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通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0回复:1186喜欢:93

最近,股票市场上的热点事件就是金帝股份的限售股转融通做空。事情的大概背景是这样的:9月1日,金帝股份登陆A股,并同步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中证金融公司官网数据显示,9月1日,金帝股份转融券融出470万股,期末余额2.27亿元。金帝股份战略配售数量为470.0871万股,占发行数量的8.58%。金帝股份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即:国信证券金帝股份员工参与战略配售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国信证券金帝股份员工参与战略配售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合称“金帝股份资管计划”),为该公司战略配售投资者,限售期为12个月。简单的说就是限售股通过通过转融通系统,把限售1年的股票转给了做空机构,在开盘当天抛售。

这事后来被眼尖的人发现发布在网上。于是,这就像在茅坑里扔了一枚炸弹,股民们群情激粪,纷纷声讨无良高管勾结做空机构做空股市,更有法盲抛出观点说这是违规减持,要求证监会责令整改,不行就抓人。正赶上前最近我乐家居等几个违规减持的案例被处罚,一堆韭菜跟帖:抓人,抓人,抓人!好像抓了人他们亏的钱就能飞回来一样。

最开始,我也没打算过来点评这个事情。毕竟,我也从不参与新股的炒作,打新之后都是第一天就抛掉。而且一年也中不了几只新股,加一起收益也就几万块,压根不值得我费心。我当时心里的想法就是,韭菜真是活该被收割,被人卖了还在帮人家数钱。

有人做空让股价回归理性不是挺好的么,难道都想高位去站岗?至于什么违规减持,这就是典型的法盲,限制减持,并没有限制转借。转融通是一项合法的证券业务,一般是长期持股者通过短期出让股权获取渡让权益的权利金。到期后对手方需要凑够股权还给出借方。所以,从本质上转融通并不是减持,只是短期增加了市场上的流通股票供给。

果然,周二晚间证监会针对金帝股份转融通的事情给出了回应:

9月19日,证监会发布答记者问称,经证监会核查,金帝股份战投出借的限售股转融券给13家证券公司,由124名投资者融券卖出,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

针对市场质疑战投出借限售股会否出现绕道减持行为,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称,证监会对战略投资者出借证券行为严格监管,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论证评估上市公司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阶段性出借股票的规则。

看到证监会的官方回复,网上很多股民先是愤怒,然后疑惑,最终如同斗败的公鸡。我看过证监会的表态,会心地一笑。上面的意思很清楚了,就两个字:不管。很多股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上的所谓KOL牵着鼻子走。

对某件事情的观点首先要搞清这件事到底动了谁的奶酪。我们先来看看各方得到了什么或者失去了什么。高管战投从这件事上获取了很大的利益么?并没有!好多带节奏的媒体用什么出借年化收益率26%作为炒作点,说限售股东变相减持牟取暴利。这完全是扯淡!年化26%是挺高的,但是借期很短啊,基本都只有1个月。转融通收益相当于获利2.17%。未来,就算再有转融通的机会估计利率也不会这么高了,最终限售1年能搞到5%-10%的超额收益就很不错了,有何暴利可言?转融通的那点收益远远抵不上股价被做空下跌的损失。

在这个事件中,做空一方从最终的结果看确实获得不小的收益。但是,26%的年化做空成本本身空方也承担了不小的风险。而且,他们的收益主要来自于拉高爆炒新股的对手盘。一般股民只要不参与就不会受伤害。

拉高炒作新股的游资才是限售股转融通的最大利益受损方。因为,市场流通筹码的短期供应增加相当于增加了他们控盘市场所需的资金量。以金地股份为例,上市后正常流通股4900万股,凭空多了470万流通股,相当于筹码多了将近10%。

最后再看看监管方,这件事情主要的影响是短期增加了市场内股票的供应,降低了新股炒作的高度。适度做空,有助于让新股尽快尽快完成向价值回归。所以,换做我是监管方我也不管。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这样证监会为啥不干脆把炒新股的游资给封杀了,反正他们在后台通过中登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个人认为,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最近2个月新股爆炒之前是什么情况?散户申购股票的积极性大幅降低,有些股票出现了弃购率上升的情况。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可能会出现新股发不出去的情况。

中国的股市直到目前为止,融资依旧是第一位的任务。所以,监管对新股炒作本身是乐见其成的。但是,不能太过火。因为新股炒作本质上就是负和博弈,典型的游资收割韭菜的过程。默许限售股转融通其实就是暗示游资割韭菜可以,但是不能太过头。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ice_招行谷子地2023-10-17 23:10

最近在看《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本来推动田亩清丈是为了给乡绅富豪加税。结果乡绅先是找小吏利用田亩清丈鱼肉百姓,然后再把田亩清丈说成是针对百姓加税,引导舆论煽动农民去闹事。
几百年了,套路还是没变。唉!乌合之众,果然是乌合之众。明明问题在于制造高价发行的机制,最后反倒是打了做空的一顿板子。没有做空机制,只会让泡沫盛行,最终高价接盘挨一刀就是韭菜的宿命了。
荒唐啊荒唐,可笑啊可笑

ice_招行谷子地2023-10-18 08:59

看透了生活的龌龊还依然热爱生活才是真的勇敢。同样的,看到了社会各种不如意还依然保有对未来的希望才是真的爱国。

二郎价投2023-09-21 08:38

应该全面放开转融券,允许散户也一起参与。这才是公平!

