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 叁拾壹 2023年终总结之七年之痒乱炒股,一遇唐朝见坦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0喜欢:3

此时此刻,坐在前往江西吉安的K85火车上,老火车车厢衔接处的扯动声,行进时的轰隆声,让人无法入睡,想起三娘的约稿,想起早已起好的标题,起身,寻一充电处,开码!

一、股市七年之痒

回想起自己的股市投资经历,不由得感叹,理财意识觉醒得还真挺早,对股票最早的记忆,应该是高中时期(2010-2013)政治老师时不时在课堂上提起“同学们,大盘马上就要跌破建国线1949点了”“这些年在股票上身家翻了十倍”,哈哈,印象最深的好像就这两条😂。

再之后,就是正式接触股市啦。那是在2014年,先是上半年学校举办了东方财富的模拟炒股大赛,啥也不懂的胡乱买卖参与了一通。下半年大二刚开学不久,在暑假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让自己迫切想找些事情分散下注意力,记账的习惯大致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9月的某天,在淘宝上闲逛,看到一基金店铺(应该是数米基金,后被蚂蚁收购改名了),点进去里面密集的基金信息、收益率对比冲击着大脑,埋藏在内心深处对基金、股票、金融、赚钱的诸多念头涌上心头,就从现在开始,我将不再门外观望,走进来近距离触碰你。那天下午,买入100元中海蓝筹灵活基金,不久之后赚了3元将它卖出。买卖逻辑?没有。注:刚刚查询了下,这次基金还在,不过这些年业绩一般,规模仅剩0.41亿。

到了11月份,通过对几只基金的买卖,我已不再满足于基金的涨跌幅和交易方式,且当时加的一些理财交流群,有人发出来互联网开户的流程,顺着指南我在国金证券开通了股票账户,国金的佣金宝应该是当时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券商模式产品,到现在我依然在使用它,它的账户余额可自动转入货币基金在当时应该也是最早的。开户后买入的第一只股票叫北辰实业,无买入逻辑,再之后还买卖了中国联通中国北车等诸多股票,有赚有赔,无头苍蝇乱撞般的交易,倒也让那段时间的我精神比较亢奋。

期间,还拉了其他同学下水,后面人家买中国北车,赶上南北车合并重组的风口,大赚一笔,而我却早早在中国北车上亏损没拿住下了车。

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也并未获得像样的收益,印象里只是在不断的买卖,平均持股天数不到一周,唯一一只翻倍股叫ST春晖,有段时间炒ST摘帽行情,虽然买得很少,但每天看它一字板也能乐呵一会(刚查了下,已经更名为ST华铁,天知道它这几年经历了什么,可能这次真要退市了)。那会特别喜欢看到自己持有的股票发公告,感觉只要有个消息,它就能涨,如果是重组等“利好”消息,那就得大涨。狂欢总是短暂的,泡沫的破灭令人猝不及防,6月,股灾降临,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涨停,这是年轻的中国股市成长路上的又一段神奇的经历。

印象里,股灾前手中持有的股票叫中毅达,当时一个理财群里的“高手”推荐的,在挨了一两个跌停板后,这家伙也停牌了,且停牌时间达四五个月。停牌无法交易,我也就消停下来,暑假期间还去考了证券从业资格,想着大学毕业后从事这块工作(注:以上文字草稿码于2023年五一凌晨,时隔八个月之后现作为年终总结的一部分,拖延症晚期的又一特征),还好后面2016年暑假去广发证券营业部实习两个月,彻底打消了我的念头,客户经理这种销售性质的职业,对于像我这种家庭无法提供资源的人来说,注定起步就会很艰难,何况内敛的性格也不适合。来到11月,中毅达复牌之后,重组的公告让它走出一波连续一字板的大涨,收获了炒股以来市值新高,11月底清仓中毅达之后又继续埋头炒股,好运不在,2016年“熔断”股灾给了当头棒喝。熔断机制是一种保护机制,也称为自动停盘机制。它是在交易过程中,当股指波动达到规定的熔断点后,交易所为了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暂停交易的措施。A股在2016年元旦过后正式实行熔断机制,但在实施之日的第一个和四个交易日发生四次熔断,股市血流成河,在第四次熔断后,实施仅7天的熔断制度被证监会叫停。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几天交易时间越来越短,千股跌停,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我第一次买入的华谊集团也是在这期间清仓。一直到2016年11月,都是在持续给券商贡献手续费,买入的股票依然是跟风买入,爱判断走势,好“画线”测算压力位、支撑位,相关的书籍也看了数本,这可能是大学期间最难忘的经历之一。而后,再次买入华谊集团,开启了与它6年的纠葛。从15块左右买入到2018年2月10块多清仓,它成功的让我在2017年彻底管住手没有任何交易,套得那么深~接着在3月开始继续从10块连续几笔买到8块9,并在5月底13元左右陆续卖出,挽回了大部分损失。在2018年,也开始接触到可转债这一品种,那两年,可转债可谓还是蓝海,申购户数少,中签率高,虽然单只收益率普遍不高,但一年下来还是能加餐不少鸡腿。印象较深的是2019年3月中签的尚荣转债,一次中签60张,上市后卖出还有18%的收益率,是打新债生涯中签数量最高的一只,也是迄今为止单签收益最高的。

