级大城市。)

三、关于房价问题的判断

今后十几年,房价趋于稳定,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房价的平均增长率将低于等于GDP的增长率。(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全国各地非一线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部分存在超跌的情况,整体上可以认为是价值回归)

房地产市场进入结构化分化阶段】在房地产供求关系方面,尽管局部也还会有供不应求,但是总体来看,供不应求的时代结束了,已经进入到总量过剩的阶段。局部来看,某个发展热点,供不应求还会出现,但总体来看供不应求造成房价上升、推动房价上升的动力已经下降了。

四、今后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会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房地产的整顿或者发展中,它会从三个方面上缩小。第一个,房产企业收缩。超大型的房产商会把自己二级、三级、四级的房地产公司收缩,可能会把房地产的投资集中到省会城市、大都市圈、城市群,特别是超级大城市中的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发展的城市,它不会再在全国铺天盖地铺摊子地搞行政性的分布,它会在层次上收官,子、孙公司总量上萎缩。第二个,工商年检注销。第三个,房产企业转行。就是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商在市场规模缩小,一些城市里房地产业务衰退的情况下,它会主动转行,不搞房地产了,搞别的事情去了,接着就是收购兼并等。

第五,房地产开发商的总体负债率将大幅下降。

第六、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会发生变化。

今后中国的房产商租赁、长期持有的比例会逐渐增加。我认为,十年以后中国的房屋结构中会有50%左右是租赁的,50%左右是商品销售产权房。50%的租赁里面会有20%是政府出资造的保障房、公租房,租赁给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只要交的租金能够支付政府保障房款的利息就可以了。

如果能达到这样,我想我们国家今后的十年,房地产还是支柱产业。房地产产生的GDP至少占全部GDP的5%以上,6%左右。另外,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哪怕每年的基建建筑量小了,只有10亿平方米,也还是差不多十几万亿元投资拉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