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起步龙耀路: 看了下网上的分析,类似药抢仿战术在原研未申报的情况下无需按照新分子进行剂量和安全性探索,还可以按照2.1新药开发,只要够快就可以先上市,后面的估计只能按照3.3类似物进行对照临床。。。//@起步龙耀路:回复@起步龙耀路:$信达生物(01801)$ 这个IGF-1R 的临床有多快?
22年6月获批临床,23年1月完成1期 (获批到完成1期 6个月)
23年2月,开始2期,但是不知道怎的,合并了2/3期,5月开始入组3期,7月完成入组。(意思5个月,不仅改了临床方案合并了2、3期,还完成了入组)
24年2月完成3期,5月递交NDA。
满打满算,这个要从获批临床到完成三期NDA ,只有2年。,。。。 不对吧哥们,哪里有问题。[捂脸] 太牛逼了,先天临床圣体啊。TED 国内年发病率大概20万人(估算),入组的是中重度比例更低,从哪招募的。。
之前说过,虽然激素冲击是一线,但是由于副作用较大,放射本身不可及,Tepezza 临床也没有和激素头对头,所以信达的临床设计和安慰剂对照也算是可以的(吊打安慰剂是大概率事件)。
根据网上信息,IBI311按2.1类申报,与Tepezza为相同化合物,剂型不同,两者应为冻干针和水针的区别,有点小偷鸡。。没有专利问题吗? 不管怎么样,国内没有tepezza,一段时间内是独家。
引用:
2023-12-22 16:48
$再鼎医药(09688)$ 应吧里朋友询问,去研究了下 TED,
1、目前有400万患者的这个原始数据找不到出处,上海九院15年有个数据说美国是每年新发20/十万人,非常不准确的按这个预估,中国可能年新发20万人,确实不小。 但是相关文章很少,不是常见病的频次(又说是最主要的眼病。。不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