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1喜欢:0
小学学过一篇文章,叫《多收了三五斗》。
按照农民的思维,今年大丰收,多收了三五斗。拿到市场上卖,肯定比去年赚的多。结果,大家的粮食都丰收,供大于求,粮价下跌,导致卖不上价格。白忙活。

全部讨论

03-27 09:01

所以要有宏观调控,还要逆周期,加上超前预测,挺不容易的

这种是需求一定,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所以供给的弹性就很大了,供给一多,价格就下来了。猪肉就是这样的。
主要看供给变化,只要供给比需求少一丢丢,价格都能涨很多。

03-27 08:17

记得那篇文章里提到了“洋米”、“洋面”,堪比现在的进口洋猪肉。养猪农户堪比当年的种地农民。一百年过去了,其实没改变多少

籴米粜米

03-27 11:55

最初的经济学教材

只有自己多收,别人都不多收甚至减收,自己才能赚更多的钱。

03-27 11:48

西方万恶的资本主义,会把粮食销毁,控制供给,维持价格。

03-27 11:20

假如农民都很懒惰,靠天收。少花了很多功夫在庄稼地上,收入其实并不会减少很多。过去,谁家田种植的粮食又多又好,大概率是庄上的穷人家。

03-27 09:20

85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