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7喜欢:4
$农业银行(SH601288)$ 两倍于无风险收益率的股息,我始终认为是不合理的。当然不是只说农业银行,包括建设银行等大银行,也包括中国平安等保险上市企业。
前段时间,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天天喊,保证百分之三点五的年华收益,最后机会了,以后没了…我回答:买你们的保险产品,我不如直接当你们股东。你们公司的分红可比你们承诺的保底收益高很多。而且,分红只占利润的三分之一,更多的利润在账上并没有分红。
那么,需要对比的是,分红与国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与保险承诺的保底收益的区别。
首先,我们买股票就一定要把自己当成真的股东来思考。那就是一般情况下,你是不会卖的。跟买国债与保险一样,非常长期的持有。
企业分红的实现是没有保障的,这是区别中最不利于股票分红的。
但是对买这些企业分红的优点却更多:
一,分红会随着企业发展逐步增加。这就是留存利润的作用,我们看到,这些企业大多数的利润没有分红。但并不代表,这些钱就不是我们的了。留存利润实现企业内部生长的动力。最后体现到分红上就是分红越来越多。但,国债与保险产品在这块上几乎不存在。过个十年,我们的分红很可能翻翻了,而国债与保险还在原地踏步。
二,股价波动带来的超级收益。我们并不能指望这个来买股票。但是,这种事情存在的概率并不低。市场疯狂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它。这时你有多少超级收益,那就看运气了。很多人看到低估的行业与企业,就会从结果去找原因。找无数的理由来说明银行与保险这些行业就该低估!而我认为,这并不能说,这些行业企业就不可能出现疯狂。我认为,只要是股票,就有可能疯狂!这是股票的本质!明显,保险与国债不具备这种想像空间。
三,我们所在国家的文化制度因素。我认为这点会是国有大银行,股份制大金融企业在分红方面的强有力的保证。虽然不能写在合同上,但胜似一种承诺!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些大银行,大金融企业的高股息对应现在的低利率环境是不可持续的。当然,即便持续也不怕,越来越多分红的钱,砸到自己是不会疼的!
我听过芒格说,伯克希尔以前在湖里有鱼的时候,投资就像瓮中捉鳖一样容易。巴菲特马上打断他…那么,我认为,现在投资这些大银行,大金融就像瓮中捉鳖。不过我比芒格更加鲁莽,我是在事前说!而不是是事后诸葛亮!

全部讨论

05-18 09:28

股息比无风险收益率高有什么问题?现实中有个实业,告诉你分红和无风险率一样,你会投吗?甚至是两倍,你可能都不会投。
买股票本质也是投资股权,和投资实业有什么不同?

05-17 09:24

这个矛盾确实是很突出的,但未来两种可能都有。一种是股息能够维持,通过价格上涨消灭高股息率。另一种是股息下降,无法维持,也消灭了高股息率。
$民生银行(SH600016)$ $民生银行(01988)$

05-18 18:16

你的问题其实你自己的言论也给了答案,了解高股息的看不上一年7%股息,而去炒股了。不了解的,自然去存银行买国债了。好比平时看片,出门没几个会去网吧看,而是实践了

05-17 16:09

难道不是估值低的原因吗?回到1倍PB再看一下股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