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降息为何银行不跌反涨?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75喜欢:76

2月20日我在澳洲最后一天游玩,21日凌晨的飞机途经香港回国。所以,20日央行降息的事情就没时间点评。21日上午9点飞机从香港机场起飞,12点一落地打开手机,雪球回复区就爆了,一堆粉丝说我该去吃开封菜了。打开雪球一看,好家伙,平安银行涨停,宁波银行大涨6%,招行涨4.5%左右,难得的放量大涨,招行更是彻底突破年线压制。

下午回到家,对付煮了点饺子,吃完儿子先洗澡,我架上电脑开始补作业。澳洲十日游已经写了6篇,后面会陆续发布出来,今天先把降息和银行股大涨这2件事解释一下。

降息利好银行?

由于20号降息后银行连续2天上涨,而且21号当天涨幅远超大盘宽基指数。所以,好多人问我降息是否利好银行。有些人的说法是:降息有利于刺激购房需求,购房需求释放提振房地产,经济复苏,房地产坏账减少,银行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房地产不良下降。

看着这些说法挺让我无语的,之前在论坛里也零散说过好几回,今天集中到一起再说一次:

第一,任何逻辑传导超过3步,那就不是投资逻辑而是扯淡。因为,每一次传导就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干扰,这就造成其推导可能性有较大折扣,推导步骤一多,概率会急剧下降。比如上面说的:降息有利于刺激购房需求,你说对么?对,但是这是一句典型的正确的废话,按揭利率是购房需求众多因素中的一项,除了按揭利率之外还有房价水平,房价趋势对应的投资回报预期,购房者对于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等等。所以降息有利于刺激购房需求是正确的,但是无法量化刺激作用。类似的,购房需求提振一定提振房地产行业么?能提振,但是购房需求可以是购买新房也可以是购买二手房,需求增加多少对房地产行业能有带动作用呢?没有量化数据。综上所述,推导超过3步的逻辑假设每一步的概率下降50%,3步后概率就只剩12.5%,这就是小概率事件,到5步之后甚至都没有统计意义了。

第二,短期股价走势主要不取决于基本面变化因素,更多取决于短期资金偏好。你说降息是利好?那去年降LPR那么多次,哪次银行股大涨了?风刮到这里了,你就是头猪也能给你吹起来。

第三,降息利好银行基本面么?首先要明确大家说的降息到底是指啥?自从LPR改革后,存贷款基准利率被废,降贷款利率和降存款利率就被暂时分裂了。过去,说降息都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一起降。现在说降息要把降存款利率和降贷款利率分开来说。降存款利率,降准这些都属于利好银行基本面,这相当于降低了银行的“面粉(负债)价格”,降贷款利率利空银行基本面,这相当于降低了银行的“面包(资产收益率)价格”。即便是同时下调存贷款利率对于银行也是利空,因为银行有大量的活期存款,通常降存款利率不涉及活期利率。更多的说明,大家可以去查找过去的专栏或者去阅读《看透银行:投资银行股从入门到精通》的相关章节。

降息的影响

对于这次降息,我有一定的预期,但是央行启动它比我预期的要早一个月。我在去年的净息差展望中曾经说过,即便是去年年底下调了存款利率,我们也不能对于今年的银行净息差过于乐观,因为还存在1季度继续下调贷款利率的可能。只不过我预期贷款利率的下调在两会之后。

此次降息央行采用的策略也比较少见,MLF和1年期LPR没动,5年期LPR大幅下调25bps。这种调整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救房地产,刺激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投资倾向。应该说从2月份披露的1月经济数据看,经济并未出现进一步下滑,2月春节期间居民的消费数据应该还是不错的。整个经济中低迷因素集中在房地产为首的耐消领域。所以,此次提前大幅下调5年期LPR更像是对房地产领域的最后一次刺激,正如前面说的影响购房需求的因素不止按揭利率这一条。

至于此次降息的影响,根据我多年跟踪银行业的数据看,银行贷款约占总资产的70%左右,在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约为50%。另外,LPR改革至今已经接近5年,很多贷款的重定价周期已经从过去在1月1日集中调息改为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日期重定价。我们不妨假设银行业贷款重定价在4个季度的占比依次为:40%,20%,20%,20%。2月20日公布下调5年期贷款利率,按照贷款利率重定价情况看此次降息将会影响未来4个季度的资产收益率环比变化。下调5年期LPR对未来4个季度的贷款收益率环比变化影响为:2.5bps,2.5bps,2.5bps,5bps,对资产收益率环比变化的影响为:1.8bps,1.8bps,1.8bps,3.5bps。

这个影响要多于2023年底存款下调的受益,这就意味着如果后期没有配套的存款利率下调对冲,银行业整体净息差见底的时间将会向后顺延到2025年上半年,见底的净息差水平也要略有下调。但是,考虑到目前银行业整体的净息差水平已经不太健康。所以,个人认为央行极有可能在上半年再一次下调存款利率,特别是1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

为何不跌反涨?

