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PE傻傻分不清楚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8喜欢:2

无论怎么估值,都是一种对公司未来经营的预测,它是一种帮助我们量化的工具,投资不止一种工具,吃饭也不止一种碗[涨][涨][涨]

估值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工具。估值不要光看交易软件显示的那个数字,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它不一定准确[多][多][多]


下面说一下软件上常见的三种

静态市盈率[加][加][加]

用市值除以去年年报净利润

【由于年报公布在次年4月左右,所有存在滞后性,并且投资是面向未来的,既然已经第二年了你还盯着前一年看是不是有点过时】

动态市盈率[买][买][买]

用市值除以今年财报公布的净利润乘一个系数

比如一季报之后大部分软件计算动态市盈率就是用市值除以一季度报利润✖️4

【问题来了,每个季度赚的钱都一样多吗?以消费电子举例,一般重仓新品发布在3季度,所以盈利高点应该在3季度,一季度淡季相对比较少,甚至有的季度之间可能净利润差了几倍,所以还是要看具体企业情况】

TTM来了第三种[涨][涨][涨]

用市值除以过去四个已经披露的财报季度的净利润和

【假如现在是一季度刚披露完,那么软件就把用现在市值去除以今年q1➕去年q4➕去年q3➕去年2之和,看起来相对好一些,毕竟四个季度都包括了,但是,一家发展的公司总不能利润停在过去不增长吧,所以也有局限性,并不准确】


好了,说完了,一头雾水对不对,既然都不准确,软件何必多此一举?[梭哈][梭哈][梭哈][梭哈][梭哈]

答:如果专家写文章跟普通人一样怎么体现专业性?

那到底看哪个呀![吐血][吐血][吐血]

我的结论是【哪个都不看!】[韭菜][韭菜][韭菜]

股市是反应预期的,股市是反应预期的,股市是反应预期的,你看最近中报出来之前有的公司上涨,中报真的出来之后反而[跳水][跳水][跳水],这就是A股生态,在美股可能看到好的报表才开始涨,A股唱【我们不一样!】

上面三种方法都是过去的结果,所以对我们的面向未来指导意义不大,判断估值应该用市值分别除以今年净利润和明年净利润,你就大概知道这家公司现在贵不贵,行情好透支个一年净利润并不夸张。

如果说透支到3年之后甚至透支几十年去计算估值【请醒醒[主力][主力][主力]

今年净利润和明年净利润公司不在报表季不会告诉你的,你需要自己想办法去测算和估计。

个人没这么大能力就看研报平均数据,找找哪个人跟踪准确。这个就得自己去看了,像宁德时代这样现在还在高速成长期极其难预测,研究员一致落空,就不要为难自己

最后再补一句,周期股一般看pb,周期股pe越低越说明周期高点,什么卖医用手套的忘记叫啥了[干杯],海运的海狗[满仓],卖检测盒的[吃瓜]【今天九安出了业绩】,还有人说周期变成长的,硅料和锂矿还有点可能周期变成长,其他我觉得不行,甚至我说的这两个也不行。

资源类公司靠天吃饭,大家不愿意给高估值,毕竟社会进步还是靠科技创新,技术迭代。

@我的全体粉丝,每人读十遍

咚咚咚[中签][中签][中签]算不出来怎么办,赶紧去看研报[吃瓜][吃瓜][吃瓜]

#宁德时代# #中远海控# #九安医疗#

全部讨论

2022-07-14 18:22

这有市盈(动),市盈(静),市盈TTM,市净率,到底看哪个啊

2022-07-14 15:38

今日盈利8597,上周五买的光伏etf今天出了1.5万股,总觉得这个涨法风险极大。储能都涨了很久还有新故事出来催化。七月近半,就等宁德的中报了,估计出真中报也就差不多一轮行情收尾

2022-07-14 13:37

以下观点均来自于卖方分析师,不代表我们观点。

1.【国金】天齐锂业:Q2业绩大超预期,全年利润上调至250亿!!!
Q2归母净利润63-83亿元,环增91%-152%;扣非归母56-75亿元,环增99%-166%。Q2泰利森尾矿库项目爬坡,产量环比提升;碳酸锂、氢氧化锂均价分别环增12%、25%。H股成功发行,募资净额约为130.62亿港元,债务问题基本解决。泰利森下半年产量持续提升,后续CGP3期扩至210万吨/年。

四川雅江措拉配套遂宁安居2万吨项目有望重启,奎纳纳一期调试,二期已开始建设。5-6月需求好转后,锂价呈小幅回升趋势,产业链库存目前集中在上游,主流企业报价仍平稳。7月正极排产明显恢复,环增15%以上,下半年供给格局已定,8-9月需求持续超预期,价格有望加速上涨,预计超过前期52万高点,全年均价维持50万/吨以上预期。

22年预计锂盐出货量在7.5万吨,加上SQM投资收益,全年利润预期上调至250亿元,目标市值3000亿元!


