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互联网贷款业务后,亿联银行渐入佳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晨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3171张罚单,合计被罚6.04亿,这其中,银行业机构为被罚最多的金融机构。

据统计,在众多被罚的银行中,有6张大额罚单处罚金额超过500万,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齐鲁银行、蒙商银行和北京亿联银行。

就被罚原因来看:

齐鲁银行因关联交易贷款不到位,小微企业划型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被罚1375.13万元。

蒙商银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被罚893.4万元。

亿联银行被罚原因有三条,其中两条与蒙商银行如出一辙,但在此基础上还多了一条违反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规定,该罚单公布于今年3月13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年底,亿联银行刚因在互联网贷款业务中未对借款人进行统一授信,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罚款30万元。

01

2023年赚1.4亿,资产总额有下滑迹象

亿联银行是东北首家民营银行,成立于2017年5月,注册资本为30亿元,股东由中发金控、吉林三快科技(美团)等7家民营企业组成。相比于另外几家头部互联网银行,亿联银行成立时间晚,当前资产规模相对较小。

成立初期,亿联银行发展迅速,2019年便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净赚1.53亿元。但这样增长的态势并没有维持多久。

公开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亿联银行分别实现营收15.67亿元、14.35亿元、10.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0.52亿元、0.96亿元。

2023年,该行营业收入持续下滑,为10.65亿元,同比下降2.02%,但净利润赶超2021年和2022年,为1.4亿元,同比增长44.33%。

不过,当前,亿联银行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均呈现下降趋势。

截至2023年12月末,亿联银行资产总额517.56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各项贷款余额336.02亿元,同比下降10.29%;负债总额483.01亿元,同比下降4.02%。

02

助贷撑起业绩,通过50多家机构导流

去年6月,亿联银行行长王玉海在向同业介绍该行时表示,当下,该行利用数字化发展和全国展业的优势,重点发力消费信贷,通过亿贷、亿联易贷等产品服务广大客户。

但其实,这两款产品,只有亿贷为自营产品,亿联易贷则是与美团点评、京东数科、度小满金融等其他导流获客平台合作的助贷产品。

除此之外,亿联银行还有不少小微产品,如亿农贷、生意贷、亿微贷、亿企贷,这其中,有部分产品是通过与合作融资担保公司放贷,加收担保费的模式进行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据亿联银行2020年三季报显示,该行期末存款余额274.6亿元,线上平台存款210亿元,其中自营线上存款70.75亿元,外部平台存款139.32亿元。

这也就是说,亿联银行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平台给予的流量支持,如今,互联网存款的叫停,该行的生存自然受到重击。

此外,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亿联银行的贷款结构仍然较为单一,以个人消费贷为主。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亿联银行贷款余额分别为324.65亿元、374.48亿元、374.59亿元,其中,公司贷款余额为17.38亿元、20.95亿元、18.91亿元,个人贷款余额307.26亿元、348.22亿元、347.84亿元,个人贷款占比94.64%、92.99%、92.86%。

个贷中又分消费金融贷款和小微贷款。2019年,亿联银行总贷款202.5亿元。其中,个人贷款余额200.55亿元,个人贷款中消费贷款余额198.13亿元,消费贷占比高达98.79%;2022年消费金融贷款237亿元,在个贷中占比68.13%,个人消费贷款中助贷占比在80%以上。

这些客户从何而来?

据称,亿联银行互联网贷款合作的导流获客机构50家左右,其中包括互金平台、担保公司、小贷公司、消金公司等,主要是腰尾部互金平台。

此外,亿联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还合作了30多家融担公司,包括深圳中智信融资担保、深圳花旗融资担保、深圳市大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

然而,通过与其他平台合作,亿联银行虽然获得了流量,但也因此产生了不少投诉。

2022年,亿联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位更是居地方法人机构第一名,合计226件,同比增长227.5%,占亿联银行总投诉量的85.0%。

开业不到7年,虽没赶上互联网贷款最好的时代,但也算抓住了红利的尾巴,这期间,亿联银行疯狂吸收,快速增长。而后,又伴随着互联网存贷款被叫停,陷入窘境。

如今,为求生存,亿联银行不得不聚焦自营业务,虽有成效,但与曾经的高光时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实现自营在贷余额105.33亿元,较年初增加57.48亿元,增长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