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私募赔钱那点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310回复:346喜欢:603

这两天看到新闻说现在行情差,不少私募大佬都遇到了滑铁炉,亏得稀里哗啦的,有的跌到了0.7要清盘了。作为一个曾经的、失败的私募基金经理,以及一个现在看起来比较过得去的散户,我觉得我可以来说说私募基金赔钱的那点事。

我现在已经不做私募基金了,我也不想黑同行,就从我自己的经验教训来说说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应该注意的事。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私募基金出现公募基金那样大幅度的亏损也很正常,虽说私募可以空仓,但通常价值策略、成长策略基金是不会空仓的,那样就变成了交易型、量化型基金,这个属于风格漂移,不应该提倡。如果私募亏损幅度和公墓相仿也很正常,都在股市混,不赔钱是不可能的。我之前在说“公募基金”的帖子里也说了这个问题。

盈亏同源、均值回归和幸存者偏差

但是我这里说的是亏损幅度,不是亏损总额。私募基金出现顶部大量发行新基金、吸纳大量申购,是欠考虑的行为,当然投资者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私募基金与公墓基金最大的不同就是主要收入来源不是管理费。在顶部,公募基金有做大规模换取管理费的动机,而实际上私募基金没有这个必要。在顶部圈一百个亿,管理费也就赚1个亿,还不如在底部圈20个亿,翻倍了拿6个亿,还有好名声,何必呢?

这个问题年轻人容易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这个。15、16、17三年,我在市场里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有一些朋友想投资股票,于是我在17年底开设了人生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私募基金。在顶部设立新基金,现在看是非常不明智的。

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17年底是“顶部”呢? 刚才不是说了吗,价值成长基金不能漂移成交易型基金。——那当然要看估值。16、17年的中国,投资圈热得发烫,互联网“加”泡沫横飞,一地鸡毛,任何人都应该看出,创投圈、创业圈已经出现严重问题,而15年的泡沫破裂后,新泡沫又在新能源、高科技领域堆积。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K线图看不准,估值总是看得准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把“募资”看得太重了。想必现在很多同行还是持这种观点。觉得能弄来钱才最重要,自己之所以开基金,就是因为自己炒股资本太少了,最好一把圈一个亿,而要想圈一个亿,只能在牛市里圈。可是等到牛市里你能圈来一个亿,估计牛市也快完了。人生,就是这么无奈!

于是在“人生难有几回搏”的机会主义思想影响下,很容易就在顶部募集大量资金(此时也是你的历史业绩最好的状态)——进而为失败埋下了伏笔。

所以,我给投资者的劝告还是:无论买公墓还是私募,最好等你想买的那个基金亏了一段时间后在买,比如现在就很不错,而不是在基金赚了很多钱后才去买。现在买优秀的私募基金(虽然已经回撤了三分之一),其beta风险已经被释放掉了,接下来基金经理的alpha能力才能充分发挥。

想当年我的前五大持仓股是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芯国际东方雨虹和北控H(共占85%以上)。这些如果是在底部建仓的,我简直是明星基金经理了。经过三年折腾,这些股票除了北控外,都已经或曾经创造出远超过2018年初的高价,只要建仓时机稍微好些,就完全是另一种命运。因此如果现在投资者想买的基金亏得稀里哗啦(当然,建议买不会清盘的净值二三的那种),正是投入的好时机,也许两三年后净值又翻番了呢!

第二个错误就是清盘线。对于价值成长类基金,强行设置清盘线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对于清盘线的设置,使得越跌越卖而不是越买,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让管理人处于尴尬的状态。当然法规可能不是这么认为的。

在清盘线接近的时候,我也遇到严重的困难,要么自己掏钱补仓,要么只能割肉。还好我的投资者都是比较熟悉的人,所以我自己掏钱补仓,解决了清盘危机。但是仍然因为清盘线的原因在底部无法顺利操作,失去了翻盘的机会。而且基金经理每天的工作从研究股票变成避免清盘,不仅完全不在做投资,而且心情极差,茶饭不思,投资变成了一种折磨而不是快乐,这也是我决心再也不做基金管理工作的原因。

可能法规认为清盘线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我认为这要看什么基金。对于”交易型”的基金,量化对冲这些,必须有清盘线,而且要严格一些。但对于价值成长型基金,设置清盘线是不适当的。如果法规规定必须要设置,我建议不要选择0.7以上清盘线的成长、价值型基金,给基金经理一个操作空间,也是给自己多一个机会。

只要基金经理的人品过得去,操作不漂移,亏的钱都能赚回来,特别是科技、医药类基金,亏30%玩一样,设置0.7清盘线非常不妥当,如果法规要求,设个0.5意思一下就行了。

去年我自己的旗舰投资组合(以下提到的我自己的投资组合均为家族基金,不对外开放)从最高点也回撤了三分之一,这非常正常,虽然是先涨上去再掉下来的,但是那是运气好,如果哪个同行不太走运,刚好顶部成立产品,嘎嘣就完蛋了。而对于我来说,不过是坐了电梯,我也相信今年会坐回去。而如果你搞了清盘线什么的,这下去就难上来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要加杠杆就大方加,别用基金加杠杆!

