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为啥不救我的票总去拉大烂臭?

发布于: 雪球转发:26回复:395喜欢:131

标题的这句话是很多人今年以来抱怨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场景通常是这样的。股市开盘不久大盘指数就开始下跌,一路不回头-1%,-1.5%,-2%……。到了下午14:30,创业板指数已经跌了超过3%,上证指数虽然跌得少点但是也跌了2%。这时候,突然盘中权重股直线拉升,带动股指开始反弹,最终上证50沪深300凭借大资金买入多数成分股收盘前翻红,而散户持有题材股,垃圾股,微盘股,虽然也有所反弹,但是当日跌幅依然不小。

这个时候,挣了指数不挣钱的现状,让一众散户叫骂起来:“凭啥每次国家队都是拉那些大盘蓝筹,为啥不救我手里的票?”

小孩子讲对错,成人们都是讲利益。只有双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这种合作才能持久。在开始讨论前,首先要说清楚一点:最近频频在股指大暴跌时出手买入上证50ET和沪深300ETF的真的是国家队么?

对这个问题我持保留态度。首先,虽然外界有很多关于平准基金的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但是,我觉得大部分都不太靠谱,其中传播最广的一条就是央企海外账户通过沪深股通购入A股蓝筹作为平准基金的落实方案。这个说法最不靠谱的地方在于,即便是成立平准基金救市直接用人民币不好么?人民币是国内的信用货币,基本可以认为是无限多的,而外汇储备的数量是有限的。国家用外汇的地方还有很多,放着几乎无成本的人民币不用,却用外汇来救A股市场,有必要么?

其次,最近频繁出手上证50ETF沪深300ETF的资金似乎并不在意股指的涨跌,只是在意下跌的速度。下跌得太快了,这批资金才会进场,而且进场并不是一口气把指数拉升到脱离下降趋势,而是放量拉一段然后就停下来等待指数慢慢回落后再继续扫筹。按常理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第一时间重拳打破下降趋势并扭转为上升趋势是最省资源的方法。像现在这样每次拉几下又半途而废,并不能达到救市的目的,反而会消耗很多资金。如果,这批资金本来的目的就不是救市,而是收集中国核心资产的筹码,那么他们的行为倒是可以解释得通。所以,我们不能排除掉部分长线机构响应国家号召逢低吸纳中国核心资产的可能性。

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就假设近期频繁出手上证50ETF沪深300ETF的资金是某种具有国家使命的资金。那么,我们不妨从利益考虑一下,“国家队”为啥要救市,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救市。我能想到的主要包括这么几条:

市场的下跌严重影响了新股IPO。

大家要时刻记住,到目前为止中国股市的第一要务就是融资功能。对于财富增值功能,A股要远远弱于多数成熟的股市。只要不影响IPO,管你指数怎么跌,监管部门的压力都不会大。

证券市场的风险会外溢到其他金融领域

股民亏再多的钱都是小事,但是如果证券市场的风险外溢到其他金融领域,特别是风险外溢到银行体系,那是绝不允许的。所以,大家可以回头看一下2015年为何国家大力救市?就是因为很多资金通过融资和场外杠杆用了很多银行的信贷资金入市。如果不救,这些资金就会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所以,才有了2015年夏天那场世纪大救援,从千股跌停到千股涨停。但是,从那之后场外杠杆基本上不能公开大规模搞了,当然私下搞还是有不过体量小多了。

核心资产被严重低估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核心资产被严重低估,低估到影响了部分核心资产的再融资或者容易被外资捡尸。比如:银行股普遍破净,乃至跌至0.5pb,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再融资,也容易造成海外资本以过低的价格收购国有股权,影响国企的控制权。

那么我们回头看看最近几个月的下跌符合上面这些特征么?去年3季度曾经一度新股经常破发,造成IPO确实有一定压力。但是,后来由于某些不可说的原因,游资新股炒作之风突然死灰复燃。原来快要被散户抛弃的打新又成了香饽饽。所以,之后小盘股,微盘股再跌就跟新股发行没关系了,股市下跌不影响新股炒作,IPO稳定了。

第二点,从2015年杠杆牛爆仓为杠杆熊之后,国家严格限制了场外配资和银行资金借道入市的行为。证券市场和银行系统之间的关联度大幅下降。再加上这次跌得比较狠的是中证1000中证2000这些微盘股和小盘股,这些股票里面很多根本不符合融资融券的条件,比如:估值太高,流动性不足等,即便有个别股票入围融资标的股票池,但是其风险折算率也会很低,能融资的金额有限。所以,这几条一卡,这次大盘下跌实际上对于融资的影响远远小于2015年,基本不可能外溢到银行系统。

