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复星的明天会更好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69回复:202喜欢:353

最近,很多朋友和记者问我关于复星的问题,这次写一篇文章,回复大家的问题。周日晚上复星CEO梁信军和创始人汪群斌已经开电话会和市场交流了大家关心的问题,而董事长郭广昌周一早上也回复星参加了复星的年会。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会议纪要,我主要说一下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复星始终是一家公众上市公司,有自己的员工,大小股东,创始人,客户。复星取得今天的成就,虽然郭广昌作为创始人作用很大,但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复星拥有非常好的投资团队,融资团队,管理层,创始人,兵强马壮。像复星的投资者关系团队的专业程度,比我见过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要好,回答问题非常专业。在我2年多以一个散户身份去复星调研时,复星给了非常专业的接待,并没有因为我是个人投资者就糊弄和应付,这点很难得。最早研究复星时,对复星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医药,零售很多同业公司对复星有很高的评价(我不看重企业家奖这些虚名,我看重同行评价这种实名)。复星之前很多模式,最后被证明有效之后,也使得很多其他公司效仿,同行对于一家公司最大的赞许就是愿意复制他的模式。

平时去复星调研梁信军副董事长接待投资者多一些,梁信军每天只睡5-6小时,工作时间非常长,睿智有气度,他自己对很多学科都很研究,这点有点像查理芒格,说话幽默。汪群斌和梁信军是老同学,非常勤奋好学,对人很nice,有凝聚力,他负责复星的运营。这次复星出现这个问题后,经营并没有很大的干扰,也是和梁和汪两人良好配合很有大关系。而复星七个董事在一起配合了19年,有很好默契。复星很多部门管理者来到复星之前,都是自己行业内佼佼者,很多是来自大摩,通用电器,麦肯锡这些全球知名公司。3年多前,愿意买入复星股票的原因之一,是复星是几个创始人合伙的公司,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内部有很好的分享文化。(可以说是另一个版本的中国合伙人)

即便最坏情况发生,是郭广昌董事长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经营公司,以复星目前管理层团队阵容仍然非常有竞争力,复星依然有质量很高的资产,这些不会改变。如果复星可以在管理结构和激励制度上进行调整,复星仍然可以有非常好的未来。如果最坏的情况不会发生,那么从这种情况往上,就是安全边际。

无论这个事情结果如何,个人认为有两点对复星是以后发展来说是关键
(1)一个是可否更好的推行合伙人计划
(2)一个是关于保护复星的声誉

多级合伙人问题是复星未来发展的关键
复星目前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对核心创始人的依赖度比较高。如果核心创始人出现无法持续对公司经营,公司价值会受到影响。而复星自身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们一直在推多级合伙人计划。但可能是由于过去经营稳定和经营惯性,这种改变速度并没有那么快。但这次事件之后,合伙人计划在复星内部推进速度很可能会提升很多。

从很多全球公司的企业史看,一些对于企业日后重大的改革,发生恰恰是在于这个企业遇到的困难后。苹果也是在PC机市场上几乎市场被极大压缩后,全力投入手机业务,最终成为手机巨头。沃尔玛早期因为资金少,只能在美国中部发展,并使用了连锁经营节约成本,但也因此沃尔玛在美国中部建立起很大的规模优势,最终击败东西海岸百货公司。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最早的业务(当时巴菲特都还没有买伯克希尔)并不是成长性投资,而是买入财务估值极其低的公司然后清算。但当巴菲特买风车制造公司丹普斯特后(买入PB在0.25-0.5)遭到公司员工和当地居民和媒体巨大的反对。巴菲特最终没有清算,而是找人来经营公司,用公司现金流去投资,但最终因为经营困境,最后还是清算。这个事情之后,巴菲特成长型投资和长期持有的比例明显上升。

很多对公司长期真正有益的改革,常常会因为企业本身经营惯性和经营习惯很难真正的执行。但由于遇到一些困难后,固有的惯性被打破,一些真正有益的改革反而会被加速推行。

如何激励员工,是投资公司的核心问题。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也面临同样问题,巴菲特从90年代开始在股东信里讨论,如果他出现意外,那么没有他的伯克希尔未来的管理架构和激励是什么样子。他自己做了很多精良的制度设计,比如两名投资经理中一人绩效20%是由另一位人绩效来决定,就是希望促进两位投资经理合作,减少内部博弈。王石爬喜马拉雅山时,公司股票稳定,也正是由于万科的制度减少了对核心创始人的依赖。复星也面临同样问题,但可能投资公司解决合伙人问题的难度大于作为地产的万科。

