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42喜欢:4
$东方雨虹(SZ002271)$
查了一下伟星新材的防水业务情况,做一下记录。
伟星新材2020年开始培育防水净水业务。在街道的伟星管经销点广告牌上也能看到卫星管与伽乐防水的联合广告,在年报中有如下表述 “防水材料与塑料管道同属于高分子材料,防水施工属于管道安装的下道工序,两者具有较高的协同性"。伟星新材的防水业务基数较小,22年6.8亿以下,在2022年年报和23年中报同净水业务一起(共同披露为其他产品)实现了同比65%,30%的增长。
伟星管的主要销售渠道为经销,大部分客户为C端客户,渠道的协同性有利于防水业务的铺开。但是公司的整体营收肯定受新装修房屋量的下降而下降。
我之前有一个观点,北新建材三棵树的防水业务想铺开C端是有难度的,理由是防水工序走在石膏板吊顶和涂料之前,北新建材的石膏板业务和三棵树的涂料业务对它们的防水业务不具有有效协同性。
再说回东方雨虹。与北新建材和伟星新材不同的是,东方雨虹存在以下的一些有利的点。
一是防水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比石膏板和管道更差,龙头的市占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一点我们通过观察街边的各种防水补漏广告和不同防水品牌的招牌,可以看出防水业务的需求是很大的,能够养活很多的个体从业者,那么雨虹的在这一块的成长空间还是有的;
二是防水新规会带来一部分业务的增量。董秘蓓总在电话会中提到,虽然新规在23年4月1号实施,但是23年的很多项目都是前面两年开发的,施工的标准还是以前的标准。相信24年的很多项目都会开始按照新标准施工,带来部分业务增量。
三是防水目前的竞争情况。首先小的防水企业会在各个大公司开发下沉市场的过程中不断的消亡。其次北新建材和三棵树(2022年15亿)的防水业务虽然规模较大,但是品牌分散和业务协同性差,它想在不管是B端还是C端战胜雨虹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可能还会反被侵蚀,丢失自己的份额。伟星的防水虽然业务协同性更好,但是基数较小,生产规模小,而且协同性更好的是新装修房屋。如果伟星新材通过并购其他的小型防水公司来扩大规模,可能对雨虹开拓C端新装修市场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竞争对手。但是我相信不会影响雨虹在建筑防水维修这一块的业务。
23年12月26号的电话沟通会中,蓓总预期民建集团在今后两年会有30%的年复合增长;应收账款在23年年报甚至在未来24年的中报中就会看到很大的改善;23年地产业务大约有40亿的减量,但是24年可能只有10个亿的减量;毛利率会随着业务模式的转变而逐渐升高;公司逐渐开始布局海外的市场……

全部讨论

万科的事儿短期还是压制建材的,目前需要新的催化剂才能打破这个负循环,短期只有一季度的业绩了。

04-06 23:26

伟星只做室内防水,当时做,很大原因是怕他的代理商被雨虹挖过去,现在做的一般,但是战略防守纬度算是成功的。$东方雨虹(SZ002271)$

04-07 13:29

雨虹管理不错,但防水这种产品,真的没啥技术门槛和品牌护城河

04-07 07:11

雨虹的业务前景还是不错的,请问如何看待管理风险呢(大股东增发减持等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