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①新冠口服药+中药+上游产业链;②建筑节能减水剂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风口研报·赛道】新冠口服药+中药+上游产业链,国内这几家公司最值得期待,不仅将有巨大增量、未来更有望参与全球药物生产
2022-03-20 18:11 星期日
《风口研报》今日导读1、新冠治疗(奥翔药业九洲药业河化股份):①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发布,新增了两种抗病毒药物和中药治疗,华安证券谭国超认为新冠小分子药物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国内真实生物、君实生物研发进度最快,产品有望年内获批,国产口服新冠药物链条值得期待;②谭国超认为在疫情的催化下,口服新冠小分子药物迅速放量,为国内CDMO公司带来巨大增量,更有望迎来参与全球创新药物生产的重要契机;③此前每版的《方案》都离不开中药的身影,“三药三方”已发挥了显著作用,2022年3月《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发布,谭国超看好新版《共识》推动中药抗疫,相关防疫中药厂商未来会直接受益;④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发展变化风险、产品研发数据及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产能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2、减水剂(苏博特垒知集团红墙股份):①太平洋证券丁士涛看好节能建材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升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随着国家加大河道治理力度,机制砂占比提升,对减水剂需求量及配套服务要求增加,目前我国混凝土预拌率仅46%,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②2021年下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22年3月11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9676亿元,占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66.3%,随着地产政策逐渐宽松,建材需求有望回升;③减水剂主要客户为水电、核电、铁路、公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大型基建企业,新进入者为取得下游客户的信任需要更长的时间,行业准入门槛较高;④经丁士涛统计,环保和安全生产政策导致行业近年企业数量从6000家减少到1000家,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目前三家上市公司产能增速远超竞争对手:苏博特、垒知集团、红墙股份;⑤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力度低于预期等。
主题一
新冠口服药+中药+上游产业链,国内这几家公司最值得期待,不仅将有巨大增量、未来更有望参与全球药物生产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发布,新增了两种抗病毒药物和中药治疗,两款抗病毒药物是用于“有进展为重型或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相对而言,中医药的“三方三药”主要是应用在新冠肺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身上,新方案是中西治疗的全新结合。华安证券谭国超深度覆盖新冠药物产业链,看好第九版方案的发布对国内新冠防治工作起到了新的指导意义,中药、西药、上游产业链等,都迎来了新的投资机会。新冠小分子药物撑起疫情治疗半边天,国产口服新冠药物链条值得期待小分子药物方面,辉瑞Paxlovid、默沙东Molnupiravir等已经取得较为明确的疗效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国内新冠口服药方面,目前尚无国产产品获批,但多家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其中真实生物、君实生物研发进度最快,产品有望年内获批。(1)真实生物的新冠口服药为阿兹夫定,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技术路线,同默沙东Molnupiravir类似,涉及公司主要有上游原料药和中间体供应商拓新药业、奥翔药业。(2)君实生物的新冠口服药VV116,技术路线也是核苷类似物,涉及公司主要有上游原料药和中间体供应商河化股份等。新冠药物为国内CDMO公司带来巨大增量,并迎来参与全球创新药物生产的重要契机谭国超认为在疫情的催化下,口服新冠小分子药物迅速放量,对上游中间体、原料药的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冠产业链热度空前。并且,新冠供应链是国内CDMO公司打开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创新药物生产的重要契机。目前国内头部小分子CDMO企业已经凭借强大的产能供应、成本优势和交付能力,在新冠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从订单上来看,目前受益最充分的是小分子CDMO头部企业凯莱英博腾股份。从产能上来看,在持续高景气及大订单的加持下,头部企业纷纷进入产能加速建设阶段。“三药三方”已发挥了显著作用,新版《共识》推动中药抗疫此前每版的《方案》都离不开中药的身影,其中经过筛选研究的“三药三方”成为抗疫的中药名片。2022年3月《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发布,其中关于COVID-19中成药治疗推荐,从轻型、普通型以及重型和危重型的症状进行划分,不同阶段推荐中药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谭国超看好在后疫情时代,中药无论是在预防还是治疗上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各地方防疫也都能看到中药的力量,相关防疫中药厂商未来会直接受益。近期本栏目医药&医疗系列:3月17日《布局新冠重症稀缺特效药,这匹“小黑马”同时推进三款新冠免疫抑制药物、2022年有望获批上市,分析师称其产品为“救命必须”》3月13日《多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有效缩短检测窗口期,“疫苗+检测+治疗药”多种手段共存,共筑疫情防控城墙》3月13日《新冠抗原自测试剂即将上架!这两家公司率先布局IVD检测增量业务、线下+线上终端渠道同步打开,分析师测算最高或迎370亿元增量市场》3月11日《新冠抗体检测+鼻喷新冠疫苗+HPV,这家公司处于大品种业绩兑现窗口期,现已获WHO预认证、产品有望出口海外打开更大空间》3月10日《“新冠抗体+抗原+试剂盒”需求或超预期,这家公司掌握检测试剂、抗体、疫苗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下游直销药企数量超1000家》3月10日《合作药企开发新冠药物+疫苗,并自研自产新冠检测试剂,公司产品已实现大规模生产,有望带来更多收入空间》
主题二
“绿色建筑”背景下的细分节能建材原料,分析师挖出三家公司产能增速远超竞争对手,下游覆盖“水电+核电+铁路+建筑”多个领域事件:近日,住建部印发《“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将于2022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重点在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太平洋证券丁士涛最新深度研究节能建材减水剂行业,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升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随着国家加大河道治理力度,机制砂占比提升,对减水剂需求量及配套服务要求增加。随着减水剂纳入化工行业管理,环保和安全生产政策导致大量中小企业淘汰,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2016-2020年企业数量从6000家减少到1000家,竞争格局明显改善。丁士涛挖出三家上市公司产能增速远超竞争对手,重点看好:苏博特、垒知集团、红墙股份。其中,苏博特是业内唯一一家拥有聚醚-母液-复配产能的企业,公司通过四大母液生产基地实现全国布局。借助建科院背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公司功能性材料和检测业务取得快速进展。稳增长政策托底,需求结构优化2016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河道治理力度,在长江、黄河及全国河道开展采砂整治,鼓励河道砂石统一开采管理。环保政策造成了天然砂禁采、限采,未来机制砂将进一步替代天然砂。随着混合砂中机制砂含量的增加,砂浆的流动性下降,混凝土工作性能变差,使用高效减水剂来配置混凝土可提高混凝土性能,因此减水剂用量也在同步机制砂增长。此外,通过添加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方便项目施工,2018年中国预拌混凝土渗透率上升到46%,全球预拌混凝土渗透率超过80%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未来国内预拌混凝土渗透率有望继续提高,进而带动减水剂市场扩容。2021年下半年以来,宏观政策多次提及“稳定”、“跨周期调节”、“专项债”等,专项债发行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22年3月11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9676亿元,占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66.3%。随着地产政策逐渐宽松,建材需求有望回升。政策驱动集中度提升,龙头实力奠定发展基础由于外加剂的主要客户为水电、核电、铁路、公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大型基础设施施工企业、各区域商品混凝土企业,新进入者为取得下游客户的信任需要更长的时间,且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和时间,这也增加了行业准入门槛。叠加环保和安全政策导致中小企业进一步淘汰,根据中国混凝土网发布的外加剂前十强企业的产能数据看,苏博特、垒知集团(科之杰)、红墙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的产能扩张速度远高于排名4-7名的企业。由于行业采用直销模式且客户高度重叠,为扩品类提供条件,行业龙头苏博特在减水剂基础上已经涉足检测、功能材料、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