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加速TOPCon等光伏技术产业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简称《计划》)。《计划》提出,推动TOPCon、HJT、IBC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和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技术产业化,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和行业应用。

《计划》提出通过5至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累计超过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备满足12亿千瓦以上装机需求,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

TOPCon技术更受热捧

太阳能光伏电池(简称光伏电池)用于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电池技术共经历三代:第一代电池技术(2016年之前)为常规Al-BSF铝背场电池,背面沉积一层铝膜,电池效率损失来自于背面全金属的复合;第二代电池技术(2017至今)为单晶P型PERC及PERC+电池,背面形成氧化铝钝化层降低复合,是最具经济性的主流产品;第三代电池技术(开启产业化元年)为N型高效电池技术,包括TOPCon、HJT、IBC电池,其钝化接触技术减少金属电极和电池的接触复合。随着国内外需求开始转向高效产品以及“降本增效”提速,N型电池是下一步迭代发展的方向。在N型电池的多种技术路线中,TOPCon技术在量产上走得最快,有望最快步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TOPCon技术之所以受到诸多光伏企业热捧,是因为与P型和N型其他路线比有多个优势。第一,TOPCon可以兼容PERC产线设备,设备兼容度良好,工艺成熟;第二,关键设备成熟度高,PERC人才储备充足;第三,投资经济性显著,投资成本相较于其他N型电池技术更具有经济性;第四,TOPCon技术实验室电池效率26%,理论效率28.7%,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间。有机构预测,到2031年,N型电池市场份额将会突破50%,较目前的市场规模有10倍以上的提升。未来十年是N型单晶硅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光伏企业积极布局TOPCon电池

2022年以来,多家光伏厂商公布了TOPCon电池组件扩产计划和量产进度。公开信息显示,沐邦高科$沐邦高科(SH603398)$ 近期在TOPCon电池方面有两项投资,分别是与湖北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共同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与梧州市人民政府签订《10GW TOPCON 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同书》,拟在广西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投资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值得关注的是,广西沐邦高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上市公司沐邦高科持有其100%股份,该公司是梧州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运营主体。

天合光能目前拥有常州500MW新中试210尺寸TOPCon产能;2022年4月,公司在宿迁投建的8GW TOPCon电池项目已正式启动,预计2022下半年逐步投产。科创板企业晶科能源更早一些已开始布局,目前其在浙江海宁投产8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及组件产能和安徽合肥投产的8GWTOPCon产能目前均已达到满产条件。

中信建投认为,预计TOPCon技术在2022年将会有较大规模放量,2022年有望成为TOPCon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