需要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架构,合伙人都是常见架构,比如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复星能不能处理好合伙人问题,是复星未来发展的关键。美国著名资管公司KKR也是经历过合伙人制度的调整,最终发展成全球著名投资公司。之前去复星调研,其实每次都会问这个问题,这人认为这个是对复星长期发展的关键。这次事情后,复星在这个问题上很可能会提速,会突破一些之前不太容易解决的障碍。

声誉对于投资公司的意义
这次事情后,对复星声誉有些影响。而声誉对于一个投资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在巴菲特投资的所罗门出事情后,巴菲特在国会作证时说:“让我赔钱,我可以既往不咎,而损我声誉,我不会善罢甘休。”金融作为一个产品,很特殊,它是通过法律关系沉淀下来的权益关系。而声誉就像是对这种权益关系的粘合剂。

在70-80年代时,巴菲特投资了很多品牌非常好的家族公司,这些家族公司在美国战后飞速发展的二三十年后,出现了没有接班人的问题,有的是因为继承人兴趣不在经营上,有的是能力不行。一部分创始人需要卖掉自己的公司,但他们希望卖给真正愿意保护自己公司的人,这时很多投行,投资公司,同业都不是好的选择,而巴菲特成为唯一选择,所以巴菲特收购这些公司时拿到了很低价格。这些公司其中之一,就是给伯克希尔带来巨大投资回报的喜诗糖果。这也是巴菲特尽力维护自己公司的声誉原因之一。

在这几天,一些参加今年复星招聘的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在晚上问复星的人力工作人员,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复星是不是有问题了。复星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晚上12点还在非常认真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很认真讲自己对于复星的很多理解,希望维护复星的声誉。在这几天里,很多复星的员工都没有怎么休息在努力维护复星的声誉,复星最终的声誉需要靠所有复星的员工,和复星最终的业务成绩来维护。而也正是因为有些员工在,合伙人计划对复星才更有意义,让复星成为真正所有复星员工的复星,而非一两个两个人的复星。就像梁信军副董事长说的那样,他和郭总早晚得退休。复星早晚是属于未来的接班人的。

关于长期投资和复星国际的股票
价值投资的关键是研究企业,而非波动,所以巴菲特将自己称为企业分析师,而非证券分析师。大家如果考虑复星的股票价值是否值得投资,应该去看复星未来可能产生现金流和盈利的能力,以及对应目前的价格是否有竞争力。

如果一个投资者希望长期持有一个公司股票5年,10年,甚至更长。那么这个投资者也极大概率会跟随这个公司经历很多上下起伏。如果一个投资者在梅西15岁时持有梅西经纪权益10%,只要梅西一受伤或状态低迷就卖出,梅西一连续进球就买入,这个投资人根本无法分享梅西成长成伟大球员时的经济回报。关键不在于梅西状态低迷,和连续进球,在于这些事否能在长期使得梅西成为顶级球员。所以关键问题也不是公司遇到困难就卖出,而公司发展好时又买入,而是这些起起伏伏对于公司长期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而对于投资复星的股票来说,价值投资的重点是很便宜的价格。我们机构没有复星股票,但我个人有。在复星过去默默无闻时,在4块多整整盘整了快一年。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和买入,我自己就是在那个时候买入的复星,并且一直拿到现在,如果在那个时候可以以那个价格买入复星,现在就算出现这个情况,投资回报率依然不会受很大影响。所以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在一个公司很便宜的时候买入。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
如果这个事情,可以加速复星结构的进化,改善一些过去复星的问题。使复星长期变得对员工更有凝聚力,对股东有更好的回报,对消费者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对社会可以更好。那么这个事情在一个很长时间里,就有它自己的意义。

上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记者和其他一些记者朋友,在和我交流时,我都说了大概的意思。但今天完整的写出来。

最后,希望复星的明天会更好

全部讨论

2016-08-01 12:38

哈哈

2015-12-28 21:31

买一个东西要有安全的边际,这个边际包括个股,但也包括大盘。以目前大盘位置,及明年经济和国家政策形式我觉得应该保留一点现金,还会有大波动,机会还不少。

2015-12-23 17:15

谁能详细介绍下沪港通交易成本汇兑成本以及持有管理费和分红问题啊

2015-12-19 16:01

mark一下,让万科上头条去吧,捡钱时刻来了。

2015-12-17 15:57

同意,老郭可能会完蛋但复星不会,因为复星是优质资产,是资本大鳄们眼中的肥肉。

2015-12-16 09:32

谢谢分享。投资类公司核心在人和资金。优秀人才的聚拢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和文化,资金需要声誉来背书。

2015-12-16 09:17

这是真正研究了复兴国际多年的人写出来的东西。

2015-12-16 08:51

2015-12-16 00:58

看到开盘跌这么多,立刻买买买,毕竟复星不同徐翔,港股已经到底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