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如此,何必多此一举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1

1、从管理投资到管理自己

投资是一门处理不确定性的艺术,而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则来源于所有这场游戏的参与者,人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在管理投资时,还得修理自己

关于如何管理投资方面的内容,市面上很多论坛和文章都介绍过了,也讲得很详细了

例如决定是否开始一个投资时,套一下收益期望值,正的值说明可以投、负的值就是不投,这是对概率的理性分析

比如定投前,做一下整体的规划,什么估值时定投多少、定投哪个标的、什么估值时止盈等等,定投是个胜率很高的策略

再比如,股债平衡,在什么估值时调整股权仓位为多少百分比,股债平衡就是一个可以穿越牛熊的大网格策略,收割市场情绪的利器

......

等等,还有很多不错的投资理念,但是,当这些投资准则真正落实和应用中,总是出现偏差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做定投的朋友们

在定投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看到浮盈,就有朋友会觉得,这个标的是不是不行?从而停止了定投

这种心理直接导致,在真正低估时反而没有投入,甚至低位卖出了,像最近好的行情下,多少要拍断大腿的曾经的定投er

这也是我多次讲到的,投资之路,越学越会发现,是由外到内的探索、研究世界到研究自我的进化

2、管理自己还得靠智慧

一个粗暴的例子,假如你眼前的这碗汤已经明确了是有毒,你再渴也不会去喝它

就像假如已经明确了在某个时间点,你定投的标的会涨,你就不会提前停止定投

所以,关键点,就会变成你是否看到真相,或者说,你是否真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关于这一点,我们再来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经典的价值投资,以资产的价值为锚,就可能遭遇价值陷阱

这里就要深入的探讨,到底什么是价值?

钻石、黄金、货币有价值吗?如果有,该怎么衡量?

我直接说我的看法,这些东西没有价值,只有大家共识的意义

也就是大家觉得有价值所以才有价值,如果大家不觉得有价值,那它就会没有价值

所以当我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就不会参与大宗商品的任何投资品

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有投资者用网格交易策略做石油标的

这已经不是该标的是否历史最低位、网格交易策略规划得多严谨、投资过程中,多克服自己多自律的问题了

而是你就在一条随时可能翻车的路上

那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那不能以价值为锚,那就以大家的共识为锚呀,不是一样可以进行投资?

是可以的,这就要说到下一个例子:技术分析

这种投资方法就是靠分析其它投资者(市场共识)来做判断的

关于这种方法,我了解不深,就只说说我的看法

一旦我们需要先看别人如何反应我们才做出反应的这种游戏,就要保证自己长期处于强者的一边

因为这种游戏就是你强我弱、我强你弱的零和游戏,就像赌桌上,你要不断的通过其他牌友的出牌、性格、小动作猜测他手上的牌

现实中确实有挺多这样的玩牌高手,但是这种修炼方法没有止境,要一直浸在市场里锻炼自己的敏感和灵活

需要投入极多的精力,而且还可能锻造失败,我怂我放弃,但是很多不明真相的小伙伴就喜欢这种赌局

再来一个例子:套利

就这段时间火爆的港股打新

故事还得从开始申购讲起,大家一致看好欧康和思摩尔,欧康是医药热门正当时,而思摩尔也是一直发挥不错的行业龙头股

申购截止最后一刻的数据我没去看

但是从思摩尔认购倍数116倍、欧康认购倍数1896倍这个认购结果来说

也不难看出在认购前就可以意识到最终思摩尔中签率一定比欧康高

最终的结果是:

思摩尔申购人数14244人、一手中签率20%、申购20手稳中一手

欧康申购人数356899人、一手中签率5%、申购300手稳中一手

一手党的话中签率差4倍

但是对于大资金的朋友来说这中签率差的可是十几倍,那最终上市的盈利百分比会有差十几倍吗?

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二层思维”,当大家都在干么,最终结果会如何,如果是以这样的结果出现,那我现在应该怎么调整

(说明,这个思路我也是事后诸葛,这里只是用来做案例说明)

再比如,每到股市向好时,就会一波问代码的朋友出现

后来,这个问题变成“我这个股盈利X%了,是不是该止盈了?”或者“现在涨得这么高,还能买吗?”

这都同样的问题,你是否站在一个比较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估值如何,就该持仓对应比例的股权资产

持仓多了就卖一点,持仓少了就补一点,这和持仓的盈利多少、该股涨了多少是无关的

别一涨就空仓,一跌就满仓,行情不是只有这几天,要纵观整个牛熊周期几年的时长来看

和管窥效应、长期主义等等,说的都是一回事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会发现,新投资者入场都是等周边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说可以赚钱才进来

你们觉得这是行动力的问题?

不,这同样是认识得够不够的问题

如果我确定这个东西可以赚很多,我披星戴月搞它,关键还不是不确定嘛,所以才得先看“买家秀”

例子就举到这边,我要突出说明的论点是:很多你所知道的良好品性或习惯,都来源于能用长久、深远、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事物

因为他们看到了保持这些良好品性或习惯,才是最究竟的自利,智慧没烦恼

3、漫谈时空观

比如我们打算烧一壶水,像往常一样准备好水壶、水、电源,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也会像往常一样多少分钟后水开了

多少分钟后水开了,这样的一个结果,是不需要多大的智慧就可以看到的结果,也就是你要烧水前即能看到结果

这个烧水的过程中,时间对你来说没有意义,因为你“早已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就像播放一场电影,它按下了播放键而已,然后一切因缘结果

那假如,你明明知道恒生指数迟早要再上3万点,你能做到“早已知道”,并且做好投资规划吗?

我们的感受都是刹那刹那的,就像当恒生指数3万点到来之前,波动不断

当我说“这片叶子是绿色”的时候,在你脑海中的一念间,这个叶子,变成了绿色

你的神通,把它变成绿色过,只是就那一念间的那一刹那,你又回到凡身肉体上面,又执着我们眼前所呈现的它——黄色的叶子

既然“早已知道”,期间的念想是为何?浪费大脑电量

更多投资教学

可查看个人主页

我们下期再见

$思摩尔国际(06969)$

$欧康维视生物-B(01477)$

$贵州茅台(SH600519)$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