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yyb凌波大神顺便抄作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5回复:30喜欢:216

2021末,随着可转债130以下低价债被推高,做轮动的资金逐渐退出击鼓传花游戏。

其中凌波大神的另一策略横空出世,银行正股年化溢价率收敛策略。

低风险年化预期在10+%,是低风险投资者心之所向。首先要了解该策略是什么?并大略的做一个风险的估计

以下是该策略的有关描述:

1有些转股价目标还高于净资产的还有下修空间需排除。
还有些转债是可以下修到净资产以下的,所以才有烂股好债一说。
历史统计是转债无法强赎或转股的占比不高,所以是非银行的话是可通过分散持有处理

2按年化溢价率进行仓位管理
同时按1%的变化进行加减仓

3根据年化转股溢价率进行机械操作,很简单的策略。由于时间的收敛,实现小跌加仓,大涨减仓

4组合的优势是波动率小于银行ETF,策略满足低波动高收益特征

5银行 七大指标网页链接

6银行转债:纯双低转债策略已清仓,这是有债底保护的双低银行转债策略,与之前策略的衔接,之面有提到两者的转换关系。

7银行要发新债,正股必须拉PB到0.8以上

8从银行转债到银行正股的逻辑

(背景2021年11月11日)
已买5只银行正股,作为银行转债等价物。
5只转债的转股溢价率都位于历史新高随近。
这5只是到期时间4年内,转股溢价率除以到期时间前5名,都大于10%/每年,也许溢价率到期也没有填平,如果填平则在无法下调转股价上超额转债年化10%收益。
同时赌银行转债在转股条款压力下拉正股,正在银行估值也低,继续坚守低风险策略。
目前转债溢价率下跌风险已大于正股下跌风险。
地产风险已暴露,银行最难预期已过。
这就是为什么上次买银行转债,这次买银行正股。

9这波HD的影响比预期要大一些。银行又要承担让利的角色。

10 B计划是银行转债,而新上市双高转债是为来风险提示 (那银行正股是C计划?)

11C计划终止信号

因为不想在银行转债上有亏损,本来就是双低转债清仓后的过渡B计划。
然后双低转债还是会等待建仓条件满足后,分三次建仓。
双低转债进场指标,需其中2个指标满足,此时建仓30%。管住手,出来的就不要轻意进场。1,价格中值下112元。2,双低中值下140。3,双低均值下160。4,双低值125以下数量大于40只 现在就先躲在银行转债中,该做T就做T,该止盈就止盈

空仓是估值太高的纯双低策略,进场的是有债底保护的银行双低转债。

有转股溢价率不断上升,平稳的转债行情必定是价格和溢价率出现一涨一跌,无法两全的局里。现在的价格和溢价率双涨必会带来后继价格和溢价率的双杀。

12银行转债双低详解

双低策略就是可攻可守策略,在转债整体高估的情况下,叠加银行低估,银行转债双低排名前列,在债底保护下,银行转债会比其它双低转债更安全,直博率、性价比更高。 防守,安全性是第一要素,在回撤可控下再来谈收益

13不一定强赎,但转股价值会于到期赎回价。到期转股价值会高于到期回赎价,就会有人转股。

14银行正股逻辑

问:凌总,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可转债到期的时候,转债价格会无限接近于到期赎回价,而这个时候只要转股价值大于到期赎回价(其实相当于当时的转债价格),这时候就能促成转股?凌总赌的是在这段时间正股上涨从而促成转股?

答:是的,银行如果有大行情就强赎转股,没有则靠这种方法保守到期前转股

15

将对每只转债进行仓位管理,当平均年化利率大于10%时建仓10%,降到8%,6%,4%,2%,0%时,则转债的仓位也会同步调整。

此策略归为非可下调转债的溢价率套利

16预期

我们不要求强赎,只求转股价值高于到期赎回价 再次强调一下,我买的是带有可转债的银行,且转债溢价率除以年限排名前6名的银行正股

17持仓逻辑

一切建立的基础源于可转债转股的溢价率收敛。我们可以当作买的是银行转债,这6只转债的平均到期收益率是不亏的(2.94%,2.92%,2.72%,-0.17%,-1.27%,-4.58%)。
若股价和转债价格同时上升时,合理的定价必然是股价涨幅领先。
大规模的银行转债定价权在机构手上。
年化溢价率分段分仓决定转债涨幅需超过股价很多时,才会影响加仓,可以看作更便宜的买入银行转债。

18银行股转债经验

由于银行发行的转债,转股价是不能低于最新审核的年报每股净资产。 所以银行转债主要发行时间集中在1到3月,新的年报公布前。 所以兴业如果发行成功,大概率在3个月内股价就得有反应,很多大机构是会抢权的

19

目前采用的年化溢价率=转股溢价率/到期时间
到期时间小于0.5年时,则用0.5年算,避免时间因子影响太大,同时年化溢价率大于25%的,最大仓位限制在25%以内
20银行债转股实现路径

