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模式的硬伤/赛力斯的优势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3

HI模式做不起来最重要的原因:畏首畏尾,不敢投入。只投入三分力,怎么打得过别人使全力的?

1.生源就有问题。能自己做好一个品牌的,不会来找华为赋能。来合作HI的通常都是差生。

2.企业不敢投入。对企业来说,HI就是个试验品,营销也是给华为做嫁衣,成功了最好,不成也不伤元气。投入多了,还存在灵魂归属问题。

由此导致研发、营销、产能都存在问题。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甚至内耗严重,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3.消费者不敢投入

消费者也会评估,诸如阿维塔、极狐,说不定哪天就跟华为掰了,一旦掰了,智驾后续的升级无望,品牌价值会大打折扣。

其次解释成本也很高,别人问你阿维塔是谁家的,说长安还是华为?说长安,30万买长安?说华为,站不住脚啊。

//回到赛力斯

1.赛力斯本身是有实力的,造车20年,小康品牌当年也是火遍大江南北,小货车可不比家用车好造。

2.赛力斯与华为不会掰。二者的捆绑已经达到无法分割的地步,想分割开,20万股东不同意、重庆政府不同意(子公司19%重庆政府股份+上市公司21%东风汽车股份)、从华为加入赛力斯的管理层也不同意。

3.敢投入。四年亏损近百亿,资产负债率88%,已经接近企业运营的极限,靠重庆政府和华为输血维持到现在。(很像热血漫画主角,被反派按在地上暴打成残血,开始回忆喊着友情羁绊冲上来[笑哭]

4.解释成本低,问界作为华为亲儿子,不是华为车那谁是华为车?

额外再说句个人暴论:车BU作为华为-赛力斯链接的纽带,即使华为想让长安成为车BU的大股东都不可能了。搞个子公司卖卖零部件,给长安入股差不多;否则就要把HI跟智选区分开;而且想入股智驾的核心公司不可能,这是国之重器。目前赛力斯很多零部件,如电机,已经从华为买到技术授权,开始自产了。

纵观华为的历史,就是梭哈的历史,包括在华为的每一个人都有梭哈的基因。在这一点上,只有赛力斯最契合。

$赛力斯(SH601127)$

全部讨论

一语中的!

05-19 17:10

确实,hi模式里面,二流车企把华为当备胎搞试验田而已,除非干掉智选,他们才具有足够的独特性(朱总发飙估计也是这个角度考量)。然而智选有终端消费者bg操刀,且已经起势还站住了高端(稳步挤占bba市场),随之而来的丰厚利润即使任老爷子也无法拒绝

05-19 16:35

感觉Hi模式不过是车企给自己做个备胎的选项 现在的国产车已经是红海了 不全力以赴 很难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