年轻人立志在股海搏击,成就一番伟业,我太赞成了,然而加杠杆的办法有很多,开基金恰恰是最坏的哪一种。很多人说,听了巴菲特的话,说我们不能加杠杆炒股,又说自己本金太少,何时才能挣一千万。这完全是在扯淡。

假设你个人有500万本金,不少了,没这个数也别来开私募了。你想把这500万作为运作经费,撬动一个1亿的私募盘子,预期这个1个亿的私募盘子赚5000万,分25%收益,1250万,去掉公司成本什么的,大概自己赚个七八百万。然后扩募到10个亿,准备每年赚个20%左右,2个亿,提取3000万分成,去掉公司开支税费,每年净赚2000万左右。再以后YY一下执掌百亿私募,指点江山,人生巅峰,最后穿上白大褂?

这其实都是扯淡。

私募基金是一个杠杆没错,但是好像一个弹簧,压下去却没弹性了。由于存在止损线、客户关系维护等非市场因素干扰,往往在最底部需要杠杆率的时候,杠杆率直线下降……

结果你是这样的,最好的大牛市,你募集了一个超级牛逼的基金,用自己的500万赚了2000万,给客户赚了1个亿,为今后扩张(还可能失败)做好了准备。最坏的情况是,你给客户赔了三千万,自己的500万全部填窟窿+公司成本,公司倒闭了,名声臭了,被客户唾弃,一辈子很难翻身。

我说你他*的就是想太多!500万看到大牛市要来,融资干上5000万,5000万全是自己的,还不用交税!你以为“基金”不是杠杆,其实它是杠杆,杠杆的不仅仅是钱,还把人也给杠进去了。资本金太少开基金,还不如融资一把梭,爆了?爆了至少名声不臭,没客户追杀,找机会东山再起就是了。

什么时候可以开一个基金呢? 自己炒股炒上A9了,这时候达则兼济天下,带几个亲戚朋友,大家凑个盘子,这时候你自己A9,心态也平和极了,遇到估值发疯的时候(2021年)就能像我一样直接说出“脱科向期”,把什么“宁王”当作粪土。结果一看,我打理的A股部分收益率竟然相当高(因为分账户打新啊。。。)

然后等你A10了,就是投资大师了,自然资金多得不用愁,找个熊市吸纳一点客户慢慢建仓,成就一代大师的传奇。

所以呢,也许方丈@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基金,现在差不多了,他符合有钱、有投资能力、无压力的基金经理类型…

我还要谴责一下“一拖多”的基金。基金又不是净值非要1才能买,如果已经是成名的大型基金,却在顶部弄一大堆新产品,实在是对投资者的利益不太负责。老基金也是可以吸纳新客户的嘛,其实并不会稀释、冲淡原有客户的利益,如果要维持仓位比例,那么新资金进来自然可以补仓。如果正好估值过高,那么新资金进来了可以先不买,这样等同于减仓,还少了对市场的冲击,何乐而不为呢? 怕是只想要新基金给老基金“抬轿子”,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新老基金一起跌,除了一段时间的虚假繁荣,以及便宜了高位逃跑的散户,吃最大亏的就是这些自欺欺人的“大型机构”了。

当然也许私募不比公墓,如果投资者想买基金,可能老基金不愿意开放,这确实也是个难题。实在不行,还是又要回到“让基金跌一阵子再买”的路子上去。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基金经理,现在的散户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全部讨论

2022-02-12 07:31

感谢分享。但说点你不爱听的话,你确实不适合做私募。赌性太强,反思里也都是赌一把的云云

2022-02-12 01:23

都A10了,做啥基金,一年赚几个亿,不交税,无压力,生活美滋滋。

0.7清盘是合理的,无杠杆分散投资,亏30%已经很夸张了!一般的客户亏30%还勉强可以接受,毕竟大头还在。恼火的顶多抽你几个耳光。如果不设清盘线,真亏光了,搞不好把你扔黄浦江!

2022-02-12 01:06

巴菲特老爷子好心好意的给你说基金只适合投资指数,你偏不听。

2022-02-12 10:34

谢谢作者,我懂了,林园但斌的套路,发一堆新基金给老基金抬轿子,股价起来,提成赚的飞起,最后新基金基民被割韭菜。

2022-02-12 10:07

方丈的基金表现说明其投资能力普通

2022-02-12 01:11

基金的杠杆成本要算上投资者维护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

私募基金经理一拖多是基金法的问题,因法律规定单个私募基金不能超过200人。随着投资人的增多,不断成立新的基金是遵守法律行为,还被鄙视。做私募不看基金法规,不敬畏法律,会敬畏风险吗?这样的性格,做私募失败一点也不奇怪。

2022-02-12 08:33

写的蛮好,都说散户是一赚二平七亏,但都发基金了,应该是投资者中的佼佼者,结果还是有好多亏的。这篇文章的分析很有道理,亏损未必是水平不够,可能是发行时机不好

2022-02-12 12:20

赞同作者。看了很多雪球私募基金近三四年的曲线图。发行的时机很重要,比如发在18年年初,和18年四季度。最后几年的净值差距巨大。发在18年年初的基金,19年大半年都在填窟窿,发在18年年底的基金,19年做的好的基本有50+个点收益。所以我说现在其实是买自己心仪基金的好时候。但是人性偏偏相反。最近我问过几个销售,很多发的新私募,都募资不好。很多之前要买的人都犹豫了,想观望一下。相反,如果指数高涨的时候,投资者会疯狂购买,生怕资金买不到心仪的私募。一切都是人性。说来简单,碰到实际情况,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