ice_招行谷子地2023-09-21 08:23

高价发行和限售是配套的。这样在限售期内抬轿机构和大股东利益一致。如果没有限售全流通发行,那么抬轿的和大股东就是各怀鬼胎无法达成一致,高价发行的情况就会发生很大改观。
韭菜们一边吐槽高价发行,一边又在骂全流通发行。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立场是什么,被收割也就毫不奇怪了。

ice_招行谷子地2023-09-23 15:46

就这么点事,快1000个讨论了还有人没明白。我们不妨用角色互换考虑一下:
1,如果你是战投,上交所规定你的配售股可以合规转融通,有券商给你们开出了年化26%,借1个月的条件,你们借不借?反正1年后才能卖,我不做转融通1年后的价格该降还是降,为啥不做?
2,如果你是券商,金帝的战投愿意26%合法转融通给你,你收不收?一共470万股券源,你是券商搞到这种稀缺品种你会给谁是照顾关系近的人和核心客户,还是广而告之广播给八杆子打不着的韭菜说明天早上9点15有金帝的券源提供欢迎抢融券?一帮韭菜对我有什么贡献?蝼蚁有资格要求公平么?我如果是券商肯定收,收了就通知少数关系户或者核心客户,而且搞不好还要提前把每个人的配额都分配好。张董的二舅姥爷要多给点,李经理的三侄子少分点。
3,你是被照顾的客户或者和券商关系近的人,得到这个消息你融不融?是自己偷偷融还是告诉亲朋好友来共赢?我不傻,自己发财的机会总量只有470万股,多一个人分我个人就少分点。
这就是现实世界,只有利益,跟本没有绝对的公平,特别是在稀缺资源分配的时候。如果你们连这都理解不了只能说明你们太幼稚了。要什么绝对公平,希望每个散户都能有资格抢到券源,神经病吧!

全部讨论

不是在于融券,违规在限售期,限售在于冻结。不能买卖交易,被冻结的资产能抵押吗?能出借吗?
要平溢新股暴炒,增加发行的流通股,这样既能降低新股发行价,又增加了二级市场的流通筹码,何乐而不为?!为什么非要只发行10%的筹码?发行30%可以吗?

坐等拉黑喷子了。
转融通出借合理合法,一堆韭菜被游资带节奏跟着瞎起哄。如果逆转变不了韭菜的思维,那就一辈子都是做韭菜的命。[好逊]

应该全面放开转融券,允许散户也一起参与。这才是公平!

最近在看《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本来推动田亩清丈是为了给乡绅富豪加税。结果乡绅先是找小吏利用田亩清丈鱼肉百姓,然后再把田亩清丈说成是针对百姓加税,引导舆论煽动农民去闹事。
几百年了,套路还是没变。唉!乌合之众,果然是乌合之众。明明问题在于制造高价发行的机制,最后反倒是打了做空的一顿板子。没有做空机制,只会让泡沫盛行,最终高价接盘挨一刀就是韭菜的宿命了。
荒唐啊荒唐,可笑啊可笑

就这么点事,快1000个讨论了还有人没明白。我们不妨用角色互换考虑一下:
1,如果你是战投,上交所规定你的配售股可以合规转融通,有券商给你们开出了年化26%,借1个月的条件,你们借不借?反正1年后才能卖,我不做转融通1年后的价格该降还是降,为啥不做?
2,如果你是券商,金帝的战投愿意26%合法转融通给你,你收不收?一共470万股券源,你是券商搞到这种稀缺品种你会给谁是照顾关系近的人和核心客户,还是广而告之广播给八杆子打不着的韭菜说明天早上9点15有金帝的券源提供欢迎抢融券?一帮韭菜对我有什么贡献?蝼蚁有资格要求公平么?我如果是券商肯定收,收了就通知少数关系户或者核心客户,而且搞不好还要提前把每个人的配额都分配好。张董的二舅姥爷要多给点,李经理的三侄子少分点。
3,你是被照顾的客户或者和券商关系近的人,得到这个消息你融不融?是自己偷偷融还是告诉亲朋好友来共赢?我不傻,自己发财的机会总量只有470万股,多一个人分我个人就少分点。
这就是现实世界,只有利益,跟本没有绝对的公平,特别是在稀缺资源分配的时候。如果你们连这都理解不了只能说明你们太幼稚了。要什么绝对公平,希望每个散户都能有资格抢到券源,神经病吧!

幸亏证监会还有理性,没有被舆论挟裹。新股流通量少,筹码容易收集,容易坐庄炒作,现在有限售股的转融通,非常市场化的制约游资割韭菜,比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用行政手段查禁,进步多了。做空的股票是一定期限内要买回来还券的,并不影响大小非的限售状态。

这就有问题了,在新股定价上,放权给所谓的机构;在配售新股上,大头给机构;然后还给了他们k可以融到限售股去卖出的特权,这个市场的公平性在哪里?就是为了让散户们被收割?我也不炒新股,中到新股上市当天就卖掉,但我还是感觉新股发行方式越来越不公平,越来越倾向于暗箱化。z浙江国祥的发行价被富国他们2个大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报价到80多元,这是偶然的么?我不信。

转融通只有一个月期限吗?刚刚特意又去查了一下,是不得超过6个月。谷子地你这数据有倾向性了

大佬,很多人和你的观点不一样,包括刘姝威,你怎么看?而且讨论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奶酪,而且对公开透明和公平的抨击!

高价发行和限售是配套的。这样在限售期内抬轿机构和大股东利益一致。如果没有限售全流通发行,那么抬轿的和大股东就是各怀鬼胎无法达成一致,高价发行的情况就会发生很大改观。
韭菜们一边吐槽高价发行,一边又在骂全流通发行。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立场是什么,被收割也就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