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39喜欢:16
马伯庸写的《显微镜下的大明》
给了一种从底层事件观察中国基层官员解决问题的视角
而其中的一些方法和案例
哪怕到现代
其实也是换汤不换药
正史关注的是本纪,列传,极少下层的普通百姓视角
丝绢案和龙脉案
简直非常有代表性
你把这两个案例平移到现代
几乎能看到类似的处理手法
读懂了这本书
基本也能把底层百姓如何和官家打交道维护自身权益
以及官家如何解决底层问题的思路
搞清楚了
值得一读

精彩讨论

雷动九天04-20 10:41

今天把全书看完
以往看明史部分
只是大概知道明末税收混乱,土地兼并严重,各个权阀豪族各种想方设法逃税。
张居正的万历中兴,本质也是解决中央财政问题
然而貌似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
看完本书关于“黄册”的介绍之后
才真正理解为什么明朝在后期陷入流民四起
入不敷出的窘境
所以说
历史上王朝的兴衰
本质就是财政问题
国家税收制度及开支管理的问题

ForFree604-19 22:21

看过。的确是,你会发现历史是一个循环,因为人的缺点,人性的弱点,永远存在。

雷动九天04-20 08:28

但凡这次重庆燃气的主事
看过,了解过
丝绢案
也不会走到当前这个地步了
说明太不了解人性和民心

雷动九天04-20 11:14

去年看过了
相对来讲
两本书都重点关注了财税问题
但马伯庸这本
从细微处剖析的方式
我认为更直观
不过都值得一看

随云西东04-19 22:33

拍成电视剧了,挺好看的。

全部讨论

今天把全书看完
以往看明史部分
只是大概知道明末税收混乱,土地兼并严重,各个权阀豪族各种想方设法逃税。
张居正的万历中兴,本质也是解决中央财政问题
然而貌似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
看完本书关于“黄册”的介绍之后
才真正理解为什么明朝在后期陷入流民四起
入不敷出的窘境
所以说
历史上王朝的兴衰
本质就是财政问题
国家税收制度及开支管理的问题

拍成电视剧了,挺好看的。

04-19 22:21

看过。的确是,你会发现历史是一个循环,因为人的缺点,人性的弱点,永远存在。

04-20 10:55

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到任后,他了解到当地税赋征收规定中一项突出的弊端,即镇守中官向本不生产葛布的庐陵县征收葛布,这项不合理的贡赋加派,遭到庐陵百姓强烈抵制。为此,他撰写了题为《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公文上报。在公文中,王阳明反映,正德二年(1507年)时,朝廷要求凡生产葛布的县,必须在葛布上市时采办,不生产葛布的县,则按地方大小出银两解送收买。庐陵为大县,奉派折银105两。然而正德五年却在此基础上加征,不仅要求缴纳105两白银,还须买办葛布。这种银两、物品双重征课的做法,给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最终,王阳明的上报获得了积极的效果,百姓被免于加派葛布,在庐陵实现了“卧治六月而百务具理”。现在按丝绢案的处理结果看,很可能并没有免除该项赋税,只是王阳明太难啃,镇守中官把庐陵县的该项赋税转移给了其他府县

04-20 10:24

感谢分享 已下单

04-20 11:10

还有黄册的历史,也非常经典

04-20 11:10

这本书去年看过了,马伯庸大才

感谢雷哥推荐

04-19 22:12

看过了,还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