2.【招商】行业景气观察0713——6月新能源车产销高景气延续,生猪价格继续上涨
【本周关注】随着复工复产,各项政策落地以及消费的反弹,汽车板块景气度继续改善。乘用车方面, 6月产销得益于对4、5月的部分补偿,呈现”淡季不淡”行情;库存来看,乘用车产品库存充足,市场需求满足能力强,长期效应明显;商用车方面, 6月数据虽然相比4、5月有向好发展,但是整体上处于3年内较低位置,整体发展压力较大,需求端目前物流运价指数有修复信号,若是物流运价能持续修复,则商用车市场有望继续回暖;

新能源汽车方面,6月数据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整体产销位于新冠疫情以来的最高点,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此外锂电池正极材料价格稳定,电解液价格下降明显,随着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原材料成本的降价,新能源汽车收入和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重点关注板块中报业绩表现及后续的修复。

【信息技术】4GB 1600MHz DRAM存储器、64GB NAND flash存储器周环比下跌,32GB NAND flash存储器价格保持不变;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幅缩窄,美洲、欧洲、中国和亚太地区销量同比增幅缩窄,日本销量同比增幅扩大;6月台股面板、LED以及部分IC设计、制造和存储器营收同比下行。

【中游制造】本周DMC、电解镍价格上行,部分电解液、正极材料、锂材料价格保持不变,三元材料、多数钴产品价格下行;本周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上行,组件、电池片、硅片、多晶硅价格指数上行;本周光伏产业链中硅料、组件、硅片价格上行;6月充电桩累计同比增幅扩大;6月挖掘机、装载机销量同比降幅收窄;6月份重卡销量同比下滑,环比有所上升;6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上升,上半年同比小幅下行;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市占率保持较快增速;CCBFI、BDTI上行,CCFI、BDI下行。

【消费需求】本周生鲜乳价格上行。本周仔猪、生猪、猪肉价格上行;自繁自养生猪养殖盈利扩大,外购仔猪养殖盈利扩大。肉鸡苗价格下行,鸡肉价格上行。蔬菜价格指数上行,玉米期货结算价上行,棉花期货结算价下行。

【资源品】建筑钢材成交量十日均值周环比下行;本周铁矿石、钢坯、螺纹钢价格下行;主要钢材品种库存下行,国内港口铁矿石、唐山钢坯库存上行;唐山钢厂高炉开工率、唐山钢厂产能利用率下行。动力煤期货结算价下行,焦煤期货结算价下行,焦炭期货结算价下行。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上行、京唐港炼焦煤库存上行,天津港焦炭库存上行。全国及多地水泥价格指数下行。Brent国际原油价格下行;无机和有机化工品期货价格多数下跌,其中辛醇、PTA、甲醇、甲苯跌幅较大。本周工业金属价格涨跌互现,锌、锡、镍价上涨;库存普遍下跌。本周黄金、白银现货价格下跌。

【金融地产】货币市场净回笼3850亿元,隔夜SHIBOR利率较上周上行。A股换手率、日成交额较大幅下行。本周土地成交溢价率下行、商品房成交面积较大幅下行。【公用事业】我国天然气出厂价下行,英国天然气期货结算价下行。

风险提示:产业扶持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

3.【华创】 通胀“宽”度已达1980年——美国通胀的另一个视角
全球通胀不仅在走高,也在变宽。去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快速上升,达到近三四十年来新高。但读数高只是通胀严峻形势的一面(通胀高度),另一面是涨价范围扩大(通胀宽度)。

通胀越高、越宽,通胀超预期的概率越大。在通胀上行、通胀变宽的时期,通胀读数超预期(彭博一致预期)的概率越大,金融市场隐含波动率的情况也侧面验证了这一点,1990年以来,通胀上行、通胀变宽的时期,美债和美股的隐含波动率大多也会上升。在通胀高度和宽度之间,美联储最关注的肯定是通胀高度。但相比于通胀高度,通胀宽度更能反映经济主体的定价行为和通胀预期变化。