目前的银行转债可能会像广汽转债一样,采用转股价值高于到期赎回价,同时靠负溢价转股。
广汽转债溢价率最高出现在20-7-1,高达63.04%,转债价格104.10元对应股价8.76元,当时到期时间还有1.562年,到期年化溢价率为41.70%,现在转债价格116.91元对应股价16.32元,两者分别上涨+12.31%和+86.30%。
对持有广汽正股者收益丰厚。而且广汽最高涨到20.95元,永高于强赎价。
我相信现在持有6只银行股,必有出现强赎的转债。而转股价值高于到期赎回价概率则更大。现阶段最不行也可以一边收股息一边打新,是不错的门票股

21银行基本面

其中江阴银行看高一线,当前K线形态上非常完美,今天放量上涨,成交量是昨天的4倍;在银行转债中,江阴转债的到期时间仅次于光大,江阴正股总市值只有84亿,第3季度显示基金没有机构持有,第4季度则陆续有机构调研

22转债比价逻辑 个股流通盘分析

兴业银行今天如果全天价格都低于20元的话,我是会配债的。当前转债行情好,兴业的转股价值75.5,现在最接近的是新北75.46对应价格112.29,瑞丰75.67对应价格118.338,所以兴业转债大概率110元以上。
中信银行A股,扣除大股东持有的流通市值后,流通市值不到70亿,其中外资打有4亿多,融资持有5亿多,如果要拉升,盘子是非常轻的。
成都银行开始走强,现在的成都银行转股价值大于100,抢权意义更最大一些

23策略原理

发转债的银行正股大概率是会触发转债转股,从而补充银行最重要的核心一级资本金。
所以假设银行正股的转股价值都可以涨到大于到期赎回价。
目前的广汽转债就是采用转股价值大于转股价,然后让最后到期之前出现大量被动转股,而转债溢价率也从21年3月最高的46%降到现在的负溢价率
原理是基于到期年化转股溢价率收敛

24预期收益率

如果持仓的平均年化溢价率今年保持不变,则今年可以超额对应的银行转债净值15%+
若今年平均年化溢价率可以收敛2%,则今年可以超额20%

25银行股逻辑

银行转债有债底保护,下跌空间有限。想要溢价率收敛,必须拉升正股。

光大脱离上证50后反而可以迎来机会,宝钢股份就是低位被踢出上证50,然后由3.65元涨到最高11.72元。

银行正股年化溢价率策略,由于时间的衰减,策略上会体现在只有正股大涨才会减仓,而小跌就可能会加仓。保证仓位上不会减得太快

26预期收益率计算逻辑 时间收敛 历史银行股转债路径

问题1:请教下,这个超额的15%和20%是怎么逻辑推演出来的呀? 谢谢!

“如果持仓的平均年化溢价率今年保持不变,则今年可以超额对应的银行转债净值15%+

若今年平均年化溢价率可以收敛2%,则今年可以超额20%。
解答1:年化溢价率保持不变一年时间,则溢价率下降的幅度会则好等同于现在显示的平均年化溢价率,溢价率下降的幅度对应正股超额转债幅度,目前6只的平均年化溢价率是15.64%,所以我会说超额15%+。
对于一年后年化溢价率收敛2%,则超额收益就是15.64%+各只的仓位*2%*到期年限累加,最终会大于20%。

问题2:为什么不只买到期时间短的
解答2:采用年化溢价率对于短线看到期时间短的光大,强赎收益年化率更高;中长线看好中信浦发,久期长,年化溢价率每收敛1%,实际收益会更高。

问题3:操作以哪个为标准,年化溢价率还是转股价高于到期赎价。
解答3:历史上全部银行转债都实现了强赎。现在只是为了保守计算,将强赎降为到期赎回。很多人都存在一涨就乐观过头,一跌就悲观过度。现在的部分地产股已从底部涨幅超过60%。银行谁说就不能涨。我认为现在持有的8只银行股,最终至少4只转债会发生强赎,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应对不预测

--------------------------------------------------------------------------------------------------------------------------------

以上是凌波大神对该策略的描述,大致的逻辑在于银行不会选择还债,会通过强赎或者转股价值大于到期价值使得转债进行转股。这两个条件是建立在股价接近换股价格或者大于转股价格30%之上。整个的逻辑最关键是建立在转债一般不会还款这个博弈观点。

抛开转债这个逻辑,21年地产风波使得银行股回调比较大,技术上属于低吸范围。

银行目前的PE也在历史低位。

这个策略还使用了轮动策略,如果这个博弈逻辑成立,那么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和更小的回撤,曾经的小市值策略 ah溢价策略都是利用了轮动的原理。

这个策略属于套利策略 很多细节还是不是很明白 下面3图是大神的持仓和轮动的数据计算结果 管中窥豹 跟着抄7-8成作业应该不会太难

全部讨论

2022-01-10 23:25

谢谢你对我银行正股对应转债年化溢价率收敛策略的梳理

2022-01-11 07:46

核心思维就是不还钱,会通过涨正股来抹平转债的溢价率?

2022-01-21 15:35

请教凌大  银行要发新债,正股必须拉PB到0.8以上是规定 还是经验呀

2022-01-11 08:58

不会通过下修来降低转股溢价率吗?

2022-01-11 07:39

谢谢分享

2022-02-21 10:52

打赏,谢谢您对凌大该银行股策略的总结

2022-02-10 13:03

后续翻阅

2022-02-09 16:17

好文,楼主辛苦

2022-01-11 16:53

感谢分享!

2022-01-11 12:17

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