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着Kimi的“围剿战”正在上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接连两日,阿里巴巴、360等互联网大厂相继官宣1000万字、500万字的长文本处理能力,另有消息称,百度也将开放长文本能力,文字范围会在200万字-500万字。为什么都开始纷纷卷起了长文本,那是因为kimi的出现!

最近kimi的广告可谓是铺天盖地,平均每天花费10W的推广,就既有国内大模型纷争割据,kimi算是新起之秀。就一个200W的长文本输入的新突破,就有不得不去体验的理由。

kimi在使用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它的存在是搜索的进阶版,不一定多实用。毕竟它优化使用,可支持联网和不联网。在编程方面,并不能提供很好的方案,只是对已有的逻辑点进行阐述。在文字整理和概括方面,能力也是不够的,很多废话,长文本处理来看还是噱头更多,或者算力不够吧。关于绘画能力方面,识别能力也很弱,对于文生图能力,就是没有,不具备多模态能力。所以总的来看,小作坊做的kimi,最大的噱头就是长文本吧,其他能力就有点不太行了。

目前Kimi宣传还是很到位,估摸着是在想融资吧,不然就成昙花一现了。对比国内其他大模型没有去大力宣传,主要的大模型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风险的,还需要不断迭代,这种是需要贴合国内行情,而不是仅仅是做营销,是要有真正的东西,才能推进AI的发展。

对于kimi还是理智看待,这个跟造车一样,没那么简单,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成倍的努力,而不是拼凑和噱头,这样的造不好车的,也做不好大模型的。

国内大模型竞争还是激烈得很啊,反正就是打压同行,谁给的钱多,谁的大模型就厉害,这种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Kimi想进来凑个热闹,那不被围剿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