就1970-1980年代的经验看,通胀宽度能够抵消部分美联储反通胀的政策努力。以史鉴今,在当下美国通胀的高度和宽度又一次向大通胀时代靠近时,美联储不能仅只关注通胀高度的回落,也应该关注通胀宽度能否随之而收窄。

我们理解鲍威尔在众议院所说的“明确的证据表明通胀正在以令人信服的方式下降”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一是核心CPI环比能不能回到0.2%的正常水平,二是通胀宽度是否能明显收窄。当下美联储(欧央行也一样)面临着四大通胀困境,只能通过货币政策大幅快速收紧,大幅杀需求来降低通胀。

并且我们认为,为了防止通胀固化,在看到通胀下来之前,央行不应该也不能停止货币政策的收紧,即便这样会大幅错杀需求,进而导致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 在中期纬度上(未来半年到一年),美债利率大概率会先继续反应政策收紧和高通胀,随着中期维度美国通胀回落、需求被“超杀”逐步验证,才有望进入新的下行阶段。基于货币政策大幅收紧带来欧美经济衰退的预期,进而过早地押注长端利率的走向,风险可能偏大。


4.【天风电新】英国海风价格已经低于其他发电技术,海风市场有望快速放量英国海上风电价格降至低于其他发电技术水平,开发经济性更强
近期英国最新一轮可再生能源差价合约(CfD)竞价中,海上风电项目的投标价为37.35英镑/MWh,低于陆上风电的42.47英镑/MWh和光伏的45.99英镑/MWh。随着海风成本优势开始凸显,欧洲海风市场有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本次竞价项目中海风占比达65%,政策加持下海上风电景气度持续向好

根据英国政府制定的气候目标,到2030年英国需要完成至少40GW海上风电装机量,而截至2021年底英国海风累计装机量达13GW,要达到40GW的目标需要22-30年年均新增海风装机量3GW(20-21年年均新增1.4GW)。从2023年年开始,CfD机制将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为英国达成2030年海风目标提供政策支持。本次竞价的10.8G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中,海上风电约7GW,占比约65%,对比前三次CfD拍卖的海风规划量1.16GW、3.20GW、5.47GW,海上风电规划持续增长。持续看好海风出海市场

塔筒环节看好【大金重工】,公司目前已经获得了获得英国860MW海上风电项目XXL单桩合同,拥有国内塔筒企业在欧洲单桩出口项目唯一的业绩背书,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受益于英国海风的快速发展。

铸件环节看好【日月股份】,出海利润率较国内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有望凭借精加工和大兆瓦优势打开海外市场空间。

海缆环节看好通过与海外头部业主的技术研发合作获得客户认可,与当地海工企业完成海缆总包的【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和【亨通光电】。

风机环节看好【明阳智能】。公司于2021年与英国政府达成意向协议,将在当地投资建设风机、叶片生产基地。我们认为公司在伦交所上市后募集资金有望加快英国建厂的进度,出货量跟随海外海风市场加速。

2022-07-14 13:29

风电板块再点评:
由于招标大超预期和填补上半年的空缺,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下跌,风电行业下半年尤其是Q3季度将非常景气,出现“销量+利润”同步上升趋势。
其中,塔筒(天顺风能、泰胜风能、大金重工)的排产数据好转最明显;风机的利润率好转(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三一重能、运达股份等),此外铸件及锻件(日月股份、金雷股份)、轴承及滚子(新强联、五洲新春)均将同步好转。

2022-07-14 13:29

保隆科技调研要点
收入展望:2022年预计同比+20%左右,其中增量业务:1)空气弹簧(不含减震器)预计2.5亿元收入;2)传感器预计4.5亿元,其中龙感科技并表预计贡献1亿+;3)ADAS预计1亿+;4)轻量化1.3-1.4亿;
2022Q2预计收入环比+6%,利润受汇兑、停产影响,同环比承压;
新项目定点:
空气弹簧:2022Q2新获得两个项目,目前共5客户8项目,其中ET7、理想X项目与下半年陆续量产,其余项目在2023-2024年量产;
传感器:宁德合作项目的磁通传感器,2022Q2开始产能爬坡,单车价值量150-200元。
保隆科技是全球主要的气门嘴OEM供应商,此后又不断扩充业务线,在TPMS、传感器、空气悬架上进行布局,如今空气悬架已经逐步量产并进入收获期,传感器Q2季度开始产能爬坡,成长趋势良好。

