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3日持仓检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目前现状2023.4.13,总资产41.3w,总净流入37.2w,总体盈利4.1w,盈利11% (4.1/37.2)。

目前主要持仓

1.长春高新   -9.5%,成本152.79,现价138,股数800,持股天数39天。

2.涪陵榨菜   +1.6%,成本17.97,现价18.27,股数2730,持股39天。

3.万科a     -12.7%,成本15.979,现价13.94,股数2700,持股70天。

4.五粮液        -1.4%,成本173.8,现价171,股数200,持股31天。

5.宁波银行     +2.4%,成本24.8,现价25.44,股数1300,持股18天。

6.伊利股份     -5.6%,成本30.53,现价28.8,股数600,持股329天。

7.云南白药     -6.5%,成本56.02,现价52.35,股数300,持股104天。

8.海尔智家     +4.7%,成本22.35,现价23.42,股数500,持股51天。

9.方大特岗    -25.8%,成本6.11,现价4.53,股数2500,持股251天。

10.海康威视                成本-33.57,现价35.16,股数400,持股288天。(中间卖过,又买回来一点,这个成本完全不准了)

小号:

1.宁波银行    +2.35%,成本24.85,现价25.44,股数900,持股18天。

2.牧原股份   -13.68%,成本48.83,现价42.15,股数900,持股244天

近两月,操作很多,违背了我不做t的初衷,唉,各有原因吧。主要大操作如下:

1. 4.25,卖出格力电器,成交价40.42。

2. 4.25,买入长春高新,成本价160.9。涪陵榨菜,成本价23.75。
3. 5.1,买入五粮液,成本价173.94。

4. 5.15,买入长春高新,成本价162.71。

5. 5.29,将招商银行全部卖出,换成宁波银行

6. 6.12,买入海康威视,成本31.7。

7. 6.21 , 全部卖出立讯精密,买入长春高新138.78。

操作反思:

1.仓位问题。仓位太满,等下跌的时候无力补仓。例子:长春高新,6.7暴停。伊利,跌15%,无钱补仓。自己的收入只有固定工资收入,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被动收入。(绝对不透支健康去增加收入)

2.股票分散问题。这个我还是觉得是分散持仓是最优解。一是每个仓位不重,即使遭遇黑天鹅,不会全军覆没。但容易导致整体账户收益不高。二是每个个股都有他自己的特殊波动,就是你每次有钱时可以选择加仓的时机会更多,更有效率。而且每次需要加仓的金额需求更低。三是当某个个股波动到阶段性高点时,此时选择卖出性价比高。如果其他个股刚好在阶段性低点,用卖出的钱去买入他更合适。

3.要不要做波段的问题。从几个维度讲:一是没有只买不卖的股票。哪怕是巴菲特,1988-1998期间,伯克希尔的可口可乐持仓涨幅超过10倍。但他当时没卖,回望可口可乐股价,22年涨幅64%,年化复合回报2.3%,加上期间的股息,年化复合回报仅约5%。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也承认了这次决策的失误。所以当短期过于高估时,还是要理性卖出。

二是放弃波段,为何有人长期持股收获成功。典型茅台,片仔癀,万科。这是由这些公司的内在价值价值决定的,这些公司从小公司慢慢成长成大型公司,这部分人收益的是公司成长的钱。前提你的内心得强大到承受n个腰斩,腰斩后可能还要腰斩,付出巨量的时间等待公司的复元。较容易实现的是拿着闲钱,看准一家公司,乘着低位杀入,当收益大于自己的投入时,随他去了,也就对波动不敏感了,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喜悦。所以,理性的最优做法,还是乘着波段高点卖出。忍受其他股的诱惑,拿着钱一直等着波段低点的到来。但这里又衍生出新的问题,何时才是高,何时才是低,最难。中庸做法,一直拿着优质公司的股票,只拿公司成长的收益,避免自己出昏招。最差做法,做波段的时候出现和自己预期不符,又交手续费,又反抬高成本。

下阶段操作:

1.持仓不动,除非短期暴涨。

2.有闲钱稍微补点仓。

全部讨论

2023-06-23 12:28

选高新是什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