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1
“九破1300,跌穿政策铁底”
因为各种原因,从2002年开始,1300点就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的“政策底”和“铁底”,从2002年到2004年三季度,上证综指曾先后有几次跌幅1300点后,立马展开一波像样的反弹。到2004年9月上证综指跌破1300点后,三个交易日内收回,然后一波快速上涨。然后到2004年10月,指数开始在1300点附近展开了鏖战。上证综指先后在10月22日、26日,11月2日、5日、8日、9日,12月13日、15日,先后八次盘中击穿1300点然后又被拉回。
但无奈大势所趋、覆水难收,到2004年12月17日,上证综指第九次跌破1300点后,终于再难收回,预示着指数进入到下一个台阶区间。1300点的“政策铁底”被跌破,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因为跌破1300意味着技术上看所有的支撑位基本都被跌穿了,再往前找就要看到1999年“519”行情启动时的1048点的低点了。
股权分置改革推行,“跌破1000点,是否还要推倒重来”
2004年跌破1300点后,到2005年救市的政策就开始陆续出台,最直接的是2005年1月24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2‰下调至1‰,继而引发市场在2月份的一波小反弹。但反弹仅仅持续了一个月,3月份开始市场继续下跌,到6月份上证综指先后跌破了“519”行情启动时的1048点,以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整数点位1000点,最终上证综指到2005年6月6日达到998点才企稳。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史称国九条。这份纲领性文件提出,将资本市场的地位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其中提到,要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改革的核心措施是非流通股支付“对价”来赎买其市场流通权。在全流通情况下,非流通股获得了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的权利,必然会冲击股价。因此,为了获得流通权,非流通股股东需通过送股、回购等方式向潜在的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
这一改革意味着非流通股要想获得流通权,其对价将由市场博弈决定。证监会表示,不会介入公司的具体方案制定。任何股改方案由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自行谈判决定,必须经过三分之二流通股股东同意及三分之二全体股东同意。
回头来看,这对于当时的所有流通股东来说,构成重大利好。为了促成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所有高高在上的国有股东们开始敞开大门与投资者密切交流,而送股、送钱、送权的对价则切切实实提升了当时股票的投资价值。只不过再历史一推行全流通市场就暴跌的心理作用影响下,市场选择了非理性的继续下跌,下跌。
2005年5月9日,清华同方,三一重工紫江企业,金牛能源4家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浮出水面。5月10日,三一重工推出首份股改方案,此时上证指数已经跌至1100点附近。
跌到1000点附近时,A股市场中所有的问题都已经成为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上市公司各种圈钱”、“股票市场只重融资不重投资”、“企业盈利持续下滑”、“股改后流通股大幅扩容怎么办”等等等等,极度悲观下,任何利好都会被视作是利空,三一重工等第一批股改公司即使白送股份和现金,提高减持门槛,股价照样大跌。最后市场又回到了一个老问题的讨论,中国股市要不要推倒重来,“当初,“推倒重来论”受到千夫所指,如今,股市已然倒塌,却不知如何重来”。
2005年5月16日,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开弓没有回头箭”,表达了坚决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决心。 6月6日,证监会推出8项方案,稳定市场,并制造出新一轮行情。为稳定市场预期方面,证监会还明确规定,试点公司的大股东必须承诺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在改革方案通过后的1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承诺期满后,非流通股的上市也应按照步骤有序进行。而2005年6月6日这一天也成为了一个“历史大底”, 当时的人们谁也不会想到 ,仅仅2年后,上证指数就从998涨到了6124,当时下定决心永远不回股市的投资者可以说错过了历史性的一轮系统性牛市。
看到一篇文章,转了一部分。
二十多年了,好像一切都没有变。把文章里的时间换一下,重要事件换一下,还是那些事,还是那些问题。
关注、学习了太多,想了太多,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
真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投资的难度之一,就是投资这事太简单了。我们经常想的复杂,做的复杂,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全篇最有价值的可能就是“三一重工”四个字了。

全部讨论

05-04 22:41

解禁和转融通一样,都是不公平的。非流通股永远不要在二级市场流通。任何小伎俩也改变不了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