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二)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4

上一篇我们说完了值得申购的公司,接下来在说一说不值得申购的公司:

1、体量大的公司

内地银行股、地产股(不是物业股哈)券商股

内地银行股和券商股,上市后的价格波动很小,而且新股上市是按照1倍的市净率进行申购,但是你在二级市场买的话,一堆1倍市净率以下的银行股和地产股

而券商股,完全是看天吃饭,典型的周期股,行情好的时候发行定价高,比如2015年6月发行的华泰证券,上市当天涨了5%

行情不好的时候即使定价低,市场也不认可,没必要打;

而且银行股、地产股和券商股,一般都会引入“绿鞋机制”进而约束它的波动性,所以说打新的话肉很少,不参与也罢

2、小市值上市公司

港股市场5亿港元以下的公司上市,可以称之为小市场上市公司

这类公司一般发生暴涨暴跌是常有的事,打新难度比较大,初次接触港股打新的小白很容易就栽在了里面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说了,我就喜欢暴涨暴跌,过上车、蹦极玩的就是个刺激嘛...

且慢,这样的也是要分析一下的,一是看行业,二是看估值

行业前景好估值合理的公司上市时暴涨可能性极高,但是对于前景一般估值也不便宜的公司,建议回避

我朋友就搏冷搞了饲料,1.5倍了

3、周期股、纺织服装类股

周期类股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发行的时候正好处于上行周期还好一些,但是碰上下行周期,能跌到它姥姥家

像纺织服装类股在香港市场估值低,以往类似新股也表现不佳,也没必要打

总结一下

一般来说如何判断新股呢?

一、从基本面的5个指标,对新股进行分析

基本面简单说就是一个公司的基本情况,比如:公司所在的地区、所属的行业、新股发行的估值,都可以被称为公司的基本面

总结概括有6个:

招股价、市值、估值、公司地域、公司板块、公司行业

1、 招股价高低

招股价并不是发行价,它是一个区间价格,最终的发行价在这个区间内

一般都会有一个最低价,一个最高价,也就意味着这个票的大致的上涨下跌空间(不绝对)

一般来说,招股价越低越好,招股价定的越低,破发的概率就越小

比如0.3-0.6之间,定价0.3,那么就有0.3的空间给我们

2、 市值/募集规模

市值可以看做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家底,对于上市公司就简单了,一支股票的市场价格*总股数,就是公司的市值了

但是新股我们是没有办法直接获取它市值的,因为它还没有在市场上流通,没有市场价格和总股数

但是可以通过新股的募集规模来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公司上市后市值=募资金额×4,(一般募集金额占公司总市值的25%)

目前还是大市值吃香

康方沛嘉和开拓,开拓就远远达不到康方的水平,市值相差也不少

3、 估值/业绩增速

所谓估值,就是评定估算一项资产当时价值的过程;

企业的估值也是一样,它反映的是估算时点的资产价值,我们对企业估值时,一般会用市盈率PE

市盈率通俗的说,就是这个公司要经营多少年,才能赚回投入的本金

一般新股上市要和同行业同规模的公司进行类比在这教大家一个简单粗暴的判读方法

1. 一般而言小盘股(市值低于10亿),估值PE(市盈率)在10-20倍均为合理区间

2. 一般而言大盘股(市值大于10亿)估值PE(市盈率)在8-12倍均为合理区间;

这里的市值,我们可以用募资金额的四倍先估算出来,

当然,这里也有两点需要注意的:

像地产、内地银行、券商这些超大盘股,咱们直接就算高估,放弃参与就好了。

而对于创业板小市值低价股、高科技公司股、或者是独特概念股,可以按照一般估值来

4、 公司地域

虽然生活中,我们坚决杜绝地域歧视,但是港股打新,没点地域歧视还真不行

截止18年3月。澳门股破发率达到了100%

换句话说,你如果每次都打公司地址在澳门的新股,现在就一直亏、一直亏...一毛钱都没有赚过

5、 公司上市板块

港股市场也分为两个板块,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08开头的为创业板)

