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太成功的多头突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喜欢:0

最近看了孟洪涛写的威科夫理论,我试着用书里的观点解释一下:

就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

4月22日,成交额301亿,上涨1.78%;

4月23日,成交额378亿,上涨3.38%

4月24日,成交447亿,上涨3.6%。

而3月12日,即上一次向上突击,成交427亿,上涨4.6%。

威科夫理论我觉得和缠论波浪理论相比,非常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它会强调股票是一种供需关系。书中定义了一种概念,叫做成功的突破或者不太成功的突破。

成功的突破就是,花了很少一点点钱,多头就意外获得了巨大的涨幅,说明市场筹码的供给其实已经很少了,那么多头将主导市场,后续自然可以涨势如虹;

而不太成功的突破就是,多头花了很多钱,成交量很大,但涨幅却不尽如人意。说明市场供应的筹码其实很多很多。一旦多头力竭把自己的钱花完了,后续就会慢慢阴跌。

恒生科技指数在4月24日,呈现了一种比较典型的,不成功的突破:4月24日,多头花了大概比4月23日多了18%的钱,但指数只多涨了可怜的0.3%。而上一次突破的3月12日,多头才花了大概427亿,就获得了比4月24日更加辉煌的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家喊牛市的人也是真诚的,他们确实用很高的成交量去发动了一场自己认为的牛市。(4月27日的447亿量是最近四个月最高。)

这一切都说明:如果在A股强行走牛遇到了大量的套牢筹码,那么任何试图在恒指走牛的希望,同样会遇到大量的套牢筹码。牛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征程。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就算后续能走牛,不能选恒指。恒指去年下跌过程中中枢是在太多太多了,太多的套牢筹码,太难走牛了。要选还是得选中特估,或者至少是红筹指数,选那些形态好的。

———————————————————————————-

从威科夫理论的角度,其实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比如说:为什么中石化冠德这个股票,我2021年持有的时候一直不涨,后来却能涨势如虹?毕竟企业可一直没变哦。直接的解释可以认为:很多管我财进入了这个票,导致游离态的筹码变少,所以可以走牛。

再比如说:为什么农业银行港股的走势是明显的牛股,但建设银行走势却不太鲜明呢?难不成是农业银行更优秀?这种现象从价值投资角度根本解释不了。但筹码供应角度就很容易:正是因为当年建设银行比农行名气大,所以外资手里的建设银行筹码更多,所以当裁判开始控盘四大行的时候,建设银行走势最不老实而已。

还有比如:这几年指数一直阴跌,为什么有人能通过中特估央企收益不错?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眼光独到?或者央企优秀?显然不是。当裁判开始收集央企筹码的时候,谁的筹码最少谁就最容易走牛。企业的质地当然关键了,但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质地好的企业就一定能涨对吧?

全部讨论

收到 满仓 恒生科技