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大于风险,要大胆持有吗?还是继续等待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周四砸券商弄得大盘带崩了,周五砸游戏传媒,弄的软件也给带崩了。这里蹦那里蹦。但是不少大佬都发声看多大A。林园天天录视频大盘见底全仓好时机,半夏投资李蓓在11月的月报里明确表示:“现在股市是20年一遇的机会,果断的提高仓位,并愿意承担一定的波动和回撤,愿意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
不管哪一个大V或者投资人,也不管是咱们自己对大盘的预测猜大盘,猜拐点。这种事情大家图个乐就行。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个结论背后的逻辑是啥?
李蓓的观点是,今年年初那会,所有人(包括外资)都看好中国,看衰美国。原因很简单,我们年初那会刚从“全民口罩”中解放,大家都觉得政策会有强刺激,把失去的三年补回来。相反,美国那边因为放开的比我们早,所以已经先复苏过了,大家觉得随着美联储的加息,美国经济会从高点回落。
这几乎是当时市场的一致共识。
但是直至今日,这个所谓的“一致共识”实在错的太离谱,和“一致共识”完全相反,今年国内几乎没有强刺激,而美国在加息周期中,经济韧性远超预期,美股更是强势的令人咋舌。
这就是李蓓的意思,真实的世界往往不会按照一致预期的方向演绎。
而如今,市场的一致预期是什么呢?
做多美国,尤其是做多美国科技股,做空中国。
美国的两个指数,一个是三倍做空富时中国,一个是三倍做多道琼斯指数。这两个指数虽然都在往上涨,但是意义不一样。。。


李蓓认为,既然每年都屡试不爽的出现一致预期的错误。那么,如今这种做多美国,做空中国的预期,最终也可能完全颠倒过来。
她这个观点说实话有点简单粗暴,但是也不是说一点道理都没有。
明年美联储降息几乎是板上钉钉,分歧只不过是降息几次的问题,全球的股市都在交易“降息”带来的放水利好,只有A股和港股是“唯二”的例外,这就是已经在反应市场中“做空”的预期。但是这种预期是否反应的过度?就连处于战乱中以色列股市都收复了巴以冲突以来的全部损失,大A真的一点价值都没有吗?
显然不是。那么,大A到底何时会反弹呢?
1、政策转向。也就是通过某些“非常规”的刺激解决房地产和地方债的问题。但是从12月的会议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2、估值低到极度便宜。估值这个东西,某种意义上就是周期。当估值高到一定程度了,就会出现一个利空,把这个估值打下来。这里利空你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想到,但他就是会发生。相反,当估值低到一定程度了,就会出现某个利好,把估值抬上去。一样的,这个利好你在当时也不可能想到,但是他就是会发生。
这就是周期。
你必须相信,因为万物皆周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很多股票的估值非常离谱,虽然当时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美联储出手进行了逆周期的调整,所以当时大部分人,包括巴菲特都不认为美国经济会出问题,还在看多,巴菲特甚至还在那个时候加仓石油股。结果,最后是暴跌暴跌再暴跌,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爆发。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很多事情,你在当下不可能会想到,不光是你,有可能所有人都想不到,但是估值的均值回归力量就会让某些事情发生,你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