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央妈要给财富密码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37喜欢:19

原创:政信三公子

央妈最近有则访谈。

简单摘录几点,供大家参考。

【采访的背景】

“近段时间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其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5%以下。”

注①:长期国债收益率太低。

【吹风的内容】

“长期国债收益率将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

注②长期国债收益率要上涨到合理水平。

【给出的逻辑】

“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但同时也会受到供求关系等其他因素的扰动。”

注③:随着经济增长和通胀抬升,收益率要涨。

“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滑的底层逻辑是市场上“安全资产”的缺失,随着未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资产荒”的情况会有缓解,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将出现回升。”

注④:供给增多,长期国债收益率要涨。

【提示期限错配的交易风险】

对于交易型投资者,通过加大杠杆、拉长久期,在短期价格大幅上行中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但也容易加剧市场波动,需要承担价格大幅下行出现的损失。

对于银行、保险等配置型投资者,如果将大量资金锁定在收益率过低的长久期债券资产上,若遇到负债端成本显著上升,会面临收不抵支的被动局面。

去年硅谷银行因为将大量存款和短期借款用于购买久期较长的美国国债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短债长投、期限错配,后随着美联储加息、利率走高,债券资产价格大跌导致银行出现资不抵债和流动性危机。

注⑤:提高长债收益率是在保护银行和保险。

【重申不是QE】

...未来央行开展国债操作也会是双向的。

...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情况下,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买卖国债与这些央行的量化宽松(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

注⑥:不是QE,只是通过买卖调节二级价格。央妈要做市啦!可控的波动区间,稳的一批。

我觉得这里面最核心的点在于:

①银行和保险是配置长债的主体;

②收益率太低会给银行保险带来风险;

③收益率高了会给银行保险增厚利润。

所以,你的结论是什么?

精彩讨论

看好股市的新人04-24 10:37

我有个解读,被小蜜熟删了。 就说一点吧,要通胀,电价很难走低。

看好股市的新人04-24 10:43

根本上,还是相对高收益的底层资产缺乏,这个木啥办法的。

看好股市的新人04-24 10:51

美国4.6%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对应超过7%的名义GDP增速,中国2.3%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对应3%的名义GDP增速。
谁的利率相对虚高?真不好说。

看好股市的新人04-24 10:47

只能暂时解决,长期靠发行超长周期国债拉稳住长期利率,肯定是不行的。长期利率,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名义GDP的增速。今年一季度,名义GDP的实际增速只有3%,这个水平的名义GDP增速,要想长期利率升高,很难的。

看好股市的新人04-24 16:25

今天长债利率已经涨了,但我觉得空间不大,毕竟靠发行超长债来拉升市场利率,很难持久的。而且这里面还有个错配的问题,金融机构不可能配太多超长债的,毕竟要维持流动性的。看了一下,今天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是2.44%,比保险的平均3%以上的负债成本还是要低不少。

全部讨论

对保险来说解决了长期收益率下行的问题,对平安是个大利好!

我有个解读,被小蜜熟删了。 就说一点吧,要通胀,电价很难走低。

根本上,还是相对高收益的底层资产缺乏,这个木啥办法的。

04-24 16:21

何时利率向上有拐点预期,可以看看哪几个保险股?

04-24 13:38

会不会陷入这么个通缩怪圈:居民日常基础消费涨价-居民减少大宗类消费-制造业地产业需求不足继续加剧-企业加大裁员力度-居民收入下降继续减少大宗消费-整体继续通缩

04-24 10:46

减少资金久期错配肯定是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的,顺便大量供货薅一把,正常管理手段吧

04-24 10:33

增加风险偏好?逼着增加风险偏好?

买银行买保险?

04-24 11:19

如果央行卖国债推高无风险收益率 相当于回收流动性;买国债 则是降低无风险收益率 相当于释放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