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进行调整,不再披露实时交易金额。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0

2024年5月11日,港交所公告,参照此前交易所发出的通告,继今日成功完成推出前测试后,有关北向交易的实时成交额及每日额度余额的调整将于5月13日(星期一)正式实施。

沪深港通自2014年启动以来,沪深港通在这十年内进行了持续优化。以下是沪深港通机制实施的关键时间节点。

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标志着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开端。

2016年12月:深港通启动,进一步扩大了互联互通的范围,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也纳入其中。

2023年3月13日:沪深交易所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扩大规则正式生效,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双向扩容。

2024年4月12日:沪深港交易所宣布对交易信息披露机制进行同步调整,以提高信息披露与市场发展的适配性,并保障投资者获取信息的公平性。

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机制调整体现了沪深港通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增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的过程中的发展和进步。

调整前的交易信息披露机制

初始机制:最初的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主要是为了有效揭示和提醒投资者交易额度的使用情况。

实时披露:早期,沪深股通的实时买入交易金额、卖出交易金额和交易总额会被披露。

额度披露:当日额度余额情况也会被实时公布,以便投资者了解当日剩余的交易额度。

调整后的信息披露机制

沪深股通:不再披露实时买入卖出交易金额和总额,改为当额度余额小于30%时实时公布余额;每日收市后公布成交总额、ETF成交总额和活跃证券名单等。

港股通:同样调整了实时披露安排,并且每日收市后公布更详细的成交数据和活跃证券信息。

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预计在宣布调整后一个月内实施,主要涉及港交所对沪深股通盘中交易信息实时披露的调整。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完成后的三个月内实施,沪深港交易所将同步完成其他交易信息披露的调整。

港交所对沪深股通盘中交易信息实时披露的调整,是为了提升市场公平性,与国际市场接轨,并提高市场效率。调整后,所有投资者将在同一条件下接收信息,避免特定类别投资者信息的实时披露,这与欧美主流市场的做法相一致。此外,减少实时数据披露可以降低市场过度波动,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同时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和投资者需求的变化。

风险防范也是调整的重要考虑因素,旨在减少大额交易信息可能引起的市场无序波动,从而预防系统性风险。技术准备同样重要,分阶段实施的调整为市场预留了充足的技术调试和准备时间,确保了平稳过渡。

遵循主场原则,即相关交易活动应遵守交易发生地的监管规定及业务规则,有助于保持交易的合规性。此外,这些调整有助于构建一个稳健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反映了港交所在提升市场透明度、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不懈努力。

通过这些细致周到的调整,港交所展现了对市场参与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响应,同时也表明了其致力于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沪深港通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的作用,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公平、高效和透明的投资环境。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继续推动更多标的品种和交易方式纳入沪深港通,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助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这将有助于以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沪深港交易所此次对交易信息披露机制的调整,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优化的重要一步。通过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效率,不仅能够增强市场的吸引力,还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随着沪深港通机制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地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部讨论

05-12 17:33

能带带我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