第三点就更不用说了,中证1000中证2000里垃圾股,题材股多如牛毛,一堆大股东等着解禁减持,哪里是什么核心资产,就是一堆垃圾资产,外资喜欢拿去好了。

所以,不论怎么看国家队也没有救小盘股和微盘股的必要。国家队买入上证50沪深300这些龙头公司,好歹还能图个估值低,收个股息也强过存款、国债。如果买中证1000中证2000,估计还没救到散户,里面炒作的游资和准备减持大小非反而可能先跑了。

2015年,当时国家队救市无差别买入了很多垃圾股,结果当时很多游资和大小非浑水摸鱼跑了。证金手里留了一堆垃圾好几年后才逐渐割肉清仓。在垃圾股,题材股的炒作中,原来有散户,游资,大小非,公募机构等。在原有体系中散户处于最底层,其他各家的成本都低于散户,如果国家队真的要救到散户,那国家队就成了冤大头了。拿着纳税人的真金白银去救游资,机构和大小非,这是在人为拉大普通民众和高净值群体的差距。

最后回答粉丝经常问的问题:为何美国政府经常救股市,而我国很少救。其实说到底是两国股市的任务不同,重要性不同导致的。中国股市的第一要务是IPO,所以只要不影响IPO,股市涨跌都不算大事。美国股市的第一要务是财富增值,特别是美国大量民众的养老金投资于美国股市,所以一旦股市跌多了会引发公众的忧虑(养老金缩水了)。所以,美国政府特别热衷于救市。

作为散户,不要继续幻想国家队会救你手里的垃圾股,更不要指望市场规则的小修小补能够让自己摆脱亏钱的宿命。在市场现状短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选择和国家队站一起,躲在国家队的庇佑下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全部讨论

这篇文章只同意一半,如果还是融资第一的任务的话,那今年还会奔下2400去,除非真正实行年初说的以投资者为本,不为别的,现在利息不高,前几天大家抢银行存款都上热搜了,股市的韭菜不够用了,没人傻的被一直割,即使真傻也没有根了。

这是对的。“国家队”要救市也不可能去救高估值的小微盘股,怎么能把救市的钱输送给这些大股东、让他们润去美国买大house呢?小微盘股的公司要是真跌急了,可以自己大规模回购注销股票(之前融了这么多钱,完全可以全部用于回购注销股票)以及大股东增持股票。在它们自救之前,“国家队”不应该救它们。

别说某队没给大家机会啊,想逃命的,想抄底的都给了机会,你不珍惜那就别怪人家了。小票救的是流动性,救完流动性,让大家安心过个年。如今元宵吃完了,年也过完了。目标完成,需要大家继续努力工作了。别老幻想什么一夜暴富,一个月20%,一个季度翻倍了,老老实实滚回去搬砖吧。

今天这行情,全体反弹了。
先欢欢喜喜过大年。
年后再杀吗?

当年国家队救市钱的来源是央行直接对证金公司进行注资,说白了就是直接再贷款印钱,这些钱对于央行和国家队来讲都是没有成本的,也不是纳税人的钱。

请教一个问题,目前看国内企业的杠杆率确实很高,但是国企和经营良好的民企的直融基本是没有任何问题,这种情况下,让一些所谓的科创企业、垃圾企业都上市融资了,这又是对投资者的严重侵害,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生态,因为中国的很多企业处于恶性竞争之中,真不知道国家是怎样考虑的,个人觉得得不偿失,副作用太大,国家要切实维护好市场公平竞争,对不守法、恶意竞争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法律惩处,做好市场裁判即可,请您赐教!

02-05 10:07

都知道“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果泳”。美元潮汐退潮,很多人才发现自己在果泳,不高兴了,想要神秘人给他一件衣服穿。神秘人说,“我买低估值蓝筹股有分红有业绩,泳衣我自己穿”。不过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2021年全球金融资产顶算起都快3年了,美国也快放水降息了。潮水一来,谁也不知道谁在果泳。但是剧本也没有那么完美,因为有人想要日本加息,搞一次日元潮汐。后面看日本博弈结果吧。

02-05 09:38

长期以来,盘子小就可以给予高估值,这种垃圾理论大行其道,很搞笑!好了现在有一堆,看你们怎么炒。北交所的炒完,该轮到科创板了,再看看有多少人要上几次当,才能觉醒。

02-05 13:45

其实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资产荒,是巨量资金和投资增值机会不够多的矛盾。房地产市场不行了,大量的资金存在银行,资金要寻找投资增值的出路,而优质蓝筹股长期低估,资本是聪明的,会追逐优质低估的资产,这是一条资产重新配置的主线。
资产荒时代,不缺资金,缺优质低估股权,蓝筹股会涨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才能确定明确的战略。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低估值高股息资产上战略做多,把能搞到的钱都用来投资低估优质资产,取得一场战略的胜利,远远超过100次的战术胜利。
如果在历史性机会来临时不敢下重注,还搞什么投资?那顶多就是一个炒股的。这个市场大部分就是炒个股而已。
我对普通人的投资建议是:千万不要炒股。

02-05 09: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