2022-07-14 13:29

重申: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板块迎来排产加速及盈利确定性拐点

1.在经历了一季度盈利阶段性承压和4-5月yi情扰动后,宁德时代迎来确定性拐点,从排产上看,独资厂口径二季度排产超60GWh、7月进一步提升至27-28GWh,环比增长15%,含合资的单月排产目标超过30GWh,按当前趋势,公司三季度有望实现产量100gwh以上,环比50%增长。全年有望实现产量350GWh、出货接近300GWh。

从盈利上看,公司与车企的价格谈判逐步落地,预计在二、三季度逐步体现,二季度在假设均价上涨10-12%左右(对应0.08-0.1元/Wh)、锂资源均价上涨6-7万/吨(对应0.04-0.05元/Wh)的情况下,测算得单GWh盈利环比提升0.04-0.05元/Wh,考虑其他业务的贡献,单季度经营利润有望达到40亿元。除了短期业绩,我们更应该关注公司中期的变化,包括宜春锂资源的落地,明后年M3P、超高镍、钠离子的产业化,以及换电、CTC的中期布局。

2、锂电池整电池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环节,因电池中期盈利反转的逻辑类似于去年的光伏组件,短期看伴随涨价落地、资源材料降价,2021Q4-2022Q1的盈利低点基本确认,盈利能力边际改善。中期看头部电池企业的锂资源自供率将提升,盈利拐点确定性强,继续看好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户用储能、非动力电池等高景气市场价格传导能力强,盈利能力也有望逐步恢复,关注派能科技、鹏辉能源等。

2022-07-14 13:28

20家社服
网页链接

便携式储能专家
网页链接

2022-07-14 13:13

阳光电源跟踪更新:

1、2022Q2,逆变器出货15GW左右,分布式占比超40%,分布式中80%以上销往海外,盈利能力有望超预期,分布式户用出货约20万套(上半年接近40万套),集中式6月在630抢装作用下出货有所增加;此外海外占比超过60%,欧洲量利增长尤为明显。整体Q2逆变器单瓦净利约3分/W左右,环比小增,对应利润贡献约4.5亿元。储能预计确认收入在1GWh以上,Q2发货接近1.5GWh,支撑下半年收入,Q2盈利水平受发货时海运费上涨影响,环比微降。地面电站环比Q1有所改善,具体利润取决于确认规模。其它业务如风电变流器、氢能、电控等小业务亏损,但影响可控。

2、2022全年,逆变器出货目标70GW不变,其中分布式占比40%,单瓦净利以3分/W左右估算,预计贡献利润21亿元左右。储能业务100亿收入目标不变,储能出货6-7GWh,其中户储10万套(下半年每月1-2万套),对应收入约20亿元,利润贡献超2亿元,大型储能预计80亿收入左右,毛利率相对较低,保守以净利率2%-3%估算,利润贡献约2-3亿元,储能业务利润预计超4-5亿元。电站EPC/BT业务全年预计3GW,风电变流器下半年有望显著改善,叠加少量发电收益,预计利润贡献2-3亿元左右。此外,IGBT国产化方面,目前斯达占比较高,下半年士兰微和新洁能逐步放量,并向海外推广。业务延伸方面,下半年推出优化器和关断器产品,优先面向欧洲。

3、2023年,预计逆变器出货超22年末产能,储能维持高增,其中户储目标预计在50万套以上。IGBT或于2023H2缓解,逆变器业务进一步加速,以30%以上市场份额估算逆变器总体出货在100GW以上,其中户用逆变占比继续提升,预计达到40%-50%左右,逆变器预计贡献利润30-35亿元。储能业务有望延xù爆发增长,其中户用储能预计50万套-60万套左右,利润贡献预计10-12亿元左右,大型储能有望维持40%-50%左右增长,预计利润贡献3-4亿元左右。电站EPC/BT业务在硅料跌价地面电站启动背景下预计弹性突出,风电变流器业务亦有望改善,此外优化器和关断器等贡献部分增量,合计利润贡献有望超5亿元。

4、此前市场对阳光电源的分布式预期不高,但凭借强大的产品与品牌优势,公司正成长为地面电站和分布式两大市场的龙头,预计公司22、23年业绩分别30、55亿元,对应PE分别为60、32倍左右,逐季改善明确,户储加速显著,逆变器龙头长期成长路径清晰,短中期存在确定性填坑修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