回看2018-2020年的清仓股票界面,几乎都是红彤彤的一片卖出新债的交易记录,现在想真应该早点拖家带口多开几个账户,只在2020年开了老爸一个户头还是格局没打开。不过也正是从2019年开始,不知不觉中滋生了厌恶亏损、死扛到底的心魔,究其原因在于自2019年6月开始至2023年10月,将近四年四个月的时间里无一股票亏损清仓记录,所有的卖出最终都是盈利的,即使有的只是盈利几元至十几元,一直到2023年10月连续亏损卖出珀莱转债科沃转债才可以说打破这一心魔。

回到华谊,2018年5月卖出的华谊集团只是做了个间隔时间稍长的T,很快并在12元附近又开始新一轮买入,而这一轮完完整整的感受了华谊的漫漫阴跌之路,几乎是一路补仓买至2020年9月5.5元,期间最低买到过5.08元,之后得益于2021年的化工股周期,化工股几乎都迎来一波暴涨,也使得我得以侥幸带着较为丰厚的利润脱身,目前华谊仍保持在股票生涯收益榜第一的位置。此外2021年在新股和新债上也斩获颇丰,全年取得77%的收益率,这一成绩也不知未来何时能再打破。

回首2014-2021年,这七年股票投资非要有个总结的话:在错误的方向上瞎折腾,也被市场反复摩擦,但最后运气还行。但这样的“好运气”未必是个好事情,好比一个人拿着火把穿过炸药库,即使这次安然无恙,也不能改变他是一个傻瓜的事实。幸运的事,2021年,摸到了唐书房。

二、本期交易(12.24-12.31)

交谊舞~

三、持仓及收益

截至2023/12/31持仓

截至12月31日,2023年沪深300指数-11.38%,本人实盘年度收益率(资金加权)-7.14%,在年终收官之时最终小幅跑赢对手,不过亏得也不少,老唐2023年收益率-7.03%,相差倒是不大。

四、交易相关事项

1、2023年交易回顾

2023年全年,较期初余额新增27%的资金。中签新股0只,中签新债平煤转债齐鲁转债2只,打新中签率属于被市场平均的那部分。2023年末持仓股份数量:腾讯同比增加25%,陕煤同比增加68%,分众同比增加18%,洋河同比增加233%。全年仅清仓福寿园与企鹅分红而来的美团这两只股票,美团当下63元的价格较144元的清仓价已经腰斩有余。而自2022年7月第一次买入$福寿园(01448)$,到10月13日最后一笔5.65元清仓,取得个股收益率11.8%(券商软件计算),基本就是扮演了个路人甲的角色,对其终归还是认知不足,本着抄作业抄全套的精神,索性清仓换入纯度更高的唐股。全年以亏损清仓科沃、珀莱两只转债而在可转债投资上暂告一段落,至年底持仓已无转债。相较于转债,更愿意持有优质的低估股权。

回过头看这一年的交易,腾讯都是在理想买点之下买入,古B也是从660亿理想买点开始买入,分众买入区间在理想买点上浮20%以内,洋河买入区间则是在理想买点上浮10%以内,总体而言买得并不算贵,只是市场先生的出价不可预测,一次次的向下刷新股价。

单说下陕煤,老唐的年终回顾里说,“这一年如果重走一次,最好状态下能做成什么样。想来想去,唯一“有可能”发生变化的行为,只能是陕煤跌至设定的17.3元以下买点(分红除权后的15.12元以下)时,从洋河上挪3%至5%仓位给陕煤。陕煤是5月30日跌破17.3元买点的(当日最低17.24),5月31日创下陕煤本轮最低价16.6元(7月12日实施每股2.18元的分红后,16.6元经过除权成为 K 线图上的低点14.42元)。”这笔换股交易老唐最终没有做,后视镜来看少给实盘整体带来约2%~3%的增值。我依靠老唐估值方法得出的理想买点,恰逢当时有资金流入,在理想买点附近连续买入多笔,较年初翻倍增持,但也在年末贪洋河便宜,又进行了卖陕煤买洋河的换股操作,这部分最终遭到混合双打。

2、持仓股票买卖点及仓位回顾

估值方法:符合老唐三大前提的公司,使用三年估值法,预测公司三年后自由现金流,三年后自由现金流×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为三年后合理估值;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为当前理想买点;当年动态50倍市盈率或者三年后合理估值×150%,二者中较低值为一年内卖点。周期股采用席勒估值法,过去十年平均净利润×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作为合理估值,7折买入,1.5倍卖出。