至于为何降息后银行股不跌反涨。个人理解几个因素:1,机构多数都对降息有预期,即便是我也倾向于1季度可能降息。所以,目前银行股的价格里本来就包含了降LPR的预期。而此次央行的降息有显著的针对性,说明央行对于短期信贷的表现是基本满意的。2,本次降息后,短期(上半年)继续降息的概率不大。3,考虑到经济复苏增强的可能,本次降LPR有可能成为本轮降息周期的最后一次降息。实际上在2014年4季度降息降准后,市场曾经启动了一轮非常强劲的银行股行情。降息本身是基本面利空,如果市场对降息本身有了充分的预期,那么估值中自然包含了这一点,如果市场理解此次为中期内最后一次降息,那么后期估值中降息的预期将会被弱化。今年,高股息中特估等概念得到反复强化,在风口上利空发布都能被理解为利空出尽。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宁波银行(SZ002142)$

精彩讨论

ice_招行谷子地02-22 08:46

那要把存款利率也打下去才行,也就是净息差要稳住。稳不住净息差那多数银行要吃屎

估值的救赎02-22 07:52

银行息差下降了,银行股继续涨。煤炭价格下跌了,煤炭股继续涨。市场显然无法完全使用基本面逻辑进行分析,还有不少资金博弈的成分在里面。但是长期来说,股价还是需要依靠基本面来支撑。降息不利于银行,也不利于保险。我们东方一直降息与西方利率周期不一致。美国央行一直保持缩表我们就会受到两个抽水机作用,一个是美联储缩表的抽水,另一个是中美利差导致的资金外流的抽水。欧美尽管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但是我认为这是他们在出清供给的休克疗法,有意而为之,同时也可以顺便打爆一些资产价格再进行抄底收割。我们的上涨也许只是为了反收割而已。$招商银行(SH600036)$ $成都银行(SH601838)$ $建设银行(SH601939)$

Joe的投资笔记02-22 06:53

好文。特别认同当中两个观点:
1.“任何逻辑传导超过3步,那就不是投资逻辑而是扯淡。”
2.“高股息中特估等概念得到反复强化,在风口上利空发布都能被理解为利空出尽。”
$招商银行(SH600036)$ $交通银行(SH601328)$ $中国银行(SH601988)$

ice_招行谷子地02-22 06:06

我刚打赏了这条讨论 ¥1.00,也推荐给你。恭喜你抢到本文的沙发!

ice_招行谷子地02-22 07:27

前面是1-4,后面是2,3,4,1

全部讨论

银行息差下降了,银行股继续涨。煤炭价格下跌了,煤炭股继续涨。市场显然无法完全使用基本面逻辑进行分析,还有不少资金博弈的成分在里面。但是长期来说,股价还是需要依靠基本面来支撑。降息不利于银行,也不利于保险。我们东方一直降息与西方利率周期不一致。美国央行一直保持缩表我们就会受到两个抽水机作用,一个是美联储缩表的抽水,另一个是中美利差导致的资金外流的抽水。欧美尽管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但是我认为这是他们在出清供给的休克疗法,有意而为之,同时也可以顺便打爆一些资产价格再进行抄底收割。我们的上涨也许只是为了反收割而已。$招商银行(SH600036)$ $成都银行(SH601838)$ $建设银行(SH601939)$

完全不可能是最后一次降息。货币政策掣肘有两个,一是大漂亮迟迟不进入降息周期,二是银行净息差压力。就目前的经济形势只要汇率跟净息差压力受得住,一定会继续降下去。

好文。特别认同当中两个观点:
1.“任何逻辑传导超过3步,那就不是投资逻辑而是扯淡。”
2.“高股息中特估等概念得到反复强化,在风口上利空发布都能被理解为利空出尽。”
$招商银行(SH600036)$ $交通银行(SH601328)$ $中国银行(SH601988)$

长期利率应破3的,就算破3也不是多坏的事情吧。因为资金便宜了,需求就大了,银行照样赚的盆满钵满。

冰哥,早。3.5bps 是不是应该是第一个季度的影响,而不是第四个季度?
假设银行业贷款重定价在4个季度的占比依次为:40%,20%,20%,20%。对资产收益率环比变化的影响为:1.8bps,1.8bps,1.8bps,3.5bps。

1

02-22 12:04

果然市场立马开始预期降存款了,都上热搜了。

02-22 07:05

银行股的行情远未结束

02-22 06:07

冰哥,早

02-22 07:03

坚定持有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