创业板因为规模小,所以创业板上市的新股也经常被炒作,容易暴涨

港股市场创业板上市的新股代码是以“08”开头

根据之前的数据看创业板新股的破发概率为24%,但上创业板的新股数量本来就比较少

所以参考意义也很有限,但是遇到创业板我们可以考虑现金来一手

6、 公司行业

港股打新要像找男女朋友一样,找赚钱能力强的

在港股新股历史中,地产和金融破发率最高,而软件和医药的的公司破发率最低

此外大盘股居多的银行/地产/公用事业公司虽然破发率不高,但基本上上市涨幅趋近于0

所以遇到医药医疗类和物业软件类可以多做准备

可能很多伙伴说我学的不是这些,是保荐人等

对的,从消息面我们也要判断一下

二、从信息面的6个指标,对新股进行分析

在港股打新的过程中,影响新股上市表现的指标也有6个:保荐券商、基石投资者、上市前投资者、孖展倍数、公开发售比例、有无旧股发行

1、保荐券商

保荐即担保、推荐的意思

公司要上市,需要保荐人(保荐机构)规范公司所有流程,推动上市,并对公司所提交的上市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担保

在新股上市的规程中,这就是就是“保荐人”

保荐人有没有故意夸大呢,所以我们就需要根据历史精选,我们可以相信外资投行比如大小摩,历史表现都很好,中资的中金太滑头,保荐不给力

香港券商容易搞事情,我们要通过他们的过往业绩具体分析

从以往情况看,丰盛融资、汇富融资、域高融资在之前保荐的新股、整体表现都比较好

保荐10支新股,8支上市都是上涨的;创升融资也比较优秀

有好的也就有差劲的,如果是红日资本,保荐10支新股8支都是下跌的

前几天的建业的保荐人法巴是有名的护盘不给力的

2、基石投资者

基石就是做建筑物基础的石头,比喻基础或中坚力量,给人的感觉就是安全、稳妥

基石投资者也一样,主要是给起市场定心丸的作用。

咱们进行打新操作,一般就是暗盘或者上市日就抛出获利,赚一笔快钱就跑

而基石投资会有6个月禁售期,也就是在新股上市后的6个月内,基石投资者持有的新股是不允许出售的

所以一般有基石投资者的新股破发概率降低

一般主板的中盘/大盘股会引进基石投资者来坐镇新股发行

我们看到有禁售期并且很优秀的基石投资者,那么我们也可以跟着喝个汤,比如康方和沛嘉的基石就很给力,高聆还是很可爱的

3、上市前投资者

上市前投资者不是所有的新上市公司都有,一般无需关注

上市前投资者是在公司上市前1年或半年入股上市公司,入股成本都很低,普遍比上市价格折价50-70%

但一般上市前投资者都有6个月禁售期,咱们只参与打新首日卖出的话无需过于担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会有少部分新股的上市前投资者股份不设禁售期,这就是非常非常的坑了

这个我们还可以参考上市前投资者购入的价格

建业就是有上市前投资者折价买入的还没有禁售期

所以建业中的话要多看看配售结果

4、孖展倍数

孖展就是加杠杆,就是通过融资进行打新股操作,你本来只要100万的资金,通过孖展可以撬动1000万,拿着1000万去打新股

孖展倍数可以看做是散户打新的热情程度,倍数越高说明大家买入的热情也越高

当时小米在香港市场上市的时候,孖展超购只有9.5倍,而毛记葵涌孖展倍数为6289倍

之后毫无疑问小米暗盘和首日都没有什么肉吃,而毛记葵涌暗盘上涨了575%,100万一天就变为了575万,一夜暴富也不过如此

当然还有更惨的,孖展倍数不足1倍未足额的

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在申购期的最后一天注意看看,孖展的倍数,诺诚时候因为疫情就有很多抽回的

特别提醒,开拓的最后一天一定要看看,也就是明天,不行就撤哈

5、公开发售比例

每只股票发行时,招股书的首页里面都会有这么一页——显示全球发售,香港发售,国际发售

其中香港发售就是公开发售,指的是这只股票给到散户的份额

国际发售是就是国际配售,指的是这分配给到机构,或者基石投资者的份额

但也有一些套路股会将初始公开发售比例设置为50%或100%,这样的新股一般需要格外注意,如基本面还很一般,可以直接放弃申购

特别提醒,基石用的是国配的份额,不是乙组顶头槌这些,大家不要被某机构误导

6、有无旧股发售

旧股发售,就是上市前老股东出售持有的原始股的套现行为,这种行为会大大影响市场情绪

一般新股很少有旧股发售情况,不过如果有的话,需要特别注意

关于基本面和信息面的指标,在我们所开户的券商APP内大部分都可以获取到

或者可以通过“捷利交易宝APP”获取,或者“披露易”网站上也可以查到相关的指标信息

我们港股打新篇就到此结束了

更多投资教学

可添加微信:Ye-Jiu-9

我们下期再见

$贵州茅台(SH600519)$

$翰森制药(03692)$

$恒生指数(HKH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