企鹅理想买点:三年后合理估值5.7万亿左右,背后的数字是对2025年的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口径,下同)调低为1900亿±10%范围。1900×30=57000亿,57000/2=28500亿。一年内卖点:2023年上半年701亿,当下的监管环境应该很难再出幺蛾子了,正常经营条件下,全年实现非国际口径归母净利1400亿以上,估计应该没啥问题(去年下半年是619亿,全年1156亿),故上调一年内卖点至7万亿人民币(1400×50)。

小分,采用席勒估值法,预估2023年归母净利可能在44亿左右。因此十年平均正常利润可以视为41.2亿(表格412.1亿指2014至2023年合计数,不含2013年)。故:合理估值:41.2×25~30=1030~1236亿,写作1130亿±10%。理想买点:1130×70%=790亿;一年内卖点:1236×150%=1850亿。

小洋,2100这个数字,是按照当前理想买点预计在6月底上浮10%来的:1925×110%≈2100亿。(2021年)三年后预测净利润140亿±10%。三年后合理估值倍数25~30,取中值27.5倍市盈率,140×27.5=3850亿。一年过去一半时,统一上调10%。3850×110%=4235亿,简便写作4200±10%。理想买点:4200*50%=2100亿;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110亿,一年内卖点:110×50=5500亿。

陕妹,采用席勒估值法,由于2022年年报尚未公布,根据业绩预增公告,2022年归母净利润取340亿,得出2013-2022年合计净利润1073亿,年均净利润107亿,合理估值为107*25=2675亿,则理想买点为107*25*70%=1872.5亿,卖点为107*25*150%=4012.5亿。老唐在给陕西煤业估值时,采用更保守的策略,将年均净利润按照粗略的八折视为自由现金流,在此基础上,则合理估值为107*80%*25=2140亿,理想买点为2140*70%=1498亿;一年内卖点:2140*150%=3210亿。(注:陕妹后续老唐并未更新买卖点,但根据计算方法,表中买卖点为采用书房同窗数据)

小古,2023年全年保守估计归母净利36亿,按照未来三年大致15%左右的增长率考虑,给2025年估48亿归母净利,三年后估值小幅上调为1320亿+10%(48x25~30),理想买点:1320*50%=660亿,后归母净利上调为40亿,一年内卖点上调为1600亿(40x40)

(注:除陕煤外以上内容均来自老唐文章节选)

3、2024年交易计划

此前仓位上限:企鹅40%,小洋30%,分众20%,陕煤20%,古B 10%

今年微调为:企鹅40%,小洋25%,分众20%,陕煤20%,古B 15%

企鹅理想买点28500亿元买满40%仓位;

小洋理想买点2100亿(139元)买至15%仓位,1890亿(125元)买至20%仓位,1700亿(113元)买至25%;

分众理想买点790亿(5.47元)买满20%仓位;

陕煤理想买点1498亿(15.45元)买至15%仓位,1348亿(13.9元)买至20%仓位;

古B理想买点660亿买至3%仓位,600亿买至6%,530亿买至10%,477亿买满15%;

以上就是2024年的交易计划,股票市场永远不缺低估的机会,大部分时候只要耐心等,总能遇到会让你满意的好价格,目前更倾向于低估再出手,同时控制好个股仓位。

五、阅读与码字

2023年一如既往的读书甚少,惭愧,用微信读书APP,读完《走出戈壁》、《施洛斯文集选编》、《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太白金星有点烦》四本书,纸质书好像就只看完了《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一本,囤书太多,要加快消化。

全年输出公众号文章9篇,基本就是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数量少且内容缺乏深度,但如果一开始就追求深度恐怕落笔就更困难了,还是先写出来,多写一点就是进步。

六、出行

2023年从正月前往上饶九江参加大学室友婚礼开始,得益于被选上参与外出检查,一年下来去了西安、成都、贵阳、昆明、珠海、深圳、惠州、东莞等地,其中西安和贵阳都是第一次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后续有机会再展开回忆写写。

七、2024年Flag

股票账户新增占期初资产10%的资金

输出公众号文章20篇

阅读书籍10本

拿下中级职称

就先这样吧,乏了,磨蹭了许久的2023年终总结;2024年,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全部讨论

如果老兄是真的投入资金而不是水军,那请问下为什么大部分蓝筹企业市盈率都没有25过,你怎么保证你买了就一定能等到25?

02-20 15:32

补录下1月1日至今的交易:新增5%仓位资金,23.09元卖出约5%仓位的$陕西煤业(SH601225)$ ,91.42-98.12元合计买入约5%仓位的$洋河股份(SZ002304)$ ,5.71元买入约1%仓位的$分众传媒(SZ002027)$ ,99.96-104.88元合计买入约3%仓位的古井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